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簡稱“MTCSOL”。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課程設定以實際套用為導向,以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需求為目標,圍繞漢語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形成以核心課程為主導、模組拓展為補充、實踐訓練為重點的課程體系。教學實習6學分、學位論文2學分,總學分不低於38學分。

基本信息

相關證書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漢語熱開始席捲全球,出國全職或兼職教漢語薪酬頗高,成為留學、移民、陪讀、旅遊賺取外快的黃金職業。對外漢語大學生上崗就業,國內對外漢語教師職稱評定和職業評估,都需要考取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國家職業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作為唯一合法的國家對外漢語教師職業資格證,

在全國範圍內有效,該證書是對外漢語從業人員就業和升職的重要憑證,也能給增加個人的綜合競爭力。

考試方法

入學考試採用各校自命題筆試、面試的辦法。

設定方案

(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

一、為提高我國漢語國際推廣能力,加快漢語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對外漢語教學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適應漢語國際推廣新形勢需要的國內外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專門人才,決定在我國設定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為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高層次、套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

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化知識、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技能、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招生對象一般為學士學位獲得者。

五、入學考試採用全國統考或聯考、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辦法。

六、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為主,同時注重培養外語能力和文化傳播技能。

七、培養方法採用課堂教學與國內外教學實習相結合的方式。

八、學位論文與漢語國際教育或推廣緊密結合。論文類型可是理論研究、調查分析報告、個案研究、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

九、課程考試與教學實習合格,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十、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由經國家批准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

十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

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1971年8月31日以後出生者),報考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五)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只準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碩士生。

(六)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經2年或2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2011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自考生和網路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參考書

首師大參考書

首師大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考試科目為: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54漢語基礎④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參考書目:

354 漢語基礎:

《現代漢語》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黃伯榮、廖序東

《語言學綱要》 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蜚聲、徐通鏘

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中國文化要略》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程裕幀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劉珣

北外參考書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黃伯榮、廖序東著:《現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4、陳琦、劉儒德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程裕禎著:《中國文化要略》,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

1、《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著)

2、《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著)

3、《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著)

南開大學

漢語基礎

《現代漢語》 黃伯榮、廖序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古代漢語基礎》 施向東、冉啟斌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版)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劉珣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胡文仲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中國文化要略》 程裕禎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培養方案

為做好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規範化和培養質量,特制訂《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供各培養單位在制訂實施細則時參考。

一、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套用型、複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歷)的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採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其中課程學習1年,實習及畢業論文1年)。

四、培養方式

採用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相結合,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相結合, 校內導師指導與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五、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以實際套用為導向,以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需求為目標,圍繞漢語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形成以核心課程為主導、模組拓展為補充、實踐訓練為重點的課程體系。

(一)課程類型與學分分布

1、採用核心課程 、拓展課程、訓練課程三種類型

(1)核心課程(18學分,含學位公共課)

(2)拓展課程(8學分,分模組選修)

(3)訓練課程(4學分)

教學實習6學分、學位論文2學分,總學分不低於38學分。

2、學位預備課程(試行,不設學分)

為彌補應屆本科畢業生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的欠缺,在進入核心課程學習前,試行設定:

(1)綜合基礎課程

(2)課堂教學觀摩與體驗

(二)課程與學分結構

1、核心課程(重在提升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

(1)學位公共課程(6學分)

政治(2學分)

外語(4學分)

(2)學位核心課程(12學分)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4學分)

第二語言習得(2學分)

國外漢語課堂教學案例(2學分)

中華文化與傳播(2學分)

跨文化交際(2學分)

2、拓展課程(8學分,分為三大模組)

(1)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類(4學分)

漢語語言要素教學

偏誤分析

漢外語言對比

課程設計

現代語言教育技術

漢語教材與教學資源

(2)中華文化傳播與跨文化交際類(2學分)

中國思想史

國別與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專題

禮儀與國際關係

(3)教育與教學管理類(2學分)

外語教育心理學

國外中國小教育專題

教學設計與管理

漢語國際推廣專題

3、訓練課程(4學分)

教學調查與分析(1學分)

