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神廟

源神廟

源神廟,位於介休市洪山鎮洪山村狐歧山麓,源神廟因洪山泉源而建,其廟即建在洪山泉之源頭之上。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傳泉涌時鸑鷟鳴於此。該廟現存建築較為完備,占地711平方米,廟向西而立,各組建築依山勢呈階梯狀,層層升級,步步登高。

基本信息

歷史

源神廟源神廟
該廟始建年代不詳,相傳為唐初尉遲恭在介休任縣令時為紀念大禹治水所建。由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源神廟碑記》至道三年(997)重新建造神堂的記載可知,源神廟宋前即有之,之後元至大二年(1309)新建廟殿三楹,並於明洪武十八年重修。據明萬曆十九年(1591)《新建源神廟碑記》,知縣王一魁於萬曆十六年(1588)曾將源神舊廟東移遷廟於南阜(現廟址),並進行擴建。現存建築規模即保持了此時期風貌。

源神廟因洪山泉源而建,其廟即建在洪山泉之源頭之上。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傳泉涌時鸑鷟鳴於此。《山海經》所記:“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是關於洪山泉最早的歷史記載。洪山泉是晉中最大的地下泉水,歷來為介休的水利命脈所在,她為介休歷代農業、陶瓷業、制香業、水磨等歷史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廟碑中關於宋代瓷窯的記載,更為宋代陶瓷的研究提供了珍貴史料。源神廟歷來為地方政權和民眾管水、用水的中心,源神廟現存之20餘通碑碣,記錄有宋代名相文彥博“始開三河”的功績,又載有明代王一魁知縣治理洪山水利和弊的實跡以及其他名人治水、水利興修、水規、水法、水管、水事糾紛解決、工程布局、節水防污等方面的歷史史實。洪山源神廟以較完善的歷史文化遺存保留了中華民族千餘年來的水利文化發展的軌跡,有其獨特的文物和歷史價值。

被盜
2016年11月12日晚,源神廟“國保”文物琉璃壁心被盜。介休琉璃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被盜的源神廟明代二龍戲珠琉璃壁心繫其上乘之作。

發展

1993年全國第一家水利博物館——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館在洪山源神池創建落成。

主要景觀

二龍戲珠影壁二龍戲珠影壁
該廟現存建築較為完備,占地711平方米,廟向西而立,各組建築依山勢呈階梯狀,層層升級,步步登高。繞過洪山泉源池,蹬上石拱小橋,便是一座彩繪精美的高大牌坊。上面鐫刻著“有本者如是”五個蒼勁有力、揮灑飄逸的鎦金大字,相傳為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所書,源於朱熹註:“溥博周道而廣闊也,淵源靜深而有本也”。背面是王一魁手書的“溥博淵泉”四個大字。過橋拾階而上,迎面是龍虎殿,殿門上高懸“洪山水利博物館”的牌匾,龍虎殿之後,便是山門,門上懸掛著“源神廟”的匾額。登上數十級台階進山門,穿過殿,往上走可進一小院,正東面為源神廟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闌額下雀替鏤雕及殿前的圍欄石刻可謂精雕細刻,賞心悅目。與大殿遙遙相對的是建在五孔窯洞之上的戲台及兩旁的鐘鼓二樓。戲台又名“鳴玉樓”,卷棚頂結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鐘鼓二樓為六角攢尖頂結構,下有窯洞五孔,中間的一孔為通道,左右各二孔窯洞為“雲房”。清乾隆年間介休文化名士宋廷魁,曾在此著書作畫,現存“雲臥”匾額為其真跡。整座戲樓氣魄雄偉,雍榮華貴,富麗堂皇。廟院設計,精巧別致,雕樑畫棟,重檐轉角,處處顯示著古代工匠們傑出的藝術想像和深厚的藝術創造功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