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漿礦床

magmatic mineral deposit
在岩漿的分異和結晶過程中 ,有用組分富集形成的礦床。按照成礦方式,分為:由岩漿結晶分異作用形成的岩漿分凝礦床(如鉻鐵礦礦床),由岩漿熔離作用形成的岩漿熔離礦床(如銅、鎳硫化物礦床),與火山活動有關的岩漿噴溢礦床(如鐵礦床和玄武岩礦床)等。岩漿礦床中的成礦物質通常是岩漿本身含有的造岩礦物或副礦物經高度富集而成,因此岩漿礦床基本產在岩漿岩體內,礦物成分較簡單,礦石結構構造也與岩漿岩相似,礦體常產在岩體的邊部或底部,但也有沿裂隙充填的由塊狀礦石組成的富礦脈。
岩漿礦床主要有:①金剛石礦床。原生金剛石晶體呈稀疏浸染狀產在金伯利岩(一種斑狀富鉀橄欖岩,最先發現於南非)和鉀鎂煌斑岩的岩筒中,中國的遼寧和山東已開採金剛石礦床。②鉑族元素礦床。與超鎂鐵質岩關係密切,是鉑族元素的主要來源,南非有此類礦床。③鉻鐵礦礦床。產於超鎂鐵質岩中,是鉻礦的主要來源,實例有中國西藏的蘿蔔莎礦床。④銅鎳硫化物礦床。產於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礦床中,礦物組合為鎳黃鐵礦、黃銅礦和磁黃鐵礦,加拿大薩得貝里和中國甘肅金川銅鎳礦是此類中的著名礦床 。⑤釩-鈦-磁鐵礦礦床。與輝長岩-斜長岩類有關,礦石礦物為鈦鐵礦、含釩鈦磁鐵礦和金紅石,是鐵和釩的重要來源,中國四川攀枝花市紅格鐵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