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交通局

濟南市交通局

濟南市交通局是主管全市公路、水路交通的政府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全市公路建設和管理,道路、水路運輸行政管理,港航監督,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交通規費徵收,交通稽查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設定有辦公室、政策法規處、規劃基建處、財務審計處、安全監督處、培訓管理處、縣鄉公路管理處、組織人事處、離退休幹部處。

濟南市交通局簡介

濟南市交通概況

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交通局

濟南市交通局是主管全市公路、水路交通的政府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全市公路建設和管理,道路、水路運輸行政管理,港航監督,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交通規費徵收,交通稽查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

濟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改革開放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濟南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9833.1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20.3公里。目前,濟南向東有濟青高速公路,向南、向北有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向西有濟聊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將濟南環繞其中,國道104線、105線、220線、308線、309線及16條省道橫貫濟南。濟南已形成了以繞城高速公路為核心的高等級公路網路,並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會城市與各市政府駐地全部由高速公路連線,濟南作為全省公路網路中心和高速公路樞紐地位已經確立。2007年,隨著濟荷高速、濟萊高速、繞城高速大北環等重點工程項目的逐步建成通車,濟南公路通達深度和公路集疏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濟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促進了道路運輸生產的繁榮和興旺。目前,已建立了包括客、貨運輸、大件運輸、危險品運輸、貨櫃運輸在內的門類齊全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基本實現了“人便於行、貨暢其流”。截至2006年底,截止到去年底,全市道路客、貨運輸業戶達到56617家,營業性客車12031輛,貨車44631輛,危險品運輸車950輛;浮橋21座;營運船舶387艘;各類汽車維修業戶達到1673家;初審合格的駕校46個。道路運輸基本適應我市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今後,濟南市交通局將充分利用地理、資源優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綜合運輸能力,使濟南成為中國東部地區暢通的交通運輸樞紐。

機構設定

辦公室、政策法規處、規劃基建處、財務審計處、安全監督處、培訓管理處、縣鄉公路管理處、組織人事處、離退休幹部處

下屬單位

濟南市公路管理局

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公路建設概況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公路建設、養護、路政管理和公路規費徵收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擬訂全市公路建設、養護、路政管理和公路規費徵收等方面工作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2)負責編制公路中長期發展建議規劃和路網規劃,擬訂申報國省道公路建設和養護、汽車養路費和公路通行費年度收支、公路科研建議計畫,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3)負責全市部分高速公路、國省道幹線公路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和公路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契約管理以及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或參與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交竣工驗收和“三優”工程評審報批。
(4)負責全市部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幹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國省道幹線公路的大中修和危橋改造,負責公路搶險救災和公路綠化工作。
(5)負責全市部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幹線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負責涉路工程的審批管理,實施公路確權,查處侵犯、毀壞路產行為,維護路產路權。
(6)負責全市汽車養路費和公路通行費徵收工作。
(7)負責全市公路系統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編報公路建設養護資金籌措、用款計畫及年度財務預算、決算,負責撥付公路改建、養護資金,管理公路固定資產。
(8)負責全市公路系統的內部審計監督及財務收支審計,負責工程決算審計。
(9)組織協調公路建設養護機械設備的採購和管理;負責公路建設、通行條件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10)負責全市公路系統統計報表和公路基礎數據、公路交通量調查等公路信息管理工作。
(11)負責全市公路系統文明建設、行風建設、隊伍建設和宣傳工作;負責全市公路系統普法、執法、執法人員培訓等工作。
(12)負責指導公路系統定員定額、勞動保護管理工作。指導全市公路系統全面質量管理和檔案管理。
(13)承辦省交通廳公路局、市交通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市公路局設8個職能處室和7個直屬機構。
內設機構: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建設處、養護處、路政處、設備安全處、財務審計處、組織人事處。
直屬機構:濟南市公路管理局徵收管理處、濟南市公路管理局通行管理處、濟南繞城高速公路東南線管理處、濟南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處、濟南市公路工程監理處、濟南公路勘測設計研究院、濟南公路產業開發中心。
聯繫電話:86556089,地址:山大路149號。

濟南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交通局

是一九七五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技工學校。一九九三年在技校的基礎上經濟南市人民政府批准又創建了濟南市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目前,技校職專共存,兩塊牌子,一套機構,隸屬濟南市交通局。

