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異姓諸侯王表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是襲取《史記》的《秦楚之際月表》及《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的內容,稍事修改而成。 前部分按月計事,由其按月、分欄、記事內容,可以看出它是參考了《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後部分,略加修改而成,只是突出了漢的地位。 後部分按年記事,自漢元年至文帝後元七年長沙國除為止,續記異姓諸侯王的置廢興亡,這是摘取《史記·諸侯王年表》中所記異姓諸侯王的內容而來。

簡介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漢書異姓諸侯王表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是襲取《史記》的《秦楚之際月表》及《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的內容,稍事修改而成。它以時間為經,以王國為緯,立了漢、楚、衡山……二十欄,分別記述了漢元年一月至文帝後元七年項羽所封十八王和劉邦所封異姓八王的置廢興亡。其中可以漢五年劉邦稱帝為分界線,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按月計事,由其按月、分欄、記事內容,可以看出它是參考了《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後部分,略加修改而成,只是突出了漢的地位。

價值

後部分按年記事,自漢元年至文帝後元七年長沙國除為止,續記異姓諸侯王的置廢興亡,這是摘取《史記·諸侯王年表》中所記異姓諸侯王的內容而來。本篇表序,簡要地說明立表宗旨及本表主要內容,是全篇眼目,但它未對異姓諸侯王興廢原因及歷史作用予以說明,稍欠觀變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