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斌集

湯斌集

湯斌集,作者,(清)湯斌,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於2003年10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名: 湯斌集 清代漢奸湯斌的文集。大學者劉師培稱湯斌“鬻道於虜,炫寵弋榮”、“服官異族,大節已虧”,是“偽道學”,近代革命家鄒容稱其為“馴靜奴隸”。漢學巨擘章炳麟從民族的大視野出發,指出“陸隴其(稼書)、湯斌等隸事兩朝,也為士林所不齒。”章太炎在《諸子略說》中講道:“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稱哉?”湯斌任江寧巡撫時為了故作風雅,前去拜見蘇州名士徐枋,徐枋羞於出見,斷然拒絕。學者李晉華指出湯斌任明史總裁官時抄襲史學家方象瑛所撰的明史稿(李晉華《纂修考》、劉節《中國史學史稿》)。甚至連康熙皇帝也說湯斌“昔江蘇巡撫湯斌,好輯書刊刻,其書朕俱見之,當其任巡撫時,未嘗能行一事”。說他“竟不能踐其書中之言”。(1989年版《辭海·湯斌》)。晚年加禮部尚書銜輔導太子,但輔導太子並不成功,最後連太子的身份也被廢除。
作者:(清)湯斌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0月1日)
精裝:199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定價: 158.00 元
ISBN:9787534815485
條形碼:9787534815485

作者簡介

湯斌,清朝初年的名臣大儒,字孔伯,號荊峴,晚年取號潛庵,河南睢州(今睢縣)人。生於明末天啟七年(1627),22歲鄉試中舉,23歲會試中式,26歲成進士,被授為弘文院庶吉士,28歲授國史院檢討,30歲以現職加一級出任陝西潼關道副使,33歲升任江西嶺北道參政,統轄贛南二府。同年,因父病辭官歸里。照料父親的同時,依然苦讀不輟。40歲時,聽說理學大師孫奇逢在蘇門講學,便賃驢前往受業,學問更臻高深。其間,州官京官兩次薦征,均以母老家貧辭卻。52歲時,因總憲魏象樞、副憲金鉉薦舉,郡縣催迫,勉強駕牛車入都應博學鴻詞試,取為甲等,授為翰林院侍講。又任日講起居官、明史總裁、大清會典副總裁、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康熙二十三年,時年58歲,被特簡為江蘇巡撫。逾年升任為禮部尚書管詹事府事。二十六年調任工部尚書,十月去世,享年61歲。他政績卓異,道德純淨,文章清雅,在哲學、史學、文學等方面都有傑出貢獻。辭世後,康熙在祭文中評價他“操守廉潔,才猷素著,克盡職掌”;雍正褒揚他“服官敬慎”,“清德可風”,“卓然一代完人”。清廷諡號“文正”,並配享孔廟。著名文學家方苞稱頌他為“一代偉人”,說:“國朝語名臣,必首睢州湯公”。

目錄

湯斌集(上冊)
第一編 湯子遺書
卷一 語錄
卷二 奏疏
卷三 序、記
卷四 書
卷五 賦、頌、論、辨、議、擬詔、露布、策、考、啟、引、題跋
卷六 傳、墓誌、墓表、行實、事狀、像贊、祭文
卷七 陝西潼關副憲公移
卷八 江西嶺北參政公移
卷九 蘇松告諭
卷十 詩詞
第二編 湯子遺書續編
卷一 奏疏、序、書、記、志、傳
卷二 表、頌、雜記、詩、詞、四書文、解
湯斌集(下冊)
第三編 明史稿
《明史》凡例議
本紀條例
卷一 太祖本紀一
卷二 太祖本紀二
卷三 太祖本紀三
卷四 太祖本紀四
卷五 歷志一
卷六 歷志二
卷七 歷志三
卷八 后妃傳
卷九 列傳一
卷十 列傳二
卷十一 列傳三
卷十二 列傳四
卷十三 列傳五
卷十四 列傳六
卷十五 列傳七
卷十六 列傳八
卷十七 列傳九
卷十八 列傳十
卷十九 列傳十一
卷二十 列傳十二
第四編 洛學編
凡例
卷之一 前編
卷之二 正編
卷之三 正編
第五編 補遺
第六編 湯斌研究資料

文摘

近代學者皆以近溪為禪。近溪蚤歲②於釋典丹經無不探討,晚年語錄,一本諸《大學》孝弟慈之旨,絕口不及二氏。其孫伯愚嘗私閱《中峰廣錄》,近溪一見輒持去,曰:“汝曹慎勿觀此。”禪宗之說,最令人躲閃,一入其中,如落陷阱。更能轉出頭來復歸聖學者,百無一二。惟究心《大學》孝弟慈之旨足矣!近溪世所號為近禪者,其言如此,則沉溺誠淫者可不知所戒哉!
夜坐,岳生閒問,曰:“先儒有因人泛問,輒日:汝輩是揀心中疑的問,是揀難的問?蓋非誠心切問,先儒常不輕答。”
一曰舉必有事焉,勿忘,勿助長,以告日:“助長非必著力緊促,只容些小私意便是。”
先儒嘗有言:頓悟之非,不知悟未有不頓者。但必學問真,積力久,方有一旦豁然大悟處,是頓因於漸也。古人由悟而悔,由悔而悟,真實用功,一日憬然醒悟,渾身汗下,透出本來面目。從前誤亦有益,若不痛不癢,剽竊聖賢言語糟粕,縱步趨無失,究竟成一鄉原,到對天質人處,心中多少愧怍?
時有以助長為患者,曰:心體原是天機,動靜內外,無不周流。但時時體認天理,不令昏散,亦不可躁迫,須知必有事焉。工夫原極精密,勿助長,非放鬆之謂也。稍松放便忘,非必有事矣!總之,一涉有意,便是私心。
人不患思慮不寧,只患心體未透。
學者最怕是以實未瞭然之心含糊歸依,以實未湊泊之身將就冒認③。
小人只是不認得“獨”字。
問:“事親從兄,有許多儀節,亦不可不知?”日:“如何可不知!但所謂儀節,如問安、視膳、昏定、晨省,此念從何而起?侍父母而問安、視膳、昏定、晨省,有時離父母則儀節於何處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