學校座落在素有小泉城美譽的章丘明水。占地468畝,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個校區和一個汽車專業實訓基地,在校生 2156人。學校現有教職工 156人 ,專職教師 113人,其中高級職稱 26人、中級職稱 39人。經過多年的發展,學校已形成一支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專多能”的師資隊伍。學校設高、中級班,開設有汽車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駕駛與維修、數空技術與套用、機電一體化、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電工與電子技術、鈑金與焊接、車工技術、焊接、微機套用等專業。學校教學設施設備齊全配套,辦學條件優越。駕駛與維修專業擁有教學車輛115部,建有410畝封閉式、規範化、現代化汽車駕駛培訓基地。培訓基地各種地形兼備、訓練道路齊全,環境優美,可容納600名學生食宿和300部教學車輛同時訓練;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配置了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線及現代化的汽保設備能滿足現有規模辦學需要。學校設有職業技能鑑定所、山東省交通學院明水函授站、營運駕駛員上崗培訓點等機構。

學校以“立足交通、面向市暢突出特色、技能至上”為辦學理念,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促招生,以質量保就業”的原則,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獨立生存意識,產生了明顯效果。近幾年,畢業生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的技術得到了濟南華達汽修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公交總公司等近二十家大中型企業的好評,畢業生推薦就業率連續多年達98%以上。建校三十多年來,學校已累計培養高、中合格畢業生萬餘名,中短期培訓6萬多人,遍布社會的各行各業,為當地經濟和交通行業的發展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全方位實施“滿意工程”,促進了教學、管理、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形成了學校、家庭、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辦學機制,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學校因此獲得了很多榮譽:先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濟南市文明單位;山東省交通文明單位;山東省技工學校教學質量優秀單位;濟南市政務公開先進單位等。

現在學校正以嶄新的姿態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積極創造條件,已在“十一五”期間跨入高級技工學校的行列。
校址:山東省章丘市明水白雲路72號
電話:(0531)83223988
郵編:250200

