滉柱利弊

滉柱利弊

滉柱利弊是選自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筆記本百科全書式著作,世人稱為“中國科學史上里程碑”。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錢塘江在錢氏時期有石堤,堤外面又植了十多行大木柱,稱之為“滉柱”。在寶元、康定年間,有人獻議取用“滉柱”,可能得到良材數十萬。杭州府大帥認為可以,因而從水中取出這些舊木,都已腐爛不能再用了。而這些大大的木柱一空,石堤被洪濤所衝擊,年年決口。早些人在堤外埋柱,是抵擋洪濤的力量,不使堤壩受到洪水太大的衝擊,所以洪濤不能泛濫引發危害.杜偉長做轉運使時,有人獻議:將堤移到從浙江稅場以東數里的地方,用來避怒水。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滉柱利弊滉柱利弊
錢塘江,錢氏時為①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餘行,謂之“滉柱”。寶元、康定間,人有獻議取滉柱,可得良材數十萬,杭帥以為然②。既而③舊木出水,皆朽敗不可用。而滉柱一空,石堤為洪濤所激,歲歲④摧決。蓋⑤昔人埋柱以折其怒勢,不與水爭力,故江濤不能為患?。杜偉長為⑥轉運使,人有獻說:自⑦浙江稅場以東,移退數里為月堤,以避怒水。眾水工皆以為便,獨一老水工以為不然⑧,密諭其黨曰:“移堤則歲無水患,若曹何所衣食?”眾人樂其利,乃從⑩而和之。偉長不悟其計,費以巨萬,而江堤之害,仍歲⑨有之。近年乃講月堤之利,濤害稍稀。然猶不若滉柱之利,然所費至多,不復?可為。

作品注釋

滉柱滉柱
①為:建造,建築
②以為然:認為是對的
③既而:不久
④歲歲:年年
⑤蓋:原來
⑥杜偉長轉運使:做,當任
⑦自:從
⑧以為不然:不這樣認為
⑨歲:每年
⑩從:跟從
復:又
衣食:吃穿
患:害
黨:同夥

作品翻譯

錢塘江時期,在錢氏時期有石堤,堤外面又植了十多行大木柱,稱之為“滉柱”。在寶元、康定年間,有人獻議取用“滉柱”,可能得到良材數十萬。杭州府大帥認為是對的。不久從水中取出這些舊木,都已腐爛不能再用了。然而這些大大的木柱一被拔光,石堤被洪水波濤所衝擊,年年決口。原來早些人在堤外埋柱,是抵擋洪濤的力量,不使堤壩受到洪水太大的衝擊,所以洪濤不能泛濫引發危害.杜偉長做轉運使時,有人獻議:將堤移到從浙江稅場以東數里的地方,用來避怒水.眾多的防水的工匠都認為可以,唯獨一個老水工不這樣認為,偷偷地告訴其同夥說:”移堤固然每年沒有水患之災,但我們這些人吃什麼穿什麼呢?”大家貪圖它的利益,於是都隨著附和。杜偉長沒有發現他們的計謀,在這箇舊堤上花了很多錢,但江堤的害處每年都有。近些年來才講到月堤的好處,洪澇災害漸漸少了。但仍不如當初滉柱的作用大,所花費的錢財很多,且不能再埋柱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