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訪友圖軸

溪山訪友圖軸

《溪山訪友圖軸》是清代王翬所作。王翬(1632-1717)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其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作品

鈐印:王翬之印、石穀子、太原。題識:蒼蒼筆力似荊關,白綠圖書老示閒。未許羊曇乞西墅,畫中分與舊溪山。丙辰秋日,仿許道寧。海虞石穀子王翬。鑑藏印: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慶譽審定、山陰陳年、半丁。陳半丁題簽:烏目山人仿許道寧溪山圖絹本。半個翁。鈐印:陳年。

創作背景

王翬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詔繪製《康熙南巡圖》,3年完成,得到皇帝的褒獎,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

畫作賞析

《溪山訪友圖軸》鈐印:王翬之印、石穀子、太原。題識:蒼蒼筆力似荊關,白綠圖書老示閒。未許羊曇乞西墅,畫中分與舊溪山。丙辰秋日,仿許道寧。海虞石穀子王翬。鑑藏印: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慶譽審定、山陰陳年、半丁。陳半丁題簽:烏目山人仿許道寧溪山圖絹本。半個翁。鈐印:陳年。

作者簡介

王翬(1632-1717)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幼承家學,初學畫於張珂,後又得到王鑑、王時敏指點。擅山水,初摹黃公望,後廣泛師法唐宋元明諸家,轉益多師,加以發展變化,形成個人風貌。曾說“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於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