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第河

烏第河

烏第河,是一條位於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斯塔諾夫山脈(即外興安嶺)東部的河流。全長457公里,向東注入鄂霍次克海的烏第灣。平均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6.13萬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村莊有丘米坎、雷巴爾卡、托羅姆、安特坎等。

基本信息

地理

中國古代亦作兀的河、烏地河、烏達河、烏特河。發源於外興安嶺。金代為兀的改人聚居地。烏第河即因兀的改人而得名。

歷史

烏第河烏第河
明代曾於此地區置兀的河衛,歸奴兒乾都司管轄。17世紀中葉,沙俄哥薩克侵略黑龍江流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兩國訂立《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惟界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此處成為“待議地區”。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兩國訂立的《恰克圖條約》第七條重申《尼布楚條約》“暫行存放”之規定,強調俄國人不得占據“待議地區”。鹹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俄國乘英法聯軍侵略中國之機,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割去了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大片領土,烏第河地區遂成為俄國屬地。

研究

《尼布楚條約》中外興安嶺山脈走向示意圖《尼布楚條約》中外興安嶺山脈走向示意圖
1996年余在北京購得劉遠圖先生《早期中俄東段邊界研究》,第一次對《中俄尼布楚條約》所謂“烏第河待議地區”做系統了解,得知,烏第河未定國界範圍長期以來未得到人們的注意,大多數現代地圖將範圍界定在烏底河以南外興安嶺之間, 事實上是外興安嶺(當時稱諾斯山)東側分為南北兩個支脈,當時將北支脈即延伸到今楚科齊半島東端的岬角為諾斯角。實際上《尼布楚條約》明確將北喏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闊疆域定為待議地區。
1690年清將領巴海曾帶兵巡視外興安嶺和勒拿河以南地區, 併到雅庫次克即俄東西伯利亞統治中心見戈羅文(《尼布楚條約》俄代表),面告其勒拿河與烏第河地區為大清國土,勿騷擾滋事。《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二三十年里,俄國人在此地區小心翼翼,17世紀末18世紀初比利時人托馬撕繪製的韃靼地圖表明勒拿河與今外興安嶺南支間東至大海的地區列為未定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