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圍子

炕圍子是農村老百姓為防止炕周圍牆面脫落損壞、蹭髒衣服被褥、同時為美化居住環境而創造的一種藝術裝飾。它融壁畫、年畫、建築彩繪於一體,具有明顯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

簡介

 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陝北人,家家戶戶的土窯、石窯,最講究炕圍子。這炕圍子一當二用,保護牆壁。美化窯洞,還是婆姨、女子顯示心靈手巧的視窗。

內容

早先,炕圍子底色多用大紅,搭眼一看溫暖熱烈,還有吉利避邪的意思。後來,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人們的審美眼光有了變化。炕圍底色由紅改為深綠,看著順眼,又暗藏著希望高原松柏長青,田園五穀豐登。炕圍邊上多用工筆畫,圖案畫勾出鹿鶴同春、丹風朝陽、松鶴延年、山水花鳥古代名人故事連環畫等。邊角上畫有九連環,十二蓮燈,並用二方連續的立體萬字勾連串為一體。顏色艷麗,十分别致。文革中,炕圍子被列為“四舊”,人們把炕圍子通身塗成紅色、綠色,裝個簡單的邊,反倒更加顯眼。
當今,農民生活提高,眼界開闊,炕圍子的花樣翻新,美不勝收。多數人講究雅素大方,多選用螢光粉綠和淡藍作底色,並喜歡點綴上同類色的四方小花作陪襯,邊角上裝飾扇形、圓形、菱形、多邊形等圖案,把花鳥蟲魚用工筆法、國畫法畫上去,還有人巧妙地把名景勝地、影視人物畫剪貼上去,由於搭配獨出心裁,畫面真是栩栩如生。
每逢春節前,陝北人裝飾炕圍子已成風俗和最講究的事,凡經銷炕圍紙布的門市,常是擁擠不堪,生意興隆。市面上的各種顏料不是不全就是缺貨;畫匠工資高不說,還難請上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