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又稱潮州黃蠟石,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潮安縣等地,硬度達6~7度,蠟質感強,有的凍透似玉;表面光潔,顯油脂、樹脂、絲質、珍珠等光澤。 潮州蠟石基本分為二大類:普通蠟石和凍蠟石。普通蠟石多屬天然形狀,石皮以蠟黃色為主。此類蠟石產出較多,整體並不完全凍蠟,不能作為雕件料,只能直接原石觀賞。另有一類蠟石就是去除石皮後通體凍蠟,屬稱凍蠟石(又稱凍肉石),它質地細膩如肉、晶瑩剔透若玉、色彩豐富似畫、燦爛絢麗勝花。常作為雕件料,當然直接原石觀賞也美不可言。 而登塘所產出的蠟石在潮州幾大產石區中獨具一格,其特點也較鮮明。如曾風靡一時的黃蠟石(由於世田村出產較多,俗稱世田石,此類石不屬凍蠟石),在古代就已有把玩收藏者,它們形狀豐富多樣,顏色純黃至金,石紋錯落有致,質地細膩。上品者甚至連蠟黃色的石皮均凍得通透鮮艷,油潤度高,色彩亮度好。而產於登塘楓樹員村大徑山豬屎溜處的凍蠟石更是潮州凍蠟石的頂級品種,這可能鮮為人知。其質地晶瑩剔透、潤滑細膩,色彩明艷絕倫、燦爛絢麗,觀賞性極高,把玩或觀賞遠勝於其它玉石,感官的滿足感極端呈現,堪稱為“國色天香”。且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與之相媲美者,可說是空前絕後。大大小小量不過百,實是極其稀少品種(請看圖)。縱觀雲南的黃龍玉、河源凍蠟石、福建壽山石(田黃)、新疆彩玉、進口紅碧玉、甚至價值不菲的緬甸翡翠等玉石均沒有它鮮活、艷麗、炫目。

潮州蠟石介紹

潮州蠟石,又稱潮州黃蠟石,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潮安縣等地。該石質地潤澤細膩,硬度達6~7度,蠟質感強,有的凍透似玉;表面光潔,顯油脂、樹脂、絲質、珍珠等光澤;石形奇特,凹凸怪異,邊、面圓而平滑,紋理柔和;石色純正,深淺各異,高雅明艷。根據透明程度和表面光潔油潤程度則分為凍蠟、膠蠟、晶蠟、細蠟和粗蠟等,以顯玉脂光澤,既浮於表又蘊於內,細膩溫潤且堅韌者為佳,其上品具有濕、潤、密、透、凝、膩之特點。此石種在全國各地以潮州所產的品質最優、質感最好,早在唐、宋時期就有收藏與玩賞的記載。 潮州蠟石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矽(SiO2)結晶體,其晶體相互聯結熔合鑲嵌,透明性強、質如凝脂,因內含其他礦物質的種類、比例不同而呈現多種顏色。按表面石色可分為黃蠟、紅蠟、黑蠟、白蠟、花蠟等品類,既有黃中透紅、黃中透白、黃中透黑,也有多色相透,以黃色蠟石最為多見,故蠟石又稱黃蠟石。

國色天香之絕色佳麗(正面) 國色天香之絕色佳麗(正面)

潮州蠟石中的黃蠟石,黃潤多姿、質堅似玉,有金黃、橙黃、雞油黃、淡黃等色澤,以金黃色為貴。有一種顏色特別黃的,明亮鮮艷,充滿質感。擺設於廳堂,或鑲嵌於假山,布置園林,均 賞心悅目。

產地分布

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的產地主要分布在:饒平縣樟溪鎮青嵐村和草南武周圍的十餘個坑門,其以山下寮所產的蠟石較為知名;及潮安縣磷溪鎮西坑村的水吼、蘆莊和鐵鋪鎮的大洞埔、大陂下、獅地後等坑門,其以水吼所產蠟石最為人愛;和潮安縣田東鎮的平坑、伍全的石壁潭,登塘鎮楓樹員的大徑坑、豬母窟等地,其多出產園林用的景觀石,而用作廳堂擺設、几案欣賞的,以豬母窟所產的蠟石最為知名。潮州蠟石的資源得天獨厚,其產地坑門眾多,蠟石種類包羅萬象。石農開採蠟石,要鑽進各山坑中的大石底下和小溪邊開挖沙土,舀出積水,將之挖出,可見開採之不易。

青嵐石蛤村北面十餘公里山下寮所產的蠟石質地上乘,造型奇異,色澤艷麗。有貓耳石、荔枝皺、黃枝蠟等幾十個種類。其中的貓耳石質地黃紅凍透,石肌呈浮雕狀,石面有如貓耳,惟妙惟肖,屬潮州蠟石之上品。

磷溪鎮西坑村西北約4公里的水吼,可分為上水吼、中水吼、下水吼三段,溪水落差大,所產的蠟石質地蘊潤,外表光潔。主要有圖紋石、甜蠟等,尤其圖紋石向為石友鍾愛。

登塘鎮楓樹員西面約8公里處豬母窟所產的蠟石質地凍透似玉,色彩艷麗,肌理潤澤,形狀凹凸怪異。有些蠟石有一圈較為別致的浮雕狀腳線,尤似天然藝品。

廣東省的潮州、揭西、佛岡、韶關、清遠、台山、開平、電白等地均有蠟石產出,以產於潮州的質地最好,石色純正、溫潤。

特點

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

潮州蠟石其質地很好,溫潤細膩,光澤含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