濟南交通大事記

1月1日 我國第一部專門規範農村公路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濟南市農村公路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資金來源等重要問題,將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1月6日 全市交通系統春運暨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對2006年春運和安全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五不發生”的目標,即:不發生旅客滯留、積壓和嚴重超載現象;不發生群死群傷的特大惡性事故;不發生重大服務質量事件;不發生無照經營和無序競爭現象;不發生亂罰款、亂收費現象。2006年春節運輸從1月14日開始,至2月22日結束,共40天。
1月19日 全市公路重點工程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05年全市公路重點工程建設情況,分析了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定了 2006年公路重點工程建設目標。楊佩欽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對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六點要求:一要進一步提高對重點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二要繼續深入紮實地做好民眾工作;三要加強協調配合力度;四要強化工程建設管理;五要抓好工程質量;六要重視廉政建設。
2月10日 全市交通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回顧了“十五”期間交通成就,表彰了先進單位和個人,安排部署了“十一五”期間和2006年的主要工作。楊佩欽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對新一年的交通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集中力量完成公路重點工程建設任務,為我市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二是繼續抓好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與養護,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三是打好治理車輛超限超載持久戰,不斷鞏固和擴大治超工作成果;四是堅持未雨綢繆,狠抓交通運輸安全。
2月21日 濟南公路主樞紐開山客運站初步設計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同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國道104線改造工程和段店立交橋建設情況。孫明明局長和公路局孫志剛局長陪同視察,並介紹了交通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3月7日 濟南公路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通過了《濟南公路學會章程》,選舉了第一屆理事會,江存森被選舉為理事長。
3月28日 局政府網站繼2002年度獲得“濟南市十佳優秀政府網站”後又一次獲得“濟南優秀政務網站”榮譽稱號。
3月31日 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總結表彰大會召開。會議總結了2003年以來三年農村公路建設情況,表彰了先進單位、集體和個人,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會議由市政府秘書長鬍占平主持,劉少玲副秘書長宣讀了表彰決定,楊佩欽副市長通報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情況,省交通廳周秋田廳長應邀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作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並對今後交通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紮實推進新時期農村公路建設,構建便捷通暢的農村公路交通網路;二是加快交通公路重點工程建設,構建快速通達的區域和城市交通網路;三是構建長效機制,切實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真正讓農村公路持續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4月17日 楊佩欽副市長視察省道248線改建工程。楊市長一行首先到工地現場逐契約段察看了施工情況,詢問了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聽取了市公路局有關工程建設和濟陽、商河縣有關征地拆遷情況匯報。在聽取匯報後,楊市長對前期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個確保”的要求:一是確保施工期間交通安全;二是確保年內通車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是確保征地拆遷工作及時到位;四是確保施工投入到位,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4月19日 市政協主席徐華東視察農村公路建設。徐華東一行查看了彩雲西路、黑峪路、聖火路,聽取了孫明明局長關於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情況匯報。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徐華東主席充分肯定了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突出成績和作用,要求交通部門在今後農村公路工作中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好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質量,提高農村公路保障水平,開創農村公路建養管並重的新階段。
4月26日 全市交通系統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05年交通安全工作,表彰了先進,對2006年安全工作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標:實現全系統運輸生產事故總量、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下降7%,交通工程施工領域、監管企業和局屬單位杜絕重特大安全責任傷亡事故,水上運輸實現“零”死亡。
4月29日 全市交通系統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05年紀檢監察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了200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局紀委書記鄭魯偉與各縣(市) 區交通局紀委書記和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簽訂了2006—2007年度治理公路“三亂”責任狀。
5月11日 段店立交橋竣工通車。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現場視察,孫明明局長匯報了有關工程建設情況。
5月21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國道104線南外環至五峰路口改建工程。鮑市長首先查看了施工現場,聽取了有關情況匯報,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對工程建設提出了“六個到位”的工作要求:認識到位、責任到位、設計到位、拆遷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副市長楊佩欽、秘書長鬍占平、副秘書長劉少玲及工程沿線區委、區政府領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視察。
6月19日 楊佩欽副市長視察國道104線改建工程市中區段。楊市長一行首先進行了實地察看,聽取了市中區征地拆遷情況的匯報,並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對工程建設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市中區要重點解決公鐵立交橋東頭的拆遷問題;二是月底前完成公鐵立交橋以南3.5公里的征地拆遷工作;三是妥善解決施工單位遇到的糾紛等問題;四是要儘快組織展開路面施工。
6月21日 省交通廳周秋田廳長視察濟菏高速公路濟南段。市公路局、長清區、平陰縣等有關同志匯報了工程建設情況。楊佩欽副市長、孫明明局長等陪同視察。
6月28日 楊佩欽副市長組織召開省道248線改建工程調度會。楊市長一行察看了工程現場,聽取了市交通局、商河縣、濟陽縣的情況匯報,並就今後工程建設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加快工程進度,確保7月15日前完成路基工程;二是高質量完成公路施工任務;三是沿線黨委、政府要繼續給予工程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四是爭取在3-5天之內完成管線遷移的收尾工作。
6月30日 全市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和聯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工作會議召開。楊佩欽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對工作開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二是強化路面執法力度,加強源頭監管;三是強化依法治理和制度建設,加強宣傳教育,確保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7月1日 全市交通系統慶祝建黨八十五周年座談會召開。會議對先進黨支部、先進黨員進行了表彰,局黨委副書記高鎧作了講話,部分黨委、黨總支和黨支部代表就如何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帶頭模範作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7月17日 國道220線濟南至濱州一級公路通過交工驗收,正式通車。經專家驗收組綜合評定,該項目單位工程優質品率達到100%,工程質量總評分達到98.32分。
