烏蘭敖都鄉

生山地林邊或灌叢中或針闊混交林下較陰處。位於前郭縣城西130公里處,距省城長春190公里,東與查乾花種畜場相連,南與長嶺縣交界,西與通榆縣為鄰,北與乾安縣所字鎮接壤。全鄉有9個行政村,20個自然屯,2個民族村,人口10789人,總戶數2627戶。

基本信息

自然概況

地理位置:
烏蘭傲都鄉位於松原市前郭縣境西部,距縣人民政府駐地前郭鎮西南130公里。東徑123°25′至124°05′,北緯44°29′至44°40′。東與查乾花鎮相連;南與浩特芒哈鄉為鄰;西與長嶺縣三團鄉交界;北與乾安縣仙字鄉、所字鄉接壤。東西最長處39公里,南北最寬處19.5公里,總面積為280平方公里。轄9個村,20個自然屯。全鄉有2654戶,人口10372人,其中蒙古族1818人,滿族85人,回族8人,余均為漢族。
歷史沿革及村屯建設:
烏蘭敖都鄉駐地烏蘭敖都屯(原名劉金有屯)。烏蘭敖都系蒙語,漢語譯為紅星。此地早在清初就有蒙古族聚此遊牧生息。清朝後期、民國時期至1936年(偽康德3年)轄於郭爾羅斯前旗昂格賚努圖克(區);1937年(偽康德4年)轄於第五努圖克(區);1940年(偽康德7年)轄於查乾花努圖克區(區);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轄於查乾花區(十四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為劉金有鄉;1958年更名為黑帝廟(繁榮)人民公社,同年12月與查乾花人民公社合併,稱查乾花人民公社;1961年4月從查乾花公社分出3個大隊(黑帝廟、劉金有、蒙戶)成立黑帝廟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為烏蘭敖都公社;1983年改成鄉建制為烏蘭敖都鄉。
自然情況:
1、土地資源。烏蘭敖都鄉南北20公里,東西寬24公里,全鄉總幅員面積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45公頃,草原7600公頃,林地2800公頃,其中經濟林面積2631公頃,草原面積8282公頃,水域面積255公頃。
2、水資源。水利資源豐富,地下水充足。
——水利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全鄉的水利設施逐年得到完善,水利化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鄉共有機電井25眼,小井110眼,可實現灌溉面積200公頃。
——大氣降水適中,年降水量350㎜左右。
——生物資源。通過長期的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水氣候,為動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據統計,主要有羊草、野大麥、麻黃、甘草、遠志、防風、柴胡、桔梗等為主的野生植物達17種。
——野生動物資源。有狐狸、獾子、貉子,狼、野兔、刺蝟、黃鼠狼、大眼賊、大雁、白鶴、野雞、沙燕子、貓頭鷹、山鴿、喜鵲、烏鴉、蛇等幾十種。
——農作物。烏蘭敖都鄉坐落在前郭的西部,多為黑鈣土和風沙土,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梁、花生、穀子、芝麻、葵花、綠豆等。主要農作物是玉米,葵花、綠豆。

機構設定

黨政辦公室、經濟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財政所

領導班子

1、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孫玉華
負責鄉黨政全面工作。
2、黨委副書記、鄉長:吳建國
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財務、農村集體經濟、教育和各站所財會工作,聯繫稅務、糧食等部門。
3、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鳳軍
協助黨委書記工作。主抓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負責紀檢和信訪工作。分管武裝、統戰、共青團、婦聯、幹部、人事、信息檔案、綜合計畫、政務監督和油田外協土地工作。分管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工作。
4、副鄉長:楊俊生
協助鄉長工作。負責農業、林業、牧業、農機、農電、水利。分管:民政、農業站、林業站、水利所、畜牧站、農機站、農電所、
5、副鄉長:李樹生
協助鄉長工作。負責:教育、文化、衛生、計生、防保、廣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勞動保障、民族宗教和後勤及城建交通等工作。分管文化站、廣播站、衛生院、防保站、司法所、派出所、勞動和社會保障所、計生站、城建辦。
6、武裝部長:白琦金
協助黨委副書記工作。做好兵役登記和民兵正規化建設,完成年度徵兵任務,負責民兵武器配備工作,組織軍事訓練和戰備執勤。
7、組織委員:白雪津
配合黨委副書記工作,負責全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後備幹部隊伍建設,負責黨員發展,管理和黨費收繳工作,負責人事管理工作和幹部統計報表。
8、宣傳委員:包洪
配合黨委副書記工作。負責全鄉幹部民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負責組織鄉黨委的政治理論學習活動,開展黨員教育活動。

政務公開

1、財政支出、招、投標等重大事項。
2、本部門的職能,內部機構設定和管理許可權。
3、本部門辦理依據,程式、時限等。
4、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補貼依據、標準等。
5、公開承諾辦理的事項。
6、辦事紀律和廉潔制度公開。

吉林鄉鎮(五)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