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經濟學

災害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災害問題,也就是在災害條件下如何配置稀缺性的資源的問題,處理的關係包括災害與企業、家庭或個人的經濟關係、災害與各部門經濟發展的關係、災害與整個經濟發展的巨觀關係等。簡言之,災害經濟學是一門運用現代經濟學原理和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與災害之間經濟關係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詞條釋義

研究內容

災害經濟學研究災害,但不是研究災害的自然屬性,而是研究災害的社會屬性,即災前、災時與災後的社會經濟關係。災害經濟學廣泛吸收環境科學、生態學、災害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營養,是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特別是與災害學相互交叉、滲透的綜合性邊緣學科。災害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拓展了災害科學的內容,使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添加了經濟學分析視角;另一方面也使經濟學在更為現實和客觀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增強了在災害背景下其對社會現象和人類行為的解釋力。這對於人類認識災害、處置災害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摘自:唐彥東《災害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7參考文獻

學科特點

災害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災害預測、災害防治和災害善後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社會經濟關係的新興學科。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災害的自然屬性,而是災害發生過程中的一系列社會經濟關係。它是介於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國土經濟學和生產力經濟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經濟學。災害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科比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它是一門守業經濟學。災害經濟學不研究價值形成和價值增值,而是研究已有資源和已創價值的保護;“守業投入”是災害經濟學所要研究的一種根本性的經濟效益問題。為守業而應該作怎樣的投入,就成為災害經濟學的經濟效益觀。(2)它注重研究如何減緩環境、生態逆向演替過程中的一系列經濟問題。災害經濟學與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國土經濟學都研究有關環境、生態、國土方面的經濟問題,但研究的內容不同。災害經濟學注重研究如何減緩環境、生態逆向演替過程中的一系列經濟關係,著重研究如何制止國土資源惡化的一系列經濟問題。(3)災害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是災害預測、災害控制和災害善後的經濟問題。災害經濟學強調災害不可完全避免,並將災害的預測、控制和善後作為學科的研究任務。災害經濟學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研究經濟問題,尤其是對潛在災害的研究,有助於人們主動地減緩可能出現的環境與生態的逆向演替。

基本原理

災害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至少歸為四點,即:(1)災害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完全避免的原理。所謂災害不可完全避免就是自然界的各種災害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各種災害的不利影響(負效益)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例如我國的洪水災害歷來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威脅,也構成了中華民族與洪澇災害鬥爭的壯麗史實。(2)災害反饋決策原理,無論自然災害還是人為災害,在時間上都服從自孕育期開始,經過潛伏期、暴發期、持續期、衰減期至平息期止的一個演化規律,所不同的只是各種災害的階段變化在時間長短上有所差異。認真研究有關災情的信息反饋是及時制定處理災害對策的基礎。(3)害利互變原理,對於災害並非只有防治一種措施,利用災害也應該是治災的—種措施,這也是積極對待災害的一種態度。無論從長期看還是短期看,災害都具有從中誘導到利用的可能性。例如防止水土流失是人們不斷呼籲的問題,但也正是這種淤沙沖積,形成了現在江河下游的一系列三角洲,例如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4)治標措施和治本措施互促合益的原理,在採取災害防治措施中,有治標和治本兩大措施,兩者不僅不可偏廢,而且各具特色,相互促進,產生合益。治標措施具有投入少、見效快兩大優點,缺點是效果持續性差。治本措施具有效果持續性長的優點,缺點是投人大、見效慢。它們之間的關係顯然是短期措施與長期對策最佳結合的關係等。

指標體系

災害經濟學的指標體系,由於反映災情、災害控制目標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災害經濟學的指標體系目前尚難以全面制定。下面列舉3類指標:(1)災情指標比如考察洪水災情的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從理論上來說,有兩個關係問題:一個是實物量指標與價值量指標的關係;另一個是實際災情指標與相對災害強度指標的問題。即可採取兩個指標:①實際災情指標;②災害相對強度指標,就是用相應反映災情程度的標準量指標計算出災害相對強度指標。(2)控制指標,這是在災情估測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災害類型和防治災害的能力等實際情況做出防治災害的目標,它也是一個量度型指標。確定控制指標的依據主要是:①客觀條件,即考慮自然、生態的實際情況;②主觀條件,即考慮防治災害的技術力量和經濟力量。確定控制指標既要符合實際又必須具有先進性,要經過一番努力能達到的或者說是可以達到的指標。規定控制指標時,可以有上限和下限,以便於人們在一個閾值範圍內選擇防治災害的最優措施組合。(3)災害治理的效果指標,該指標是災害治理指標體系中最重要的指標。總之,災害治理效果指標的內容極其豐富,難以一一羅列,況且災害類型不一,其指標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從共性來說有兩個指標最為重要:①治理災害引起的經濟損失減少部分的計量與治理災害投入的資源值之差;②上述兩項計量值之比。如果在諸多可行性方案中,某一方案的這兩個指標都為最大,則該方案就是最優方案;否則就必須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去選擇最優方案。