8月10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組織召開省道103線拓寬改造工程現場調度會。鮑市長一行首先察看了工程現場,隨後召開了調度會,聽取了有關單位、部門的匯報後,對下一步工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奮戰50天,確保9月30日前工程主線通車。二是其餘工程在10月底前完成。三是儘快做好征地拆遷、管線遷移等工作。四是加強工程組織,確保建設進度和質量。
8月16日 全市交通科技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十五”交通科技工作成績,表彰了先進單位、個人,研究部署了“十一五”交通科技重點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到“十一五”末,基本建立起適應交通快速發展要求的科技創新體系,完成一批關係交通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科技項目,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交通綜合創新能力在全省同行業中居領先地位。
9月11日 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省道103線拓寬改建工程。鮑市長先後在二環南路路口、張安和大澗溝大橋三個地點進行了實地考察,隨後召開了工程調度會,在聽取了有關單位的匯報後,鮑市長對前一階段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下步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統籌安排,確保工期;二是認真處理填方路段斜坡放坡問題;三是高標準完成最後瀝青路面攤鋪工作;四是加強整個路段的監管力度;五是加大工程宣傳力度。
下午,全市道路貨物運輸源頭管理工作會議召開。楊佩欽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對工作開展提出五點要求:一是高度重視道路貨物運輸源頭管理;二是按照“先試點,後推開”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貨運源頭管理;三是做到執法與服務並舉,打擊與預防並重;四是創造良好的管理工作環境;五是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9月18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104國道改建工程。鮑市長先後來到范莊山、南橋村、羅爾莊、党家莊公鐵立交西端等施工地段,現場察看了104國道拓寬改造工程進展情況,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聽取了市交通局、市中區、長清區的情況介紹,對下步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到11月底,除最後一層面層外,確保104國道8車道的快車道全線貫通;二是市中區、長清區要配合管線拆遷,創造拆遷條件;三是凡具備施工條件的路段要全部展開施工;四是加大組織調度,做好民眾工作,為工程進展爭取時間。
9月27日 楊佩欽副市長組織召開104國道拓寬改建工程長清段調度會。楊市長首先察看了范莊西側山頭的爆破施工現場,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對下步工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堅持目標不動搖,確保年內104國道改建工程主車道貫通;二是認真解決制約工程進展的山體爆破、深溝電纜等問題,加快工程進度;三是加大工程協調力度,儘快展開施工作業面;四是長清段要確保完成104國道年內建設任務,力爭提前建成通車。
9月28日 K301路章丘市山東旅遊學院至長清大學科技園快速公交線路正式開通。這是交通局和市政公用局聯合開通的第一條跨行公路的公交線路。全程88公里,設29個站點。發車時間從每天6:00至19:00,隔半小時雙向對發一班車。
9月29日 省道103線南二環路至大澗溝立交改建工程主車道全線通車。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現場視察。鮑市長先後來到103省道與二環南路路口、大西村段進行察看,在隨後召開的現場會上,鮑市長對103省道改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總結經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明確目標任務,深入宣傳發動,嚴格依法辦事,通力協作配合,積極做好民眾工作。
10月9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組織召開104國道改建工程現場調度會。鮑市長一行沿途視察了104國道改建工程進展情況,隨後召開了調度會,聽取了市交通局、長清區、市中區和電力部門的匯報,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鮑市長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做好民眾工作,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二是爭取党家莊公鐵立交橋橋樑架設工作儘快完工;三是改進范莊山體爆破作業方案,加快施工進度;四是儘快解決剩餘管線遷移問題;五是多開工作面,搶工程進度。
10月24日 局機關檔案管理工作通過考核驗收,達到省特級標準。這是機關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最高標準。
10月26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組織召開104國道改建工程現場調度會。鮑市長先後到104國道公鐵立交、范莊山體南側、鐵路路基挖除段等施工現場,察看104國道拓寬改造工程進展情況,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鮑市長就全力確保11月30日實現全線快車道臨時通車提出要求:一是具備全部竣工條件的路段,要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二是在公鐵立交建設方面加強調度,繼續營造“搶工期”的氛圍;三是提前安排好路面清理工作。
10月30日 全市農村客運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總結了前一階段農村客運建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研究確定了下一步加快農村客運發展的具體措施,提出了“十一五”目標:全市90%以上的鄉鎮建成五級及以上客運站,力爭行政村客車通達率100%,城鄉客運網路得到有效銜接,安全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11月1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省道248線商河至濟陽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和省道103線二環南路至大澗溝段改建收尾工程。鮑市長現場察看了248省道和103省道建設情況,在隨後召開的現場會上,對交通、公路部門在工程建設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希望交通、公路部門再接再厲,高質量完成104國道、三條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等工程建設項目,積極做好各項交通工作。會上,鮑市長還聽取了關於省道102線改建規劃方案和鵲龍湖大橋的設計方案的匯報,
11月8日 省道248線商河至濟陽一級公路改建工程通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姜大明發了賀信。楊佩欽副市長參加通車儀式並講話。孫明明局長代表姜大明書記宣讀了賀信。
11月12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104國道全線建設情況。鮑市長現場觀看了公鐵立交橋架設情況,隨後又來到黨西箱涵施工現場和范莊山北側,察看並調度了104國道工程進展情況,在隨後召開的調度會上,鮑市長對下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加大綠化工作的組織實施力度,把好整形關、栽植關和驗收關;二是拆遷工作要一鼓作氣,保證拆一處、清渣一處、交付施工一處;三是工程建設方面要科學安排,分段組織好輔道路基施工,確保明年5月底前道路如期全部竣工貫通。
11月28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視察104國道改建工程進展情況。鮑市長一行視察了104國道全線建設情況,並在固山路口、南北橋和公鐵立交橋現場察看。在隨後的調度會上,鮑市長聽取了各單位的情況匯報,對下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明確目標任務,明年5月1日前快車道要鋪裝完畢,綠化要基本完成,路燈、交通設施要全部到位。二是明確工作安排,制定科學嚴密的總體工程進度表。三是堅持高標準,嚴格監理各項施工質量,加強道路交通和路面保潔管理。
11月2日~12月1日 我局與濟南交通廣播聯合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汽車維修立法我來說”專題活動。11月19日,在泉城廣場舉行了“立法我來說”大型戶外現場直播。活動期間,共徵集到各種意見、建議 500多條。
12月1日 楊佩欽副市長組織召開2007年度全市公路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專題會議。我局首先通報了2007年度我市計畫建設的公路重點工程項目,市直相關部門介紹了公路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在規劃、用地、環保等方面的前期審批和辦理程式,最後楊佩欽副市長做了重要講話,就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組織專門工作班子,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儘快辦理新開工項目的征地手續;三是要立即開展征地拆遷工作,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同日,104國道南二環至五峰路口快車道臨時通車。
12月7日 全市交通系統黨員代表大會召開。132名黨員代表參加會議,孫明明、於建芳同志當選出席市第九次黨代會的代表。
12月14日 楊佩欽副市長組織召開國道104線拓寬改造工程第三階段第一次調度會。各有關單位分別介紹了工程進展情況和問題,楊市長在聽取發言後,對國道104線拓寬改造工程第三階段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加強組織調度,解決具體問題;二是務必在2月10日前完成征地拆遷工作;三是各部門密切配合,減少施工交叉干擾;四是加快進度,保證工程在2007年5月底全部完工。
12月30日 K302路長清大學科技園至洛口汽車站公交線路開通。這是交通局聯合市政公用局開通的第二條跨行公路的公交線路。全程30.4公里,設30個站點。發車時間從早6:00至晚19:00,隔半小時雙向對發一班車。

