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補

溫補

治療學術語,系補法之一。用溫性補益藥治療虛寒證的方法。如脾胃虛寒用理中湯;腎氣虛寒用右歸丸等。

基本信息

溫補命門

治療學術語,系補法之一。用溫性補益治療虛寒證方法。即溫補腎陽。用壯陽補火的藥物,恢復腎臟陽氣的方法。命門火不足,常伴有脾陽虛的症狀,症見五更泄瀉、不思飲食、腹痛腸鳴、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

實例

胃虛寒用理中湯;腎氣虛寒用右歸丸等。

溫補脾腎

治療學術語。系一種治療方法,治療脾腎陽虛證。由於脾腎陽氣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響,臨床上脾陽虛可導致腎陽虛,腎陽虛多伴有脾陽虛,如脾腎兩虛,一般宜用本法雙補。《溫病條辨·濕溫》:“老年久痢,脾陽受傷,食滑便溏,腎陽亦衰,雙補湯主之。

溫補方劑

加味溫補通陽方,方出《劉惠民醫案》,名見《千家妙方》卷上。
組成:山藥30g,熟地15g,麻黃4.5g,炮姜9g,鹿角膠(烊化,可用阿膠代)12g,桂枝9g,補骨脂12g,白朮15g(土炒),炒陳曲9g,醋香附12g,當歸12g,熟附子9g,山茱萸12g,木香9g,生黃耆12g,骨碎補12g,雞血藤12g。
主治:脾腎不足,氣血兩虛,風寒內襲,阻閉經絡。
功效:溫腎健脾,補氣養血,溫經通陽。

注意事項

溫補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合理安排性生活次數,避免縱慾過度。
5、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臨床套用

脊髓空洞症高某,女,45歲,1970年5月30日初診,患者於5年前春開始,發現左手感覺減退、麻木,繼則發現左側頭面部、胸背部及上肢不出汗,局部發涼,肢體麻木、感覺異常,逐漸加重,常不自覺被燙傷,左手握力差,不能持物,多年來伴腹瀉,面黃精神不振,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沉細弱,某醫院診為脊髓空洞症。是脾腎不足,氣血兩虛,風寒內襲,經絡阻塞所致。投以加味溫補通陽方,服藥6劑,感覺舒適,食慾較佳,上方加減間斷服藥半年余,病情明顯好轉,左半身麻木逐漸減輕,溫痛覺逐漸恢復,功能漸趨正常,追訪五年,情況良好。

溫補食材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暖身、提升耐寒抗冷、除濕的能力,例如牛羊肉、烏骨雞、鱔魚等溫性肉類,栗子杏仁南瓜糯米燕麥、甘薯等溫性食物;桃子、櫻桃、木瓜、龍眼肉等溫熱性水果;辣椒花椒大蒜韭菜、老等辛辣物,以及咖喱、酒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