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

南縣一中位於縣城東郊的洗馬池畔,占地139畝,建築面積近四萬平方米。創建於1938年,前身為“湖南私立湖西臨時中學”,是南、華、沅、安四縣最早創辦的中學。是湘北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後相繼更名為“南縣縣立初級中學”、“南縣初級中學”、“南縣中學”,1958年定名為”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沿用至今。1980年,南縣一中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省屬重點中學,1995年經省教委評審後授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成為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

洞庭湖西,沱水河畔,坐落著一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三湘名校: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南縣一中發軔於1938年創建的“湖南私立湖西臨時中學”。1958年,學校定名為“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沿用至今。1980年,南縣一中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省屬重點中學,1995年經省教委評審後授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成為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一、區位及概貌

南縣一中位於縣城東郊的洗馬池畔,占地139畝,建築面積近四萬平方米。校內綠樹掩映,鳥語嚶嚶,有亭台樓閣,有小橋流水,環境可謂幽雅,布局堪稱精妙。南縣一中創建於1938年,前身為“湖南私立湖西臨時中學”,是南、華、沅、安四縣最早創辦的中學。是湘北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後相繼更名為“南縣縣立初級中學”、“南縣初級中學”、“南縣中學”,1958年定名為”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沿用至今。1980年,南縣一中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省屬重點中學,1995年經省教委評審後授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成為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二、教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現有教職工256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56人,中級教師104人。近十年來,學校先後有10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各學科均有德才兼備的骨幹教師和跨世紀的中青年教師把關。是湖南省省屬重點中學。

基礎設施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體育館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配備有水電設施、體育設施、環保設施和綠化設施。

教學設施

九十年代以來,學校硬體建設快速發展,教學設施逐漸完備,已達到省先進水平。五棟設計新穎的教學法大樓彼此呼應,美觀大方,可同時開54個教學班。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的科學館在綠草叢中拔地而起,館內各類實驗室應有盡有。造型典雅的正才圖書館與科學館毗鄰相望,館內藏書7萬餘冊,館名由原湖南省委書記王茂林親筆題寫。氣勢恢宏的藝體樓,設備齊全,功能室完備。學校開通了校園網、電腦程控系統。現代化辦公設備一應俱全。“三機一幕”走進了教室,科學館內設有演播室、控播室、衛星接收系統、電視傳播系統、閉路電視網路系統,裝備了全省一流的教學多媒體,建立了電視雙控教學系統。實驗室、電腦室、語音室設備齊全,裝備先進。

生活設施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學生公寓

師生生活條件好。有教工住宿樓5棟,住房條件達現代化水平。學生公寓2棟,環抱在綠樹之中,輕風徐來,清香撲鼻沁人心脾。新建膳食大樓外觀雄偉,投資近160萬元,全部實現現代化管理,達省一流水平。

三、辦學特色

學校本著“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宗旨,加強學校特色管理。

奧賽成績

學科奧賽成績顯著,並加大了奧賽培訓的力度,一批批學科尖子脫穎而出。近十年來,學校有200多名學生獲市以上學科奧賽競賽獎。

1995年高中數學奧賽,學校獲省團體二等獎。

科技創新

學校科技創新工作一直聞名全省,青少年科技創造發明成果連續三屆獲得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金牌獎,同時有53件作品獲獎,其中國家級8件,省級16件,有5件獲得國家專利。

體育成績

學校體育工作成績十分突出近二十年來,曾先後21次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群體活動先進集體”。體育學生有5人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152人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421人達到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有近200人被高等體院錄取,學生代表隊參加各級各類運動會,獲得國家級金牌14枚,銀牌70枚,銅牌51枚。

美育工作

學校美育工作異軍突起,走在全省前列。學校審美化的校園和各學科滲透美育的理念受到美育研究協會高度讚賞,在2001年4月召開的湖南省美育研討會上得到15位專家的一致肯定。

德育改革

學校德育整體改革卓有成效。

1997年被中央教科所評為“九·五”重點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室研究的優秀單位;1998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研究重點學校”。此外,學校工會、共青團、後勤等部門工作多次被為先進單位。

自身特色

學校理科學、規範,形成了自身特色。同時有一支得力的班主任隊伍,管理嚴謹,班風好,學風濃;而且學校實行全天候、全方位四級跟蹤管理,校園潔淨、寧靜、井然有序,良好的校風,一直受到社會好評,是有志青年學生學習、生活的理想場所。同時學校教育注重“面向一切學生”“面向學生的一切”,開設了選修課、活動課,做到人盡其才,學有特長。

四、新的起點和發展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新的南縣一中

2004年,南縣縣委、縣政府正確決策,決定南縣一中實施異地擴建,全力打造一艘現代化教育航母。現在的南縣一中轄新老兩個校區,占地600餘畝,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教師近600人,其中在職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90人,中級教師164人;教學班級126個,在籍學生7000餘人。

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校園鳥瞰

2005年下學期位於南縣南洲鎮興盛西路新校區投入使用,學校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優雅的校園環境,一流的教學設備,為南縣一中的奮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

南縣一中秉持“改革、實驗、示範、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方向,以“敦品、礪學、強身、尚美”為校訓,在堅持德育為首,深化課程改革,規範辦學行為,凸顯人文關懷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學校作為國家教育部“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研究”先進單位,構建了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為主體的德育框架。注重以人為本,加強教學管理,強化了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學校作為“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實驗校,注重對教師成長的關懷,“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為教師搭建成長平台。南縣一中作為“全國傳統體育項目學校”、“湖南省培養優秀的運動員後備人才重點學校”、“湖南省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為高校、社會培養一大批體育骨幹和等級運動員。學校注重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保先”教育活動,號召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學校黨委2006年7月被評為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受到湖南省委表彰。

五、光輝業績

培育的人才

七十年來,南縣一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先後開辦了近600個教學班,培養了近40000名畢業生,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建設者。濟濟人才燦若星辰,遍布五湖四海。

湖南師大藝術系主任,知名美術家聶南溪是學校50屆的畢業生。從美國學成歸國,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博士是南縣一中64屆畢業生。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所長劉伯操。《中國青年》雜誌總編輯、北大經濟學博士彭波,是南縣一中73屆畢業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最年青的博士生導師吳子牛,是一中81屆畢業生。清華北大科大復旦等幾所全國名牌高校的教師隊伍中,都有南縣一中畢業生的身影。在部、省級領導幹部隊伍中,也有不少一中的畢業生。《求是》雜誌副總編王茂華、湖南省委副書記吳向東分別是61屆和62屆畢業生。現職的益陽市市長蔡力峰、市委副書記伍建國和副書記魏遐林都是一中的畢業生。近十年來,為高校輸送了1800名合格的人才。年年有考入清華、北大、科大等名牌在學的學生,1996年有5名學生被清華、北大、科大錄取。

2000年,有320人被高校錄取,即1997年從國中錄取的正取生99%考入大學,收費生有50%錄入大學。

成果與獎勵

1990年以來一中獲得的部分省級以上榮譽:

省綠化委員會授予南縣一中綠化工作先進單位

國家教委、體委授予南縣一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證書

廣州軍區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省教委授予南縣一中湖南省培養優秀體育運動後備從才重點學校

國家教委、中國科協授予一中全國農村中國小課外科技小星火計畫流動先進集體

省綠化委授予南縣一中省園林式單位匾及證書

國家體委授予一中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中央教科所授予一中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系統實驗研究》優秀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