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明

潘德明

潘德明,又名文希,祖籍上海南匯沈莊陳家宅,1908年出生在離上海不遠的浙江湖州城內,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以徒步和騎腳踏車形式完成環遊世界的旅行家。

基本信息

簡介

潘德明潘德明

潘德明(1908~1976)又名文希,上海南匯人,生於浙江湖州,腳踏車環球旅行家,從小酷愛體育運動,曾就讀於上海南洋高級商校,後在南京開西餐館。1930年夏,隨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從上海出發,去國外旅遊。步行團一行8人,經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出國境到安南(今越南)。從海陽、河內南下,到達清化時,只剩潘德明一人,決定隻身進行環遊世界旅行,於1937年7月返回上海。在週遊世界中,積累了許多珍貴紀念資料,其中有所到之處加蓋的郵戳,中外近1200多個團體和個人用世界幾十種文字書寫的簽名和題詞,以及有20多個國家元首手跡的《名人留墨集》,與泰戈爾的合影。還試圖勘探青藏高原,因抗日戰爭爆發而未實現。後定居上海。

生平

從小愛體育活動,七八歲開始,常環湖州城長跑,爬山登高,並閱讀有關世界地理和各種有關旅行的書籍。

1930年春,他從報上獲悉8名青年組織“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乃徵得父母同意,關掉餐館,6月赴杭州趕上步行團。經杭州、廣州、由海口,不到半年進入越南的海防市,同行者或因難耐其苦,或因患病,相繼打道回府。行到清化,僅剩他一人,潘德明決定獨自走下去,而且索性走出亞洲。次年元旦他重上征程,把徒步改為騎腳踏車,進行環球旅行。

1931年4月由東南亞抵南亞次大陸;經中東進入非洲的埃及,北渡地中海到達巴爾幹半島,從義大利經中歐,然後越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去英國。經英國橫渡大西洋。

1934年1月抵美國,再經拉丁美洲,由巴拿馬乘船,橫渡太平洋,到大洋洲的紐西蘭、澳大利亞,再抵達亞洲的印度尼西亞、泰國。

1937年6月從緬甸回到祖國的雲南。潘德明持“雪東亞病夫恥”、“以謀世界上之容光”的信念,歷時七年,行程數萬公里,途經亞、非、歐、美、澳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都有考察記錄,蒐集資料,徵得近1200個團體和個人用十幾種文字的簽字和題詞,受到29國元首、政府首腦、部長和著名人士接見,曾拜會了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聖雄甘地及後來的總理尼赫魯,波斯帝國最高統治者禮薩汗,“土耳其之父”凱末爾將軍,保加利亞國王,法國總統、總理,英國首相麥克唐納,澳大利亞聯邦總理。期間,為了將來考察及編輯青藏高原的地理狀況,在美國考察了2個月,在美國二次受到羅斯福總統(當時兼任世界探險家協會主席)的接見和獎勵。

就在他回到南京次日,“七七事變”爆發。從此,這一壯舉再無人提起。潘德明後來定居上海,曾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作。

1949年後,一直處於失業狀態,靠熨燙衣服和畫宮燈養家餬口。解放後曾在昆明益興汽車材料行工作。

1976年10月18日,他風聞“四人幫”倒台,大喜過望,因多喝了幾杯酒突發心肌梗塞而辭世。

家庭

他有6位子女,多為畫家,大兒子潘薇生現定居大連。二兒子潘荷生。三兒子潘蘅生。四兒子潘芹生。五兒子潘芸生。女兒潘芝,孫子潘曉峰,潘喆,潘博,潘溯,孫女潘申申。曾孫潘建宇。

中國探險家名錄

探險家是為了探測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險或不為人知的地方進行探索的人。探險者通常是來自一個國家或文明最先到達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險家、旅行家或者職業航海家、飛行員等等。探險的目的因人而異,可能包括軍事、商業、學術、旅行、宗教等各種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