決策體系

災害經濟學的決策體系,災害是一個過程。從時間演化角度看,災害過程可以劃分為孕育期、潛伏期、暴發期、持續期、衰減期和平息期6個階段;從空間演化角度看,可分成災源區、災泛區和抑災區3個區域。無論是時間方面的不同階段還是空間方面的不同區域,實際上都存在著相應的最優防治區域,它們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善的防治災害的決策體系。防災決策內容大致有以下幾點:(1)防治災害的措施;(2)投入資金的數量與構成;(3)投入的方式與頻率;(4)投入點與投放點;(5)防治措施的最遲實施時間的確定等。

對策體系

確定防治災害的對策是一件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這一工作需藉助數學模型和計算機來進行。具體來說:(1)根據有關災害的歷史資料和災變先兆,及時發現災害孕育期和潛伏期,並採用積極的防範措施,盡力縮小源區的範圍,減少災害的影響程度;(2)當災害暴發時,要及時做出減災對策,將重點放在災泛區;(3)在災害持續期,要針對災情趨於穩定這一現實,努力採取變害為利的措施,達到“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效果;(4)在災害衰減期和平息期,要採取各種補救措施和防範措施。作為防治災害的決策體系,除了各種有關的經濟決策外,還包括行政決策和法律決策等。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百科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災害經濟學》清華版

基本信息

作者:唐彥東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255727
上架時間:2011-7-8
出版日期:2011 年7月
開本:16開
頁碼:343
版次:1-1內容簡介

