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60公里處,渤海西南岸,西至漳衛新河,東至套兒河,北至淺海-3米等深線,本區地勢低平,發育了山東省最寬廣的濱海濕地帶。在地貌上自南向北可分為第一貝殼堤島及潮上沼澤濕地帶、第二貝殼堤島以及潮間灘涂和潮下濕地帶。貝殼堤島全長76公里,貝殼總儲量達3.6億噸,為世界三大貝殼堤島之一,是一處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貝殼灘脊海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是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徒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共有鳥類45種。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200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自然保護區,2006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面積:
保護區總面積8048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8527公頃,緩衝區面積26780公頃,實驗區面積25173公頃。
地理坐標:
北緯37°54′30″~38°19′10″、東經117°45′08″~118°05′37″之間。
範圍:
北以潮間帶以下—3米等深線為界,東以套爾河中心線與秦口河中心線為界,秦口河中心線與朱龍河中心線交匯點為折點,沿朱龍河中心線向西至光武城,沿光武城、楊莊子一線至郝家溝,沿郝家溝至濱東公路,向北至濱東公路與張東路交匯點,再向西至高莊子村東、馬山子村北的潮河,沿潮河至馬山子村西的疏港公路,沿疏港公路至蔡家莊子村北,向西北沿傅家堡子、下泊頭、黃瓜嶺至章衛新河一線為南界,西以章衛新河中心線與大口河中心線為界,向海延伸至—3米等深線。

自然環境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貝殼堤是由海生貝殼及其碎片和細砂、粉砂、泥炭、淤泥質粘土薄層組成的,與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狀地貌堆積體。形成於高潮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誌。粉砂淤泥質海岸帶,在波浪的作用下,將淘洗後的生物介殼沖向岸邊形成的堆積體。波浪的沖刷,使海灘坡度增大,底質粗化,底部的貝殼類介殼被海水衝到岸邊,堆積在高潮線附近,經長期作用便形成貝殼堤。當海岸帶泥沙來源充分,海灘泥沙堆積作用旺盛時,貝殼堤停止發育。多次的沖淤變化便留下多條貝殼堤。可以作為古海岸線遷移的標誌。

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需具備三個條件,即粉砂淤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物源。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黃河攜帶大量細粒黃土物質,長時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期、周而復始地在渤海灣西岸、南岸遷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淤泥質海岸。當黃河改道,河口遷徙到別處,隨著入海泥沙量的減少,海岸不再淤積增長,海水變的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資源得以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貝殼物源。最重要的是由於海浪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移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逐年加積,也就形成了獨特的貝殼灘脊海岸。一旦黃河改道回遷,貝殼堤即因海水較淡而渾濁的淤泥岸不利於貝殼生長而終止。在貝殼堤外,泥沙淤積成陸,海岸線又向前伸,貝殼堤則遠離海岸,或遺棄於陸上,或沒於地下。因此,由於黃河的來回遷徙,海岸線走走停停,淤泥與貝殼堤互動更替,在渤海灣西岸、南岸形成了多條平行於海岸線的貝殼堤。
古貝殼堤上沙層疏鬆,有利於雨水蓄積,在古貝殼堤上挖一個坑,甘甜的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滲出來,淘也淘不盡。這道貝殼堤不僅替漁村擋住了大潮,而且也是漁民的天然航標,在遙遠的海里,漁民遠遠地看到這條綠堤,就如同看到了溫暖的家園。
保護區內分布著兩列古貝殼堤。第一列在保護區南端,長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5000年;第二列在保護區北部,長22KM,由40餘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1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模最大,也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於地表的,貝殼質含量幾乎達到100%,而美國聖路易斯安娜洲和南美蘇利南貝殼堤,貝殼含量僅為30%左右,天津、河北保存了僅是幾個剖面;無棣貝殼堤還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

