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周刊

滬劇周刊民國王十五年(1946)1月1日創刊,劇目介紹、滬壇動態、名伶軟事、新伶推薦。

滬劇期刊。民國王十五年(1946)1月1日創刊,主要編輯有葉峰、王磷書等。其問刊型數度變化,曾出過八開四版、四開四版,並一度以十六開雜誌形式出過第155期和第156期,另標革新第一、二期,該刊在U49年5月上海解放之前,先後設過“風景線”、“滬劇點將台”、“大阿福信箱”、“新戲本事”、“粟大集”、“滬劇圈”、“子弟圈”、“每周小語”、“過眼煙雲”、“老戲故事集錦”、“滬濱奇談”數十個大小欄目,內容側重劇目介紹、滬壇動態、名伶軟事、新伶推薦。其中最有特色的文章有兩類:一類是滬劇名伶為主要撰述人的文章,如解洪元的《洪元漫筆》、王盤聲的《盤聲集》等;另一類是專報導滬劇戲院上演的最新劇目及藝伶藝事,如《新都剪影》、《長樂片片》、《九星風光》。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後,該刊多次革新,除保留一些劇場專欄外,新設立了“每周小言”、“學術”、“報導”、“滬劇園地”、“藝人園地”、“讀者服務”、“每周論壇”、“趣味”等欄目。尤其在1949年7月17日發表了《徹底改造滬劇周刊》一文聲稱:要“使滬劇周刊為新滬劇負擔起具有建設性的推動力量,進一步成為新滬劇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武器。”此後,該報的標題和內容努力反映滬劇藝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深入生活,改造思想,反映火熱斗爭的精神面貌。如連續跟蹤報導了上藝、中藝、文濱、努力、莫華、勤藝七大滬劇團體參加人民電台義務播音;為成立滬劇會籌募基金,名伶聯合義演《白毛女》;成立滬劇界學習委員會;抗美援朝聯合義演等等重大訊息和活動。此外,它還出版過滬劇歷史上首次座談專頁、戲曲界學術委員會討論專頁和華東戲曲改革工作學習會專頁等。1953年5月停刊,歷時八年多,共出版三百多期。此周刊是滬劇刊物中出版時間較長,較有影響的專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