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川鎮

潛川鎮

潛川鎮位於“大樹華蓋聞九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南麓。潛川鎮東界富陽市,南聯樂平鄉、桐廬縣,西連太陽鎮,北與於潛鎮接壤,是“兩市一縣”的交界。鎮政府所在地牧亭村,距市區33公里。錢塘江支流天目溪、昌化溪在境內闊灘村交匯,16省道桐千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28.7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0人。境內有柳溪江、天目秀水度假村、青山殿庫區農家樂,下游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屬浙西黃金旅遊帶腹地。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潛川鎮潛川鎮
臨安市潛川鎮組建於二○○一年八月,系由原塔山、馬山、紫水三鄉合併而成,延續了原塔山鄉、紫水鄉和馬山鄉三鄉的歷史風貌。歷史以來以農桑產業為主導產業。潛川鎮位於“大樹華蓋聞九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南麓。鎮政府所在地牧亭村,距市區33公里。錢塘江支流天目溪、昌化溪在境內闊灘村交匯,16省道桐千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28.7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241個村民小組,農戶4979戶,總人口16000人。耕地面積6175畝,山林面積166451畝。2004年農民人均收入6078元。

潛川鎮東界富陽市,南聯樂平鄉、桐廬縣,西連太陽鎮,北與於潛鎮接壤。是“兩市一縣”的交界,其發展受到來自臨安、於潛、分水、富陽等城鎮的多重輻射、多向擴散。16省道穿境而過,距臨安市區約40 公里,半小時行車時間,到杭州約1小時行車時間。到桐廬50公里,到黃山120公里。預計2011年萬牧公路將改建為三級公路,便利的交通給潛川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004年潛川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57億元。工業主要以電子、緊固件、竹木、水電等行業為主。共有企業230家,其中500萬元產值以上的規模企業9家。2004年鎮龍頭企業臨安奧星電子有限公司產值1.18億元。潛川鎮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大力發展效益農業,2004年實現農業產值1億元。生豬、蠶桑、竹筍、水果、花木產業已成為潛川的特色產業。潛川鎮生豬養殖發展於20世紀80年代。2006年,生豬養殖成為全鎮主產業,是農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全鎮共有養殖專業戶820戶,占全鎮總產值數的18%;生豬飼養量61300頭,生豬產值4800萬元,生豬占農業總產值37%,創收1500萬元。

潛川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大力開發旅遊業,打造休閒度假勝地。計畫投資1億元的浙江天目秀水度假村正在興建中,青山殿水庫(柳溪江下游)庫區“農家樂”旅遊已經啟動。

潛川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豐富。境內有蘇軾捕蝗紀念碑、“愛民模範”趙爾春紀念館。潛川手獅曾獲西博會最佳表演獎,已成為杭州臨安吳越文化的一朵奇葩。

經濟發展

潛川鎮潛川鎮
2007年,潛川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5億元,財政總收入1588萬元,財政預算內支出88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8.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36元,增長12%。年末銀行存款餘額7612萬元,人均5068元,年末農民貸款6374萬元。

全鎮共有企業639家,其中,工業企業230家,引進外資企業1家,從業人員293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7.34億元,增長8.5%;實現工業增加值1.38億元,工業性投入3715萬元,完成招商引資2500萬元。全鎮工業主要分三大系列產品:沖床系列產品,如鋁殼系列、螺帽系列、螺釘系列、緊固件系列;木工板系列產品,如細木工板系列、木竹製品系列、小木加工系列;其他系列產品,如紡織系列,文化用品系列、建材、紙製品。特色工業:木工板、細木工板等,有50餘家大小企業、水電方面有5家大小電站,裝機容量5萬千瓦。

2007年,市重點項目——奧星公司鋁板帶箔項目順利投產。杭州奧星實業有限公司是潛川鎮一大工業園區,占地62畝。公司年產4萬噸高精度鋁板帶箔生產線技改項目,由機械工業第六設計院提出可行性報告,臨安市經濟發展局批准立項,是杭州市重點技改項目。項目分二期實施,總投資6000萬元,第一期工程於2006年3月動工,年底完工,完成投資2941萬元,其中,土地購置和房屋建築1248萬元、機器設備1693萬元,完成建築面積11000餘平方米。

農業總產值實現1.31億元,增長13.9%。糧食複種面積6222畝,糧食總產1952噸,平均畝產314公斤。糧經比72:28,經濟作物播種面積9132畝。茶葉101噸、筍乾411噸、板栗390噸、山核桃26噸、水果2764噸、蠶種飼養量11493張,蠶繭546噸,花卉苗木786畝。生豬飼養量61300頭、生豬出欄54100頭,家禽存欄15110羽,家禽出欄18540羽。木材採伐量4000立方米,毛竹70萬根。形成生豬、竹筍、蠶繭、水果、花卉苗木五大產業。

