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繪畫

火繪畫

火繪藝術於本世紀20年代在西昌地區初創。開始時繪製在手杖、煙桿、竹木小器具上,增加裝飾性,藝術價值不大。後來繪製在牛羊皮上。西昌地區盛產牛羊皮,人們用牛羊皮製作床毯、桌墊、坐墊、提包等,這就為火繪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後來由於工具的改進和繪製手法的創新,火繪藝術漸趨成熟,一切能形諸宣紙的畫面,均可以火繪在皮件上。表現的細膩,色調的和諧,畫面的清晰生動均不亞於宣紙水墨畫,有極佳的藝術效果。

30年代是西昌火繪藝術的極盛時期,從事火繪皮件的貨店有28家,從業人口近百人。火繪藝術由於美觀、實用、高雅、古樸、價格又適中,深受各階層人物的歡迎,成為居家擺設、饋贈親友的珍品。當地達官貴人,還以它作為結交國民黨中央人物的敲門磚。各地商販,也來西昌販運轉銷。不僅成都、昆明有售,還遠銷香港、緬甸、東南亞各國和歐洲。抗戰時期,在華的美軍,也專門來人大批採購帶回美國,作為珍品永久收藏。

現在的火繪藝術,已不僅用牛羊皮做材料,而且還能繪在膠合板等材料上。這一改革,不僅拓寬了材料的來源,也使畫面色調更古雅,更富表現力,而且又使火繪藝術由附庸於皮革器物的裝飾畫發展為獨立的有別於美術百花園中其他畫種的一種藝術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