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公園

湘山公園

湘山公園位於炎陵縣城西郊。公園內兩河匯合,三面環水,動植物資源豐富,500年和300年以上的古樹有20多株,國家級保護動植物也有多種,公園內山體一脈相連,古木參天,有建於宋代的湘山寺和湘山寶塔,有新建的珍稀植物園,休閒娛樂中心,是一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森林公園。特色:湘山公園是接龍橋戰鬥舊址,進園避暑、遊樂、健身,如入仙境遊玩線路:湘山門樓,知青閣、五子廟、名人園、游泳池、遊樂園、鐵索橋。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湘山公園湘山公園
湘山公園位於炎陵縣城西郊,總面積1.13萬畝,其中國有林面積1.07萬畝,水面積0.06萬畝。公園三面環水,峰巒疊嶂,有“一峰兀立,二水夾流”之美稱。自北宋以來,就是人們觀光旅遊的勝地。1997年升為省級森林公園。

山上的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3.5%,景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眾多,名勝古蹟有建於北宋初年的湘山寶塔、建於明萬曆45年的湘山古寺和省級保護文物革命烈士紀念碑。

主要景點

紅軍橋

湘山公園湘山公園
橫跨洣水上游碧江河上,為紀念1928年毛澤東指揮的接龍橋戰鬥,在當年鐵索橋的位置重新修建的。紅軍橋全長112米,經跨120米,橋寬2.12米。整座橋由木質底板、鋼索和鋼索圍桿構成。走過這座橋,會使人們感到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激發起對革命前輩的無比懷念。

世紀碑

位於湘山公園南端第二峰頂立有一座世紀紀念碑,碑高3.2米,炎陵青大理石碑身,正面朝東,刻有“世紀碑”三字,碑內有炎陵縣誌、炎陵地圖以及具有炎陵特色的土特產、工藝品等信物13種。世紀碑是世紀承啟碑,也是20世紀和21世紀交替的歷史見證物。

古塔

湘山古塔始建於宋代,初名“永懷塔”。古塔系樓閣式空心磚體,六角,七級,鐵葫蘆頂,連基座到塔頂,共九層,高約13米,入口門楣上鐫刻“湘山寶塔”四字,左右兩側鑲嵌對聯:“月攜塔影天河去,我載琴聲鹿原來”。塔身中空,登上塔頂可俯瞰炎陵山城全貌。塔外部逐級鑲有“八仙過海”等浮雕,清代工部主事尹榮福到此遊覽,留下了“殘霞飛殿角,落日掛林端。塔影連天碧,山光入水寒”的詩句。1984年10月,湘山古塔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子廟

湘山公園湘山公園
五子廟是為紀念“炎陵五子”建造的,炎陵民間流傳著“炎陵出五子”的故事。五子即神農天子、鍾馗才子、孟姜女子、鐵頭太子、羅浮孝子。五子廟是1995年根據五子的傳說形象而設計的仿古建築,單層,裡面擺放著分別代表智慧、勇敢、剛正、忠孝、善良的聖人或奇人的塑像。廟頂青磚紅瓦,雕樑畫棟,與周圍古木相得益彰,一種古樸神秘的懷古氛圍,前來燒香拜佛的香客不斷,初一、十五猶為更盛。

名人園

名人園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炎陵縣開展革命鬥爭,以及在革命鬥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和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炎陵籍人士而建。名人碑廊上記載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在炎陵指揮革命鬥爭的情況,毛澤東在炎陵革命活動的路線示意圖,在炎陵戰鬥過的中國工農紅軍部隊及其指揮員的名錄,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炎陵大事記,在井岡山革命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名錄以及抗日陣亡將士名錄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烈士名錄。在名人園,最引人注目的園中塑造的名人塑像,他們是我黨早期活動家何孟雄繆伯英廖綱紹,我軍高級將領廖光張經武,知名人士何炳麟郭春濤

知青閣

湘山公園湘山公園
知青閣是為紀念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7000多名知識青年在炎陵上山下鄉時為炎陵建設事業作出積極貢獻而建。為六角三層仿古樓閣,高19.6米,挺拔俊秀,閣門上懸掛著醴陵知青盧力先生捐贈並親筆題寫的“知青閣”匾額和“有緣此山曾添綠,留意斯水再湧泉”楹聯。閣內一、二層樓四壁雕刻1963年至1978年在炎陵縣上山下鄉的7000多名知青的名單,三樓掛有知青們當年的生活、勞動、學習照片,真實地反映了當年知青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情景。知青閣樓台聳翠,飛閣翔丹,倚雙江,並碑塔,瞰炎城,置身其中,瀏覽四景,有一種“動觀流水靜觀山,爽借清風明借月”的感覺。

紅軍戰鬥遺址

1928年4月,毛澤東同志為接應朱德部隊向井岡山轉移,在炎陵縣城西門部署和指揮了接龍橋戰鬥。名人園中東北側的一隅保留了當年戰鬥遺蹟,上面陳列著鐵炮、松樹炮等,都是當時擊潰尾追朱德部隊的湘敵和攸茶反動民團使用的武器,現在均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近年來炎陵縣加快建設步伐,將湘山規劃為古塔景園、烈士陵景園、碧江度假景園、植物標本景園、水上娛樂景園等五大景園和觀光瀏覽區、綜合開發區、生態調節區等三大功能區,先後修築了10華里的遊覽公路,建成了湘山門樓,知青閣、五子廟、名人園、游泳池、遊樂園、鐵索橋等景點,恢復了接龍橋戰鬥舊址,進園避暑、遊樂、健身,如入仙境。登高遠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詩文

湘山 牛良佐(元代)
當年誰辨媧皇手,培樓千山出此峰。
山鬼效奇開佛觀,野僧尋隱得靈蹤。
雲寒上界低行雁,歲久何人見老龍。
舊習漸消清夢靜,夜深虛壑一聲鍾。
詠湘山寺 劉 瓚(明代)
選勝寧辭跋涉艱,南遊吳楚到名山。
危樓勢聳重霄麗,密樹濃陰六月寒。
衲子談經頑石動,騷人潑墨浪花翻。
何時車蓋重過此,笑解腰間玉帶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