在我國和世界災害頻發的背景下,眾多有識之士呼籲應該建立和發展災害經濟學。本書對災害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歸納總結和提高。全書共分十三章,主要內容包括災害損失評估理論與實踐、災害短期經濟影響、災害長期經濟影響、生命價值評估、災害風險管理理論、減災理論和恢復重建理論等內容,具有理論性、系統性的特點。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應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安全工程及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的教材,也可以供防災減災、風險管理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及從業者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世界及我國災害概述... 1
一、世界災害概述... 1
二、我國的災害... 6
三、災害信息資料庫... 10
第二節 災害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11
一、災害經濟學的產生... 11
二、災害經濟學的發展... 12第三節 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15
一、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5
二、本書的主要內容... 16
第二章 致災因子與災害... 17
第一節 致災因子與災害的概念... 17
一、致災因子和災害的區別與聯繫... 17
二、災害與應對能力... 20
三、災害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22
第二節 災害的分類... 23
一、常見的分類方法... 23
二、本書劃分方法... 25
第三節 脆弱性... 31
一、脆弱性的概念... 31
二、脆弱性影響因素... 34
三、脆弱性的變化... 36
第三章 災害損失評估理論基礎... 38
第一節 支付意願和受償意願... 39
一、偏好... 39
二、無差異曲線... 40
三、馬歇爾需求函式... 41
四、支付意願和受償意願... 43
第二節 間接效用函式... 45
一、消費者均衡... 45
二、消費者均衡的變動和間接效用函式... 47
第三節 希克斯需求函式... 50
一、支出函式... 50
二、希克斯需求函式... 52
三、謝潑特(Shephard)引理... 55
第四節 福利衡量的基礎與指標... 55
一、價格變化的福利衡量... 55
二、收入變化的福利衡量... 74
三、數量變化的福利衡量... 75
第四章 市場影響災害損失評估... 81
第一節災害損失劃分... 82
一、按照災害影響對象的不同... 83
二、市場影響和非市場影響... 90
第二節災害損失評估基本問題... 91
一、影子價格與市場價格... 91二、公共物品與自然壟斷... 92
三、前後比較法與有無比較法... 94
四、重複計算... 96
第三節直接損失評估... 97
一、重置成本法... 97
二、現行市價法... 98
三、收益現值法... 99第四節直接損失評估實踐... 100
一、災害損失評估基本步驟... 100
二、部門直接損失評估... 101
第五節間接損失預測與評估... 106
一、間接損失評估方法... 107
二、間接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111
第六節HAZUS評估系統簡介... 124
一、HAZUS-MH組成模組... 125
二、HZAZUS評估的三個層次... 127
第五章 非市場影響損失評估... 128
第一節:市場評價法... 130
一、生產率變化法... 130
二、恢復成本法... 132
三、疾病成本法... 133第二節:顯示性偏好方法... 134
一、防護費用法... 134
二、特徵價格法... 135
三、特徵資產定價法... 142
三、旅行成本法... 145
四、方法的選擇... 148
第三節 敘述性偏好方法... 148
一、條件價值評價法起源與發展... 149
二、條件價值評價法理論基礎... 152
三、CVM的總體框架和適用範圍... 153
第四節 環境影響評估... 154
一、環境的價值... 154二、環境影響分類和評估方法... 155
第六章 災害短期經濟影響... 159
第一節 供求分析... 159
一、災害對商品需求的影響... 159
二、災害條件下供求變化分析... 161
第二節 彈性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164
一、需求價格彈性... 164
二、供給價格彈性... 166
三、彈性對價格變化的影響... 167
第七章 災害與長期經濟成長... 169
第一節 災害與巨觀經濟變數... 169
第二節 災害對長期經濟成長的影響... 172
一、對增長路徑存在有利影響... 172
二、災害阻礙長期經濟成長... 174
三、災害對長期經濟成長的可能情形... 174
第八章生命價值評估... 177
第一節 人力資本法... 178
第二節 支付意願法... 180
一、生命價值概念... 180
二、降低死亡機率的邊際支付意願... 183
三、存在多種風險的邊際支付意願... 188
第三節 多期選擇模型... 190
一、個人偏好與時段選擇... 191
二、動態模型... 191
第四節 意外死亡的賠償... 192
一、生命價值與死亡賠償標準的關係... 193
二、我國死亡賠償金設定標準... 193
第五節 生命價值評估實踐... 195
一、內涵工資法... 195
二、價格-風險法... 208
第九章災害風險管理概述... 209
第一節 風險... 210
一、風險的概念... 210
二、風險的分類... 211
三、災害風險... 212
四、風險的變化... 214
五、風險與災害、人類行為的關係... 216
第二節 風險管理概述... 217
一、風險管理概念... 217
二、風險管理的目標... 218
第三節 風險管理流程... 221
一、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221
二、國際標準化組織風險管理原則與流程... 223
三、國際管理理事會風險管理流程... 231
第十章災害風險評估方法... 244
第一節 機率論和統計學基本概念... 244
一、隨機變數和機率分布... 245
二、機率分布的數字特徵... 248
三、樣本均值和樣本標準差... 252
四、偏度... 253
第二節 常用的損失分布及性質... 254
一、二項分布... 254
二、泊松分布... 255
三、常態分配... 256
第三節 風險的度量... 260
一、損失頻率... 260
一、損失程度... 263
三、風險矩陣... 265
四、損失金額的機率分布... 265
第四節 超機率曲線... 267
一、超機率曲線概念... 267
二、繪製超機率曲線... 268
三、超機率曲線套用... 270
第十一章 災害風險管理措施. 272
第一節 風險管理措施概述... 272
一、風險控制... 273
二、風險融資... 274
三、不同風險管理措施對發展水平的影響... 275
四、風險管理措施的選擇... 276
第二節 風險融資... 277
一、保險... 277
二、再保險... 281
三、巨災風險證券化... 283
第十二章 減災理論... 288
第一節 概述... 288
一、應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論... 288
二、減災工具... 290
第二節 最優減災投入... 291
一、減災的作用... 291
二、總量分析... 292
三、邊際分析... 294
第三節 減災的成本收益分析... 296
一、成本收益法理論基礎... 296
二、資金等值計算... 297
三、評價經濟指標概述... 304
四、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 305
第十三章 恢復重建理論... 312
第一節 災後恢復重建概述... 312
一、恢復的概念... 312
二、恢復的類別... 313
第二節 最小補償投資... 313
一、影響上限... 314
二、影響下限... 315
三、最小補償投資... 318
四、具有時間參數的最小補償投資... 319
五、總補償支出... 321
第三節 災後恢復重建索洛模型... 322
一、索洛模型簡介... 322
二、災害經濟索洛模型... 326

