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城橋

上個世紀50年代,長嶺上是由東入城的必經之路。一條街麻石鋪地自東至西歪歪扭扭曲曲折折凸凸凹凹慢慢子斜了下來,經過我家住的二號大瓦屋,跨過小溪,伴著韭菜地茭瓜地芋頭地,那頭伸向南元宮、粑粑街,直到瀏城橋下,就算是進了長沙城了。南元宮以宮而得街名,每年有善男信女經過長嶺上下來,他們身背紅色香袋,上書南嶽進香四個黃色字,雙手捧一條小板凳,三步一拜五步一跪,從南元宮進出再往長沙城過去。粑粑街以炸蔥油粑粑而得名,現在長沙間空還可見到,比什麼都好吃。

長沙市的一處地名,地處解放中路與建湘路交叉路口一帶,屬於芙蓉區;此處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經過市政城市改造後修建了一座立交橋,橋上溝通解放路、建湘路,橋下穿越有芙蓉中路、白沙路。
在地理位置上,瀏城橋緊鄰我們耳熟能詳的定王台;甚至,時至今日,人們說起瀏城橋、說起定王台,經常會將它們糾葛著在一起。從概念上來講,定王台地域更加寬泛一些,多少包含了瀏城橋這個區間,但基於歷史,瀏城橋和定王台絕對是二個不同的地名。
歷史上,於1971年配合人防工程,在瀏城橋所在位置清理出了六座戰國初年的墓穴,其中的,一號墓是長沙出土的形制較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楚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