濟南市運輸市場概況

濟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促進了道路運輸生產的繁榮和興旺。目前,已建立了包括客、貨運輸、大件運輸、危險品運輸、貨櫃運輸在內的門類齊全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基本實現了“人便於行、貨暢其流”。截至2007年底,全市道路客、貨運輸業戶達到55662家,營業性客車12358輛,貨車69489輛,危險品運輸車962輛;浮橋21座;營運船舶387艘。
2007年,濟南市交通局運管辦創新制定並實施了《濟南市道路旅遊客運企業安全誠信考評條件及記分辦法》,在全市旅遊客運企業中開展了A、B、C三級行業管理評定工作,我市旅遊客運實現了以“統一承攬客源、統一調度車輛、統一結算運費、統一辦理行政許可業務”為內容的四統一經營管理新模式,共評出A級企業2家,B級企業11家,C級企業2家,制定了《濟南市交通局關於貫徹山東省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實施辦法(試行)的實施意見》,對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開展了搬家運輸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搬家運輸市場實現了統一運輸價格、統一車輛車型、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契約文本、統一公司化管理,我市搬家運輸市場運營秩序有了初步好轉。繼續深化落實兩個“一站式”服務、運輸市場信息發布、運政服務質量監督反饋、“有效投訴當面道謙”等最佳化發展環境的各項工作制度,著力開展了全員規範服務活動。
同時,濟南市交通局運管辦加快了農村客運站建設步伐,科學制定了2004-2010年農村客運站建設規劃,提出了“路運並舉,經運為主”的建設原則,制定出台了加快推動農村客運站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農村客運站工程完成情況的考核,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農村客運站19座,在建項目4個。
2007年,進一步制定完善了符合實際、操作性強、運轉協調的防汛應急預案,應急運力編隊更加科學嚴謹,指揮系統更加通暢快捷,防汛值班更加細緻到位。在“8.18”新泰礦難搶險救災中,出動應急車輛32部,動用人員60餘人,運輸3000餘個鐵立方按時到達指定位置,有力地支援了新泰礦難救援工作,得到了省交通廳、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的高度好評。