本書前言

人類的歷史就是與一部與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不斷交鋒的歷史。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災害的認識不同。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天意難違”或“天人感應”是人們對“天災”最基本的理解,現代社會早已拋棄了這種觀念,但在現實生活中,用“天災”不可避免的說辭來推卸責任的事情卻時有發生。到了近代和現代,又出現了與“天意難違”幾乎完全相反的觀念,即“人定勝天”。這樣的觀念對於鼓舞人們改造自然增添了無盡的動力,於是荒山變良田,戈壁成綠洲,但此後的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的尷尬似乎說明了“人定勝天”觀念的破產。那么,應該如何認識災害?災害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災害是危險的自然和社會現象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天意難違”過多地強調了危險的自然和社會現象,忽視了人類社會是可以對災害做好防禦措施的,而人定勝天的觀念則誇大了人類社會的作用,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經濟學是解決兩難問題的科學。如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要想穿得好一些,那么在吃的方面就不要太挑剔,我們沒有辦法做到穿的好一些而又不減少食物的消費。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均衡,隱含著此消彼長的意思,也就是你要得到某種東西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上面的問題其實就是經濟學中的資源是稀缺的,人們是如何權衡並最終做出決策的。在災害背景下,資源同樣是稀缺的,人們又是如何做決策的?我們當然可以聽天由命,不採取任何的防範措施,任憑災害損毀我們的財產、破壞我們的環境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很顯然,這種做法並不可取,我們當然可以採取一些簡單的防範措施,花費也許不多,但卻可以大大減少災害對我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也許會有人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既然災害給我們帶來如此巨大的損失和影響,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做好防災減災,把災害風險或災害損失降為最低。這聽起來也許很美好,但這僅僅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已,有哪一個個人、組織或政府不計成本不切實際地把大量的資源用於防災減災呢?我們這裡的全部意思是,當我們把一些資源用於防災減災時,應該投入多少呢?這同樣需要權衡,需要我們用經濟學的思想來解決這些問題。
本書是對災害經濟學理論進行初步探索的結果,是在我國和世界災害頻發的背景下,對眾多有識之士呼喚災害經濟學的回響。本書對災害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初步的闡述,把一些不是完全成熟的理論或想法講出來,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大家討論,供大家批評,沒有什麼比爭論和批評更能促進思考。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儘管災害經濟學還剛剛起步,離建立起完善的學科體系還任重而道遠,但筆者堅信,隨著災害經濟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研究內容將不斷深化,學科體系也將從不完善走向完善。
本書得到防災科技學院特色教材建設項目資助,在此表示感謝。

《災害經濟學》商務版

基本信息

書名:災害經濟學


作者:鄭功成
市場價: ¥28 元
ISBN:978710007385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2010-11-01 第1版
2010-11-01 第1次印刷
開 本:32開
頁 數:407頁
類 別: 經 濟 -> 財經管理 -> 經濟學理論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經濟學視角對災害問題進行研究的著作,全書從明確災害問題的實質即是經濟問題著手,以追求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研究目標,首次明晰了災害經濟學的架構,系統闡釋了災害不可避免、不斷發展、人災互制、區域組合四大基本規律和災害周期變化、害利互變、連鎖反應、負負得正、標本兼治五大基本原理。同時,立足災害與經濟發展及相關產業經濟、企業、家庭、社會公共組織的關係,從巨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分別對災害經濟問題進行了理論解析,並對災害損失與經濟補償機制、減災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科學回應。本書是一本有相當影響力的災害經濟學著作。

本書目錄

重視災害經濟研究,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第一章 緒論
一 災害問題的實質即是經濟問題
(一)災害問題是相對人類社會而言的異常現象
(二)災害是可以計量的經濟損失
(三)經濟因素是決定災害問題的基本因素
(四)結論:災害問題的實質即是經濟問題
二 經濟研究與災害經濟學
(一)經濟研究與災害問題
(二)建立災害經濟學的必要性
(三)中國對災害經濟問題的初步研究
三 災害經濟學的研究目標與任務
(一)災害經濟學的研究目標
(二)災害經濟學的基本任務
四 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災害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二)災害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五 災害經濟學的地位和基本理論框架
(一)災害經濟學的獨特地位
(二)災害經濟學與一般經濟學
(三)災害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第二章 四項基本規律
第三章 五條基本原理
第四章 災害經濟的巨觀解析
第五章 災害經濟的巨觀解析
第六章 災害損失與經濟補償
第七章 減災與經濟效益
第八章 災害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