無棣貝殼堤組成了規模宏大的貝殼灘脊海岸,國際上稱為Chenier海岸。兩列貝殼堤島之間的濕地和向海的潮間濕地與潮下濕地組成了世界罕見的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貝殼堤內外的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它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衍地,是研究黃河變遷、海岸線變化、貝殼堤島的形成等環境演變以及濕地類型的重要基地,在中國海洋地質、生物多樣性和濕地類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歷史淵源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無棣縣第一列貝殼堤位於張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呈西北、東南走向,長近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據C14測定分別距今5178±84年、5370±88年、5500±80年、5610±85年,是距今5000年前的新時器時代,黃河變遷的產物,表明了五千年前海岸線已到達張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貝殼堤南、北段形成年代500年左右,可見當時黃河變遷是由南向北遷徙。第一列貝殼堤現高程2-3米,距今海岸線約30多公里,在楊莊子至霑化縣山後村的連線向陸一側的王家墳曾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鏟,證明該地在4000-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活。
4000年前,大禹治水,疏導九河,於碣石入海。《禹貢》記載:“夾右碣石入於河”、“至於碣石,入于海。”說明碣石在陸地上,位於河水入海處。無棣碣石居於九河之域,古九河之一的馬頰河北岸,當時的海岸線—無棣第一列古貝殼堤內幾公里處,正好符合《禹貢》中的記載,為《禹貢》碣石無疑。
新石器時代至戰國以前,黃河未築堤防,平原地區的河道無約束,漫流改徙無定,黃河幹流主要在河北黃驊以北入海。大禹疏導“九河”於碣石漫流入海,無棣海岸呈弱進積狀態,使第一列貝殼堤逐漸遠離海岸。到距今3000多年前,秤坨台、廣武城、鳳台(烽台)等處又開始堆積貝殼。據C14測定,今廣武城(車輞城)、秤坨台、鳳台、沙頭、岔尖等貝殼堤島的貝殼形成於距今3260±85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開始)齊桓公塞九河,辟草萊,當時的無棣水入海口(現埕口鎮孟家莊附近)成為進積重點。至秦漢時期,海岸線推進到今秤砣台、廣武城、秦台一線向海一側,於是,這一帶出現了第一批較大規模的建築。在這些遺址中,僅見戰國和西漢遺存,不見西漢晚期和東漢的遺存,這與天津市文化局考古發掘隊《渤海灣西岸古文化遺址調查》記敘的“天津郊區、黃驊北部和寧河南部,僅見戰國和西漢遺存,不見西漢晚期和東漢的遺存,再遲的就是唐宋時期的遺物”一樣,中間也有一個割裂現象。
大量考古資料證實,這種割裂現象是由西漢晚期渤海灣沿岸海侵事件造成的。關於西漢時期發生的海溢,歷史文獻中多有記載。《漢書?溝洫志》載“大司空掾王橫言:……往昔,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酈道元《水經注》 云:“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於洪波也”。《漢書》中的記載與1939年發生的潮災極為相似,但潮勢之強,浸入內陸百里,應該是與當時海面上升背景有直接關係的。《水經注》又云:“昔燕齊遼曠 ,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這說明渤海北岸在西漢晚期也為海水入侵 。渤海灣沿岸在西漢晚期的海侵事件已得到普遍的認同,其實,從有關資料看,海侵不僅發生在渤海灣沿岸, 中國沿海其他許多地區也有跡象表明當時存在高海面。高海面,大致從西漢晚期開始,東漢早期以後達到高峰,高出現代海面1-1.5米,沿海3.5米高程以下的低洼地受到浸淹。
事實上,西漢晚期海侵只是淹沒了一些陸地,造成海岸線向陸地退縮數十公里。第一列古貝殼堤外的秤砣台、廣武城、鳳台等貝殼島,被沖刷、分割成零散、孤立的海中小島,“苞淪於洪波”之中,此後再也沒能形成大型的貝殼堤。東漢以後,加之黃河改道從濱縣南入海,縣境沿海轉為南積北蝕,海水進一步沖刷侵蝕第一列古貝殼堤及堤外的貝殼砂島被。大潮時,海水可涌至無棣碣石山下。
東漢末,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曹操率兵自并州東略邊境,征討青州海賊管承,登上時屬冀州渤海郡的無棣碣石山,看到遼闊的海面上,點綴著若干突兀聳立的貝殼島, 才有了《觀滄海》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詩句。
魏晉時期,無棣碣石山因山下的月明沽盛產鹽,曾改名為鹽山。《寰宇記》云:“月明沽,西接馬谷山(唐宋時,無棣碣石山又改名為馬谷山),東濱海,煮鹽之所也,今名月河口”。《山東通志》 載:“月明沽,在海豐縣(今無棣縣)東北”。月明沽即今馬頰河下游一段,第一列貝殼堤外。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第二列貝殼堤位於今沿海大口河—旺子堡—趙砂子一線。據1992年航測資料,這列貝殼堤由40餘個貝殼島(高於0米)組成,長近22公里,島寬100-500米,貝殼層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形成於全新世晚期。據C14測定,西段大口河貝殼堤島下層距今1850±75年,東段老沙頭貝殼堤島距今1690±80年。
南北朝後期,由於地殼上升,海水逐漸減退。隋初建縣時,無棣東部海岸,已推進到趙沙子一帶,趙沙子附近也開始堆積貝殼,逐漸形成了第二列貝殼堤。至唐宋時,已基本上恢復到西漢海浸以前的情況。
南宋建炎二年(1148)後,黃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不斷續循馬頰河入海,無棣仍處於進積期。無棣海岸線越過第二列貝殼堤,一度達到今大口河、汪子島、趙沙子以東渤海的海面上。明代大口河成為常住居民點,及海上捕魚、航運、商業中心,明地方政府曾在大口河專設巡檢司管轄進出口船隻、緝私護稅,維護航安全。到清代,因泥沙供給不足,無棣海岸線退蝕,南部海岸退蝕最為嚴重,光武城被海潮分割成若干殘留塊體,北部的清巡檢司內遷至大山(後改埕口)。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結束了700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奪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縣境南部受黃河泛溢水沖淤影響,重新呈現進犯狀態,秦口河東連年出現大片淤地。近百年來,渤海西及南岸沿海平原與海岸線的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瀉湖與濕地大面積消失,海岸線逐漸平直、平均大潮高潮線向陸地方向後退、潮間帶逐漸變緩、變寬,不同岸段的岸線變化特徵不盡相同,但普遍經歷了岸線(平均大潮高潮線 )蝕退。風暴潮期間,除大口河、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島、老沙頭5個面積較大的外,其它不穩定的小砂島,皆可被淹沒。經1927、1929年兩次大潮,無棣海岸線全面退蝕,沿海漁村、漁堡居民生產、生活日益惡化。1939年大潮後,套爾河堡內遷併入岔尖堡,南北石橋二村廢棄。1957年大潮後,大口河堡受到威脅,於1959年內遷至牛角屋子(改名水溝堡),1974年再遷沙溝子。1964、1969年兩次潮淹,沙土堡變成了一個“七里沾腳,八里難熬,捧心台上歇歇,又怕月河來潮”的地方,於1974年內遷至北長灘。高坨子、棘家堡子、汪子島常住居民亦全部搬走,變成了季節性漁堡加工場所。
現在,無棣海岸高潮平均線已穩定在第二列貝殼堤外,低潮線退至該貝殼堤以東平均1500米以外的地方。這列貝殼堤極為堅固,是抵禦海水侵蝕的天然屏障。此外,在大口河貝殼堤島北發育復生了一面積0.08平方公里的新堤,在棘家堡子與汪子島貝殼堤島北側,復生了一條寬100米,長5公里,厚1-2米的新堤。第二列貝殼堤外,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貝殼10萬噸以上,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