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運輸
濟南市交通局濟南市廣場汽車站


濟南市農村公路概況

截至2007年底,濟南市農村瀝青(水泥)公路里程8943.7公里,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88.2%,基本形成了乾支相連、快速便捷的農村公路網路。
2007年,濟南市交通局在繼續實施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的同時,啟動了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農村道路暢通行動,力爭使全市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條硬化街道。共新建、改建農村公路917.9公里,建設農村公路橋樑16座,完成投資2.6億元。到去年底,全市行政村通瀝青(水泥)公路率達99.1%;行政村村內主要街道路面硬化率達91.7%。
2007年,濟南市交通局組織對全市92個鄉鎮、4657個建制村的通公路情況開展專項普查,建立全市5661條、計9348公里農村公路和371座大中橋樑、863座小橋資料庫,編繪電子地圖。提出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六個結合”,全力打造和提升國、省、縣、鄉、村五級公路網路綜合使用功能,編制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規劃,細化了年度建設計畫目標。我局被交通部授予全國農村公路通達情況專項調查先進集體。先後爭取省交通廳補助資金7814.3萬元。市政府今年再補1500萬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各縣(市、區)積極籌措地方配套資金,發動沿線受益單位和社會人員自願捐助,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實行“一事一議”,採取沿路綠化權拍賣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堅持鄉村幹線公路路面寬度不小於6米,基層採用二灰碎石、水穩碎石等高強度結構;村道路面寬度不小於4.5米,基層厚度不小於30厘米。原則上黃河以南採用水泥路面,黃河以北瀝青路面加瀝青透層為主,積極引導和推廣建設水泥路。黃河北今年建設142公里的水泥路面。先後制定農村道路暢通行動基本建設程式、技術標準與質量監理、安全保障工程實施、路政管理、養護管理考核辦法、資金管理等7個制度辦法,做到了農村公路建設從計畫提報、工程管理、質量監管到資金撥付和養護管理全方位、全過程都有章可循。實行紀檢領導簽章制度。保障農村公路建設的制度化管理和規範化運作。
2007年,我們在農村公路工作中嚴格管理,保障質量。一是強化行業監督職能。建立政府監督、業主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民眾監管的“五級”質量保證體系,市、縣(市)區兩級交通質監人員實行分工包縣(片)制度,加班加點,堅守工地一線,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工程招投標、工程監理、契約管理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五項制度”。堅持規劃設計、技術標準、監督監理、檢測檢驗、組織驗收“五個統一”,嚴把原材料進場、機械設備配套、施工工藝、半成品合格率、工序間交接和交(竣)工驗收“六個關口”。實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排振”工藝和“四同步”施工方法。先後下發質量隱患整改通知書34份,通報29個項目,清除出場2個質量隱患整改不利的施工單位,使工程實施全過程、全方位都始終處於強有力的監管之下。
二是積極跟蹤技術指導與服務。先後組織兩次工程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會,組織養護、路政人員舉辦養護、路政管理培訓班3期;組織鄉鎮長、村幹部和工程參建人員舉辦建設政策、施工要點、質量與進度控制培訓班7場次。交通工程質監人員在分管局長的帶領下,堅持監、幫結合,堅持腿勤、嘴勤和手勤“三勤”,堅持超前預測、超前服務、超前監控“三個超前”,使工程監管由事後督查變為事前預防、過程把關、事中控制,為確保工程質量提供了基礎條件。

三是強化工程質量通過數據說話。堅持以數論質。對路基、路面施工的每道工序的交接通過取芯機、核子密度儀等試驗檢測儀器進行逐一檢測、評定,加大了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的質量監控。依據技術規範、驗收標準和項目管理的要求,對每一項目的施工自檢、試驗檢測、驗收等數據和內業資料認真整理,達到了內業資料齊全,規範存檔。

四是實行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和施工公示牌制度。對參與工程建設的99個單位的第一責任人及每道工序的責任人,實行設計年限內質量責任終身制,進一步增強參建人員質量責任意識和歷史責任感。實行施工現場公示制度,設立監督電話,發動村級兩委班子和沿線黨員民眾,對施工原材料、拌合場、施工現場進行質量監管,發揮社會監督與輿論監督作用,維護好農村公路建設市場秩序。

我們在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生產跟蹤監管的基礎上,歷時一個月,出動170餘人次,組織對轄區5661條農村路、371座大中型橋樑、863座小橋和5200餘道涵洞的建設質量、安全生產和運營情況進行“三層”、“五塊”拉網式集中專項檢查。對371座大中橋的技術狀況逐一摸清底數和建檔,對檢查發現的117座危橋逐一採取實行交通管制。開展了為期100天的“查改安全隱患、保道路暢通、保全全生產”農村公路安全生產和建設質量綜合整治活動,突出做到整治道路病害、安保工程實施、危(窄)橋監管、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等“七個到位”,努力達到工程優良、安全生產,道路完好、整潔,排水暢通,構造物完好、沿線安全設施完善、綠化協調美觀的農村公路工作目標。

濟南市交通局彩西路

濟南市交通局萬武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