課堂觀察與實踐(1學分)

教學測試與評估(1學分)

中華文化才藝與展示(1學分)

4、教學實習(6學分)

5、學位論文(2學分)

(三)教學方法

1、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力爭研究生在課程學習期間能接觸到100個以上不同類型的案例,提高教學技能和國外適應能力;

2、50%的核心課程採用外語或雙語教學。

六、專業實踐

為了保證實習實踐效果,各培養單位要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通過多種方式建立一批國內外相對穩定的多種形式的實習實踐基地。研究生要通過實習實踐為學位論文選題和完成創造條件。

(一)教學實踐方式

1、以志願者身份赴海外頂崗實習,在孔子學院、外國中國小等機構從事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工作;

2、在國內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進行教學實習。

(二)教學實踐管理

1、志願者由國家漢辦或培養學校選拔派出;

2、實習期間,培養學校應安排教師進行指導,研究生要提交實習計畫,撰寫實習總結報告;

3、由實習單位出具考評意見,學生提交實習報告。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有套用價值。學位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教學實驗報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學設計等。要吸收國際漢語教學第一線(尤其是中國小)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教師參與論文指導。對學位論文的評閱與審核必須正確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格和標準。

八、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實習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教學實習合格,完成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招生院校

院校名稱 所在省市 院校名稱 所在省市
河北師範大學 河北省石家莊市 蘇州大學 江蘇省
安徽師範大學 安徽省蕪湖市 南京師範大學 江蘇省
北京大學 北京市 江蘇師範大學 江蘇省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 揚州大學 江蘇省
清華大學 北京市 南昌大學 江西省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市 江西師範大學 江西省
首都師範大學 北京市 遼寧大學 遼寧省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市 遼寧師範大學 遼寧省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市 瀋陽師範大學 遼寧省瀋陽市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市 渤海大學 遼寧省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大連外國語大學 遼寧省
廈門大學 福建省 內蒙古師範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省 山東大學 山東省
蘭州大學 甘肅省 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省
西北師範大學 甘肅省 曲阜師範大學 山東省
中山大學 廣東省 魯東大學 山東省
暨南大學 廣東省 青島大學 山東省
華南師範大學 廣東省 山西大學 山西省
廣州大學 廣東省 西北大學 陝西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省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省
廣西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安外國語大學 陝西省
廣西師範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復旦大學 上海市
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
河北大學 河北省保定市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市
安徽大學 安徽省合肥市 上海師範大學 上海市
鄭州大學 河南省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市
河南大學 河南省 上海大學 上海市
安陽師範學院 河南省 四川師範大學 四川省
河南師範大學 河南省 四川大學 四川省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省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市
哈爾濱師範大學 黑龍江省 南開大學 天津市
武漢大學 湖北省 新疆師範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省 新疆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華中師範大學 湖北省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省
湖北大學 湖北省 雲南大學 雲南省
湖南大學 湖南省 雲南師範大學 雲南省
中南大學 湖南省 浙江師範大學 浙江省
湖南師範大學 湖南省 浙江大學 浙江省
吉林大學 吉林省 重慶師範大學 重慶市
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省 重慶大學 重慶市
吉林師範大學 吉林省 西南大學 重慶市
南京大學 江蘇省

院校分數

(2011年)

學校名稱 英語 政治 漢語基礎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總分
北京大學 50 50 90 90 350
北京師範大學 50 50 90 90 325
中國人民大學 50 50 90 90 330
廈門大學 60 60 90 90 360
上海交大 50 50 80 80 310
復旦大學 50 50 90 90 340
中山大學 55 55 90 90 350
四川大學 52 52 78 78 325
湖南大學 45 45 90 90 310
浙江大學 52 52 180 0 300
南開大學 45 50 90 90 320
山東大學 45 45 150 0 310
蘭州大學 45 45 70 70 320
武漢大學 45 45 90 90 300
中南大學 50 50 75 75 330
吉林大學 55 55 90 90 360
南京大學 50 50 90 90 340
華中科技大學 45 45 90 90 310
重慶大學 50 50 80 80 30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