生物資源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發現的野生珍稀動物達459種,是一個典型的“天然生物博物館”。保護區內有文蛤四角蛤扁玉螺等貝類和魚、蝦、蟹、海豹等海洋生物50餘種。

有落葉鹽生灌叢、鹽生草甸、淺水沼澤濕地植被等各種植物共350種,其中僅酸棗、麻黃、黃芪、五加皮等特產中藥材就有40多種;濕地里有豹貓狐狸等6種野生動物,有東方鈴蛙黑眉錦蛇等兩棲爬行動物8種,有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白頭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等在內的鳥類45種。

旅遊資源

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濱州貝殼堤島自然保護區
區內遼闊、寧靜,自然風光優美,有大口河、汪子島等40餘個貝殼堤島,秦套島、百萬公畝鹽田等旅遊景點,是乘船出海、垂釣魚蟹、品嘗海鮮、騎馬獵兔、砂灘聽濤、趕海觀潮、戲水觀鳥的好地方。“汪子島”是最大的一座貝殼島,也是濱州境內惟一能觀大海全貌的地方,有“海上仙境”之稱。相傳,徐福秦始皇之命率童男女,入海求仙,長久不歸,父母思念孩子,奔波於此,眺望大海,盼子歸來,故名“望子島”,也稱“旺子島”。
“貝殼砂灘海水浴場”,項目總投資9000萬元,遊人可以乘船出海觀景、垂釣,乘快艇遊覽大海,觀黃驊萬噸大港。在大口河有餐飲、娛樂、休閒等各種服務配套設施。

相關詞條

隆寶自然保護區大黑山自然保護區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藥山自然保護區沙坡頭自然保護區寬闊水自然保護區
羌塘自然保護區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
茂蘭自然保護區西天山自然保護區黃連山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