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市漁洋鎮

潛江市漁洋鎮

漁洋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 漁洋鎮區位優勢明顯。 漁洋,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潛江市漁洋鎮

漁洋是一個已有300年歷史的老鎮,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史,民風樸實,文化底蘊深厚。早期共產黨人胡幼松等曾在這裡開展革命工作,電影《洪湖赤衛隊》里“到新溝壩找縣委”就是指該鎮新溝壩(幸福)集鎮。潛監仙三縣市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中心縣委、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第一個列寧國小均誕生於此。

漁洋鎮地理位置及人口

漁洋鎮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潛江市東南,地處潛(江)監(利)仙(桃)三縣(市)交界處,是一個以水網旱作兼備,工商業發展迅速的鄉鎮,面積136.41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6萬。
漁洋鎮歷史背景

漁洋自然條件

漁洋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境內既有漢江支流東荊河沖積而成的旱作地,也有古雲夢澤遺痕的大、小蘇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全鎮種、養、植、水產業發達,盛產糧、棉、油,特養豬(羊)雞、鴨,特殖魚、蝦、鱉。糧、棉、油“三高”模式推廣率達95%,多種經營占農業比重80%。種植棉花面積2萬畝,糧食麵積3萬畝,油菜面積4萬畝。出欄生豬(羊)逾50萬頭,雞鴨120萬隻。境內大、小蘇湖面積4萬畝,是天然的水產基地。現有河蟹、小龍蝦麵積1萬畝,蓮藕、湘蓮1萬畝,精養魚塘1萬畝,南美洲白對蝦養殖1000畝,等特種養殖0.5萬畝。是省級重點財源建設基地。
漁洋經濟

漁洋經濟

潛江市漁洋鎮潛江市漁洋鎮
漁洋工商業經濟發展迅速,已形成化工、建材、鑄造、機械製造、醫用衛材、服裝輔料、農副產品和木材加工等系列,共有較大工業企業逾100家。呋喃樹脂、機車配件、醫用衛生材料、精米、食用油等銷往本省及上海、廣東、四川、廣西等10多個省市。

漁洋優勢

漁洋鎮區位優勢明顯。北靠宜黃高速公路318國道,東接武漢,西出三峽。247二級省道縱貫南北,沿省道北上30公里至漢江澤口碼頭,南下40公里達長江監利港。建設中的運拖、華容二級公路由西至東橫穿全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完備。為加速富裕型小康社會的發展,漁洋已搭起“漁洋工業園區”和“大、小蘇湖開發區”的架子,並以“兩區”為平台,作為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的載體。在抓好全面招商、各行業招商的同時,採取招大商、引巨資、建“特區”的思路,廣招天下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兩區”。
漁洋投資環境

漁洋投資環境

近年來,漁洋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圍繞強化基礎設施,提供優質服務為重點,成立外商服務中心,建立經濟環境懇談會機制,開展“一個視窗收費,一條龍服務”制度,制訂了一系列的外商投資優惠政策,全方位吸引外商,吸納外資。目前,已有上海、廣東、福建等省(市)以及省內武漢、十堰、荊州、江漢油田等地客商28人在漁洋的工商業、農業、服務業投資興業。漁洋,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跟多信息http://tieba.baidu.com/f?kz=1544143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