生豬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養豬總量5 萬餘頭,產值達到6100萬元,約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60萬元,同比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5260萬元,同比增長10%。“農家樂”接待遊客1萬餘人次,同比增長25%。潛川鎮狠抓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專門成立了由鎮長帶隊的專職招商隊伍,全年實到內資3341萬元,超額完成任務。完成建設用地復墾項目3個,新增用地140畝,完成市下達任務的2.8倍。同時,充分利用低丘緩坡擴大工業功能區,新增中小企業創業用地80畝,為潛川鎮工業發展拓展了新的平台。

青山殿水庫建於1998年,水庫面積7400畝。潛川鎮高坪村共69戶。2005年5月,該村興辦“農家樂”。2006年,“農家樂”經營戶有16戶,全年接待遊客3000餘人次。2005年,過水灣村村民建休閒漁莊,面積1200平方米,投資100餘萬元。2006年接待遊客8000餘人次,人均增收2800元。

生態資源

潛川鎮生態農莊
潛川鎮的自然條件優越,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是改善潛川鎮居民生活、壯大農業經濟的基礎。潛川鎮土地肥沃,是糧食、蠶繭、生豬、鮮筍等農副產品的商品基地,豐富的農業資源為城鎮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潛川鎮兼有農林之利,丘陵起伏,屬典型的山區鄉鎮,平均海拔65米左右。天目溪、昌化溪貫穿潛川鎮,在闊灘境內形成燕尾狀匯合處,屬二級飲用水源。

潛川鎮建成區依山傍水(天目溪),與周邊昌化鎮、於潛鎮、分水鎮、瑤琳鎮等風景旅遊功能城鎮相呼應,具有較好的旅遊優勢:境內有柳溪江、天目秀水度假村、青山殿庫區農家樂,下游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屬浙西黃金旅遊帶腹地。

潛川鎮大力建設生態農莊,積極實施農業生態循環生產,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在生產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同時,治理了畜禽養殖污染。該農莊在潛川竺村山灣建蛋雞場,山地栽種果林、雷竹,山塘放養魚苗。年存欄蛋雞10000多羽,放養各類魚苗10000多尾,開發果林經濟林60畝,並以養雞為龍頭,進行林、果、魚立體型農業開發,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良性農業生態鏈,達到生態種養、林興畜旺的目的。

該生態農莊實施了“肉豬→豬糞→蚯蚓→蛋雞、肉雞→雞糞→沼氣→沼液→淡水魚→果竹菜、牧草→雞、豬”以及“肉豬→豬尿→浮萍等水生飼草→淡水魚→淤泥→果竹菜、牧草→雞、豬”生態循環模式,科學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潛川生態農莊還實地套用了農村沼氣科技,產生二次能源,供農莊苗雞取暖、照明、炊事等,增加了循環鏈,節約了電資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綜合效益,有效防止了農村農業面源污染,為更多種養戶起了示範作用。

社會事業

潛川鎮潛川鎮
潛川鎮投資655.6萬元完成全鎮29處水利工程。投資300餘萬元改建麻中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原竺村、麻黃、馬山三村的新農村村莊整治工作。認真做好愛國衛生和農村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投資400萬元的中心衛生院已開工建設;日處理1000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在緊張施工之中。全鎮2007年新增便利店2家。改造困難民眾住房7戶。順利完成村規模調整,行政村總數從23個調整到10個,調整率為56.5%。

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9448元,遞增12.1%。農村民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各類鎮村文化活動達到60多場次。創建了原麻黃,城後2個文化示範村,建立了3個村級圖書室。積極爭取多方力量,解決了青山殿庫區水面垃圾問題。潛川生態農莊得到進一步示範推廣。重視科技進步和人才工作,完成第二期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紮實推進學校危房的改造,深化素質教育。潛川鎮積極推進農民健康體檢,60歲以上老年人和困難民眾體檢率達90.5%。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率達95%。新增就業崗位110個。新增社會保險費“五費合征”440人,工傷保險723人。森林防火工作獲市先進單位。第三產業就業2999人,占實有勞動力33%。新增連鎖超市2家。“農家樂”經營戶25戶,接待遊客1.5萬人次。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693萬元,增長7%;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302萬元,增長6%;新增第三產業投入401萬元。計畫生育率97.2%。

發展規劃

潛川鎮青山殿水庫
潛川鎮按照市委“融入大都市,創新大發展,創建杭州西郊現代化生態市”的總體部署,以“經濟重鎮、生態美鎮、和諧新鎮”為總體目標,充分發揮潛川在區位、生態、人文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全面實施“54321”戰略,以浙江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綱要為中心,積極實施全鎮商住旅遊工業帶動、科教興鎮和城鄉融合發展三大發展戰略,加快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和市場經濟新體制,加快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努力增強第二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環境保護和城鎮景觀規劃建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把潛川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合理、適宜生活創業的具有山水風光的生態、休閒、商貿型集鎮。

根據潛川未來發展特點,未來潛川城鎮總體功能結構為:一個鎮級主中心(牧亭),一個鎮級副中心(青山殿), 一個工業集聚點和若干片住宅區。近期依託現狀地塊內的舊城區和生產建築用地,依靠16省道過境公路等級的提升,在天目溪東岸建設行政商務中心和生產生活服務中心。遠期依託近期行政商務中心建設,重點向天目溪西岸發展,形成西岸潛川鎮片區社區商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