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子

雙城子

雙城子位於烏蘇里--興凱湖平原南端,是連線伯力和海參崴兩戰略要地的樞紐,雙城子,其名源於明代的雙城衛。以其東、西兩城並存而得名,東城叫“富爾丹”,西城叫“朱爾根”,相距約四里。雙城子是中國東北開發較早的城市,唐代這裡稱北沃,也算得上是千年古鎮了。1860年根據《中俄北京條約》成為俄國領土。

基本信息

雙城子 雙城子

雙城子(烏蘇里斯克)是濱海邊疆區第二大城市。

它始建於1866年,1898年稱市。它原屬中國,名叫雙城子。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被沙皇俄國割占去,由兩個小鎮組成,尼科爾斯克和基烏里桑沃。

 

簡介

雙城子,又稱烏蘇里斯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個城市。人口161,841 (2012年2月)。

它是烏蘇里斯克鐵路(濱綏鐵路以東的延伸)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雙城子原屬中國領土。

1860年根據《中俄北京條約》成為俄國領土。

1866年開埠,為紀念東正教聖尼古拉,城市被命名為尼古拉斯克。

1898年設尼科利斯克-烏蘇里斯基市

1935年改名伏羅希洛夫

1957年改今名烏蘇里斯克

雙城子占地面積362,600公頃,雙城子距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100公里。

烏蘇里斯克在濱海邊疆區占據著中心地緣位置。

它位於通向中國朝鮮邊界,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羅夫斯克海岸線和航空港出口的交叉點。

詳細介紹

雙城子 雙城子市區照片

雙城子位於濱海邊疆區南部的烏蘇里--興凱湖平原南端,是綏芬河拉科夫加河、蘇普提加河的交匯處,雙城子區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面積60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均海拔30米。

從興凱湖到中國三江平原之間是大面積難以通行的沼澤區,因此,雙城子是中國通往遠東、太平洋沿岸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很重要,有兩條通道可達中國。

雙城子區以鐵路分界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大一些,也比較繁華,黨、政、軍機關及較大的商店、影劇院都設在這裡;城東相對小一些,大多數都是工人住宅區。

烏蘇里斯克市的工業以食品工業為主,產值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該市地處農牧經濟區,農業較發達,種植小麥、蕎麥,還有少量水稻,蔬菜種植較少。雙城子內有3所高等學院、5所中等學校,此外還有119軍工廠、111飛機修理廠、坦克製造廠和地雷製造廠等兵工廠,並生產各種軍車。文化生活較豐富,衛生條件也很好。

包蘇里斯克市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東鐵路的交匯處。

遠東地區最大的機械保溫段,就在雙城子。
雙城子地處興凱湖平原農業區中部,決定了其經濟發展面向農業的特點。雙城子市內大部份企業從事農業產品加工。烏蘇里斯克油脂聯合加工廠生產以大豆、玉米和葵花仔為原料的幾十種產品,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最大的加工企業;“濱海製糖廠”每年生產成千上萬噸白糖。

乳品廠啤酒廠、肉聯廠、皮革-製鞋廠的產品 在邊區內外也備受歡迎。機械製造行業較突出的企業是“雙城子機械製造廠”。其它大型公司有:雙城子鐵路局、機車修配廠、“拉博特尼察”製衣廠、雙城子市政企業“赫列布(麵包廠)”和開放型股份公司“烏蘇里斯克藥酒廠”。

烏蘇里斯克既是地區行政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這裡的知識潛力主要集中在科研和教育機構:濱海農業研究所、山地泰加林監測站、遠東國家機械製造局、植物保護所,以及雙城子師範學院和農學院。雙城子是一座生態環境良好的綠色城市。

與地勢起伏不平、山丘連綿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不同,這裡地勢平坦,街道筆直,建築多是五層樓房。雙城子市內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雙城子是邊區所有重要鐵路公路幹線交接之處。雙城子市鐵路樞紐可以說是邊區最大的中心站。

烏蘇里斯克還有自己的機場,供雅克40式飛機起降。雙城子市郊建有以卡馬羅夫科學院院士命名的烏蘇里斯克自然保護區。與保護區相鄰的有一座太陽監測站,這是俄羅斯位置最東的一個天文站。

自然特徵

雙城子位於歐亞大陸與地球上最大的海洋相遇之地,這裡十分濕潤。風向按季節變化很有規律:冬季的北風和西北風帶來晴朗寒冷的天氣,夏季則是以東南風為主,將暖濕氣團從海上吹送到這裡。雙城子偏於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

雙城子是一個豐富的動、植物世界。境內沒有冰川。因此大量的稀有植物生長在雙城子市邊緣,這些植物在地球其它角落的野生自然界裡很難遇到,它們是:人參刺五加五味子獼猴桃

烏蘇里斯克自然保護區是俄遠東13個自然保護區中的一個,它靠近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的植物群和動物群包括很多《紅皮書》中記載的瀕臨滅絕的植物動物

歷史背景

雙城子 雙城子冬天景色

雙城子,其名源於明代的雙城衛。以其東、西兩城並存而得名,東城叫“富爾丹”,西城叫“朱爾根”,相距約四里。雙城子是中國東北開發較早的城市,唐代這裡稱北沃。

雙城子位於烏蘇里江中部,是連線伯力和海參崴兩戰略要地的樞紐,在俄羅斯擺脫蒙古統治後,到十七世紀中葉,擴張到西伯利亞,當時,中國領土包括外興安嶺一帶地區,向東直至庫頁島

十七世紀下半葉,俄國僱傭兵哥薩克一再搶掠侵犯中國北方領土,1650-1660年,中國軍隊將侵占的雅克薩和竄犯松花江口一帶的俄國哥薩克擊退。

1665年,俄國再次侵占雅克薩,1685年-1686年,中國清王朝的康熙帝下令清軍分水陸兩路進攻雅克薩,重創俄軍,俄國要求和談並締結邊界條約。

1689年,中俄兩國代表團在尼布楚舉行談判,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俄國人在雙城子東城以土築城,圖謀霸占此城,並伺機以此為據點繼續侵略。隨著《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將江東的“不毛之地”讓予俄方“友邦”。邊界向西移,由海邊調整到烏蘇里江邊,千年古鎮調整給了俄羅斯。

沙俄1860年名正言順的占領雙城子。與霸占遠東其他中國城市一樣,沙皇俄國大批的向此地移民,或許是鄰近中國陸地邊界的緣故,雙城子移民的成分與其他城市不同,哥薩克一直是雙城子的移民主體。為加強對這裡的控制,沙俄加緊修築鐵路,1893年雙城子與海參崴之間的鐵路開通。

1897年雙城子與伯力之間的鐵路開通。至此北起中國陸地東北端的伯力,南到海參崴的一道鐵路防護網形成,而雙城子居於俄國樞紐地位。雙城子已經不再屬於中國的領土。

參考資料

[1] 大國崛起 http://www.yuanwen.com/book12/12616/673415.html
[2] 《二十一世紀》網路版2005年2月號總第35 期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1021g.htm
[3] 環遊世界網 http://www.hysjw.cn/ou/els/fj/20071213/37471.html
[5] 新聞中心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8/12/16/010417233.shtml
[6] 秦藝網 http://www.chineyeah.com/Article/ShowArticle/1994_8.html
[7] 中俄邊界問題的十個事實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836363.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