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子

漚子

“漚子”是舊時上層社會中的人使用的一種香蜜,半流質,用冰糖、蜂蜜、粉、油脂、香料合成,主要作用是使皮膚潔白細潤。

出處

來至花廳後廊上,只見那兩個小丫頭一個捧著小沐盆,一個搭著手巾,又拿著漚子壺在那裡久等。………………寶玉洗了手,那小丫頭子拿小壺倒了些漚子在他手內,寶玉漚了。

—— 《紅樓夢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其他相關

過去上層婦女們使用的一種香蜜,半流質,主要由冰糖、蜂蜜、粉、油脂、香料合成,主要作用是使皮膚潔白細潤。所謂“漚子”者,就是“膏”的意思,與今日所謂“檸檬脂”等極為近似。曾見清代北京著名香粉店《桂林軒、香雪堂各色貨物簿》(當時商店自已編的一種商品目錄),中列“金花漚”一品,下有詩一首為說明:

漚號金花第一家,法由內造定無差。

修容細膩顏添潤,搽面溫柔艷更華。

冽口皴皮皆善治,開紋舒縐盡堪夸。

只宜冬令隨時用,夏賣鵝胰分外嘉。

每罐滿錢四百八十。

金花漚 金花漚

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出漚子的效用,從注文里並可知道它的價錢。

至於“壺兒”我們不能以茶壺、酒壺、水壺、噴壺一些壺的概念去想像它,倒可以用三代彝器中的“壺”來作樣兒,如鼻煙壺,它實際是一個小瓶,而漚子的“小壺兒”則是一個似罐的小瓶,甚小,上下筆直如桶形,瓷質,口覆一瓷片為蓋,以紙封之,蓋邊留一小缺口,以備“漚子”流出。

“漚子”一般男子少用,只有一些紈袴子弟、公子哥兒才拿它來“漚”手,為的是正如《桂林軒、香雪堂各色貨物簿》所謂“開紋舒縐”,要使手上皮膚白嫩的原故。所以書中下文說:“寶玉洗了手,那小丫頭子拿小壺兒倒了“漚子”在他手內,寶玉漚了。”正是這個原故。

《魯府禁方》卷四

方名:洗面漚子

組成:茅香、藿香、零陵香、朝腦(以上為細末,小袋盛之),加梨核、紅棗、亨糖量加。

功效:瑩肌潤面。

漚子 漚子

用法用量:洗面。


製備方法:小瓷罐盛,滾黃酒浸之,鏇添鏇用。

金花漚 金花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