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第三中學

山東省濰坊第三中學

濰坊三中,始建於1947年9月,坐落於風箏都白浪河西岸,擁有40個教學班,2400多名學生,206名在職教職工。原來低矮的平房已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擁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三座教學樓,一座圖書樓,一座實驗樓。學校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4萬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濰坊三中濰坊三中
山東省濰坊第三中學始建於1947年9月,坐落於美麗的世界風箏都白浪河西岸。原校舍系清代著名金石家陳介祺的故居,改建後的校園內仍保留著聞名全國的古蹟"萬印樓"。
濰坊三中五十多年的歲月滄桑,鑄就了一部令人感奮的輝煌歷史。建校初期,它只有7個教學班(其中高中一個班),364名學生,22名教職工。今天,濰坊三中已成為一所現代化的重點學校。她擁有40個教學班,2400多名學生,206名在職教職工。原來低矮的平房已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擁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三座教學樓,一座圖書樓,一座實驗樓。學校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4萬平方米。學校的化學、物理、生物實驗室一應俱全,所有儀器全部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學校擁有一流的微機中心、電教中心、語音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美術、舞蹈、桌球、鋼琴房等專用教室,全部按高標準配備,為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教育方針

學校一角,充滿歷史韻味學校一角,充滿歷史韻味
1996年2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於繼生同志出任濰坊三中校長兼黨委書記。從此,又揭開了濰坊三中新的歷史篇章。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辦學之路: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教育教研的力度,以名師,育名生,創名校。全體學生文明守紀、勤奮進取,全體老師愛崗敬業、痴心奉獻。學校的各項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一、全體教師敬業愛崗,痴心奉獻。 96年以來,學校致力於名師隊伍建設。為統一全體教師的思想,使全體教師教學能力強,業務水平高;師德高尚,愛生如子、痴心奉獻,以校為家,學校在全體教職工中開展了"講政治、講學習、講師德、講紀律、講團結、講奉獻"的"六講一爭"競賽活動,並在全校實施名師工程帶動戰略,加強名師隊伍建設。目前學校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8%,有全國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2人,高級教師36人,一級教師50人,有市 以上教學能手26人,區級學科帶頭人6人。
二、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成效顯著。 學校始終把教會學生做人作為辦學的首要目標。注重在各科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96年以來,學校在各班中開展了"規範化班級達標"競賽活動,以班級為考核單位,將學生的個體行為納入班集體進行考核,並且量化計分。學校還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以各種活動為載體,以電化教學為輔助來形象地教育學生。學校開展規範化班級評選活動的做法,97年5月《濰坊日報》以《細微處顯真情》為題給予報導,學校抓學生養成教育的做法在97年12月區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上以《抓行為規範教育,促精神文明建設》為題進行了大會發言;學校還通過中學生黨校、中學生團校對學生進行黨的知識、團的知識培訓,並通過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中學生黨校被區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校,學校被市教委命名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三、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作為辦學的中心,學校致力於教法改革,先後推行了"先學後教"法、"分層次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法,全體教師注重課堂研究、教材研究,把培養學生學會求知作為教學重點。近幾年來,學校的教學成績連年提高。高考連續三年被高校錄取的總人數列全區之首,其中98年為清華、人大等名牌大學輸送了20多位優秀學生;在全國數學、生物等奧林匹克競賽中,學校參賽選手為市、區爭得了榮譽......
四、走科研興校之路,教科研成效顯著。 學校把圍繞科研興校做文章,注重培養教師科研興校意識。學校制定了《濰坊三中培養高素質跨世紀人才規劃》,引進了以全國"九五"教育科學規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誘思探究深化為代表的國家、省、市課題,編輯創刊了校內刊物《教研與教改》,定期編印《教科研集錦》。近幾年,學校通過抓課題研究,促教科研上台階,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僅99年,我們就有16篇學術論文在國家正式出版物上發表;在97年6月舉行的山東省目標教學優質課評選中我校王小俐老師執教的《驛路梨花》獲一等獎;孫瑞華老師執教的《聽潮》、王維娟老師執教的《葫蘆僧判葫蘆案》獲二等獎;胡春媛老師執教的電教優質課獲省二等獎;王小俐老師在全國目標教學優質課評選中獲二等獎。因我校教研工作成績突出,先後被省教委確定為創新教育示範學校,被市教委命名為電化教育試點學校、教科研重點試驗基地;還被確定為全國誘思探究實驗掛牌基地。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注重運用聲、形、色對學生進行教育。學校創辦了《濰坊三中報》、學生自辦文學刊物未名園》,校電視台、廣播站每天堅持二次播放;學校還於每年5月舉辦學校科技節,於9月份舉辦金秋藝術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又突出藝術教育特色,組建了民樂、舞蹈、合唱、素描等12支文藝隊伍,並將他們的活動納入課堂管理,定期活動。這些藝術代表隊多次在省、市、區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在1996年山東省文化廳等聯合舞蹈大賽中,學校的舞蹈隊獲金獎;在1999年山東省教委、文化廳等部門聯合組織的中小學生文藝演出中,我校代表隊獲一、二等獎各一個......近幾年,我校學生有40多人次在國際國內書畫展中獲獎;其中朗鹹一同學的國畫在中日等國家聯合舉辦的青年書畫作品展中獲金獎;潘川同學的作品《傣族姑娘》在全國98中小學生優秀美術書法作品邀請賽中獲一等獎......我校因藝術教育成效顯著被確定為濰坊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

辦學理念

學校班會學校班會
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辦學特色
以校園文化為代表的學校文化特色以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代表的素質教育特色,以人性化管理為代表的學校管理特色。
辦學方略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
培養目標
“三兼優一發展”:人格和身心發展兼優,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優,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兼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治校理念

發展理念
立足實際,最佳化教學,強化管理,創新發展。
管理理念
以思想管理為主導,以目標管理為核心,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證。
用人理念
事業留人讓老師們感到充實;
條件留人讓老師們感到榮耀;
情感留人讓老師們感到美好;
待遇留人讓老師們感到體面。
服務理念
讓家長放心,讓學生舒心,讓教師順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