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震帶

三江地震帶

三江地震帶與西藏高原緊鄰,北接龍門山地震帶。這個地震帶活動非常頻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地震,但震級超過7級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級之間。這個地震帶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顯受幾條北北西向的斷裂控制。

概述

 另據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綋分析,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區,這個地區強地震活動多,分布上也比較散,很多專家也將這一地區稱為“三江地震帶”,這個地區地震分布大致沿著三條江分布,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另據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分析,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區,這個地區強地震活動多,分布上也比較散,很多專家也將這一地區稱為“三江地震帶”,這個地區地震分布大致沿著三條江分布,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便位於這個地震帶上。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其中西藏新疆雲南省、四川省、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三江地震帶就處於這一區域,屬於地震頻發區。三江地震帶與西藏高原緊鄰,北接龍門山地震帶。這個地震帶活動非常頻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地震,但震級超過7級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級之間。這個地震帶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顯受幾條北北西向的斷裂控制。

三江地震帶,中國境內比較活躍的地震帶之一,即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沿三江走向的地震帶。

簡介

青藏高原是多地震的地區,該地區強地震活動多,很多專家將該地區稱為“三江地震帶”。[1]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其中西藏、新疆、雲南省、四川省、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三江地震帶就處於這一區域,屬於地震頻發區。
三江地震帶與西藏高原緊鄰,北接龍門山地震帶。這個地震帶活動非常頻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地震,但震級超過7級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級之間。這個地震帶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顯中國地震帶受幾條北北西向的斷裂控制。

地震記錄

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生4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此次地震就發生在三江地震帶上,就是瀾滄江怒江長江這三江地震帶,這三江地震帶的活動水平在中國來說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在這個地區沿著長江這一條近幾年也發生了一些比較大的地震,像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發生了7.0級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以後,在攀枝花發生6.1級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條帶上面。

地震活躍期

三江地震帶強地震活動多
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綋分析稱,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區,這個地區強地震活動多,分布上也比較散,很多專家也將這一地區稱為“三江地震帶”,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1996年曾經在金沙江的東南段發生過7.0級別地震。

孫士綋說,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在全球地震活動水平比較高的狀態下,我國地震也會增強。

對於此次地震與汶川地震的關係,孫士綋表示,可以判斷的一點是,這次地震與汶川地震地震帶也是有一定關係的,汶川地區也處於這一板塊的邊緣。根據公開資料,玉樹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最東部,境內平均海拔4493.4米,最高點6600多米。

另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介紹,專家估計,經過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後,中國大陸可能將進入一個比較活躍的時期,中國大陸仍然有發生6級地震的可能性。

巴顏喀拉塊體地震活躍

從地質構造上來說,青海玉樹屬於巴顏喀拉塊體,這個塊體的地震是比較活躍的。

2008年3月新疆于田發生過7.3級地震,加上後來汶川地震和這次玉樹地震,都是圍繞巴顏喀拉塊體的邊界發生的。 由於玉樹地震發生時當地很多居民還沒有起床,專家估計這次地震的傷亡比較嚴重。

三江地震帶三江地震帶
三江地震帶三江地震帶
三江地震帶三江地震帶

中國主要地震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