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南縣方谷學校

湖南省南縣方谷學校

湖南省南縣方谷學校坐落在距南縣8公里之遙的麻河口鄉。東連南縣城關,南接洞庭名港茅草街,西依澧水,北通湖北,是近年來雄起在湘北地區的一所名校。 學校轄三部(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一園(幼稚園)一場(農場),於1996年10月在原南縣三中、麻河口鄉中學、麻河口鄉中心完孝麻河口中心幼稚園基礎上經台北名望黃少谷先生及公子黃任中先生投近2000萬巨資建制而成。學校恭錄黃少谷先生之“谷”暨伉儷侯淑方女士之“方”二字而名。

基本信息

辦學風格

南縣麻河口方谷學校是根據捐資助學人黃任中先生的意願,於1996年10月經益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合併原南縣三中、麻河口鄉初級中學、中心國小和中心幼稚園組建而成的。三年來,學校根據本身公辦民助的性質,吸收傳統辦學精華,借鑑外地先進經驗,集眾家之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風格,正朝著重點中學“高質量、有特色”的目標邁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實驗性”和“示範性”的作用。

辦學格局

方谷學校把原南縣三中、麻河口鄉初級中學、中心國小和中心幼稚園合併後,形成了具有“三部一園”格局的新型一攬子學校。目前,學校“三部一園”共有61個教學班,其中幼稚園3個班,112名幼兒;國小部17個班,學生922名;國中部24個班,學生1275名;高中部17個班,學生866名。總計全校學生3175名。

學校現有教師249人,其中幼師3人,國小教師57人,國中教師93人,高中教師75人,學校行管和後勤服務人員21人。在中國小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48人,專科學歷的109人,中師學歷的58人。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64%、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88%。教師中擁有高級職稱的9人,中級職稱的134人。

學校性質

方谷學校與一般普通學校不同之處,是帶有公辦民助性質。學校“公辦”,是說所有權屬國家,教師工資由國家全額撥發。“民助”是指台胞黃任中先生秉承其先翁黃少谷先生、先母侯叔方女士“捐資興學、澤及桑梓”的遺願,於1993年至今,先後四次捐資2400多萬元人民幣修葺、擴建校舍,增添設備。學校名稱由黃任中先生父母大名中各一字組成,寓意深刻,且含有紀念意義。目前,校園內除原有大小7棟房屋外,其餘均為黃任中先生捐資新建。

黃任中先生不僅投資為學校新建了校舍,增添了教學設備和解決了教師住房,而且還捐資興建了日產300噸的自來水廠和日產10噸的純淨水廠,並堅持每年提供6萬元人民幣作為純淨水廠的維護費用,長期免費為師生供應純淨水。同時從1999年6月1日開始,每年提供60多萬元專項資金作為師生的營養餐費,並擬定連續供應10年。現在,全校每箇中小學生和幼兒每天課間都可免費吃到1元錢左右的水果、牛奶、副食品之類的營養品;每個老師每個月也可享受30元營養費。為了扶助那些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方谷學子完成學業,黃任中先生還專門設立了“方谷基金會南縣獎助學金會”,每學期計畫發放獎助學金5萬元,三年來累計發放了30多萬元。高中部發放面為20%,扶助對象多則上千元,少的也有300元。方谷基金會每年對考上重點大學的方谷學子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個別已入重點大學而家境特別困難的方谷學子也繼續給予扶助。此外,每年還為學校提供10多萬人民幣,用來聘請海內外中國小名教師來方谷任教。

為了讓方谷學校長遠發展有充足的財源,黃任中先生特意捐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方谷大橋和方谷水廠,並將大橋和水廠竣工投產後的回收資金70%注入方谷基金會。為了促進海峽兩岸學生交流,由黃任中先生牽線,該校已與美國長島佑心學校結成姊妹校。此後,該校每年可選送40名左右師生去佑心學校進行夏令營活動,其活動費用全部由黃任中先生提供。

黃任中先生助學,主要是注入資金用於學校校舍建設和設備添置。至於學校的師資配置、教師工資、招生計畫、行政和業務管理等均屬縣教育局直管。為了提高學校地位,縣政府96年下文明確規定學校為正科級單位。因此,方谷學校是一所新型的縣屬公辦民助性質的學校。

管理體制

學校自96年下學期建制以來,堅持“學校巨觀調控,分部相對獨立,上下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具體運作上實行線塊結合,線上抓重點,塊上抓全面;線上工作實行主任負責制,塊上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辦學經費在劃清總部和分部責任的基礎上各自獨立核算,總部負責全校基本建設、發放教師工資、落實離退休教職工待遇等;分部負責所屬教職工福利待遇、校舍小型維修、教育教學運作資金等。總部建立四本帳,各部實行報帳制度。各部在教育教學、人員管理、財務開支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權。學校在基本建設、發展規劃、人員流動、幹部任免、教職工工資、全局性活動等方面擁有決策權。學校成立了中共方谷學校總支委員會,選舉了7名總支委員,各分管一線;學校行政有一名校長,3名副校長各管一部。下屬機構有辦公室、人事部、教學部、保全部、後勤部以及工會、團隊組織等。各種檔案資料和人事工作由學校統一管理。各部設定了教育教學管理機構,建立了相應的黨、政、工團組織。

辦學條件

方谷學校目前占地面積282.8畝,其中校園面積160畝,農場面積122.8畝。現建有各類用房35棟,總建築面積為36066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3棟(教學樓8棟,科技樓2棟,辦公樓2棟,體育館1棟),學生生活用房5棟,教師生活用房10棟(共有154套房,面積最小的60平方米,最大的127平方米)。學校黨、政、工、團、婦辦事機構以及各個教研組,均有高標準辦公用房和比較完善的辦公設備。

全校共裝備了高、國中理、化、生和國小自然實驗室11個,儀器室6個,還建起了擁有56座的語言室2個,51台電腦的計算機房2個,多媒休中心電教室1個;錄音機、幻燈機、投影儀已進入每個教室。現代化打字、速英複印等辦公設備一應俱全。學校有圖書室3個,總藏書量近6萬冊;有閱覽室3個,每個閱覽室可同時容納160餘人閱覽書報。有250米環形6跑道的田徑聲3個,高標準的少年足球場1個,百米風雨棚1個,水泥籃、排球場各4個。目前正在修建師生休閒屋,內有桌球桌、桌球室、羽毛球館和棋奕室、健身房等。還建有可容納1200人同時就餐的食堂1棟,日產300噸的自來水廠和日產10噸的純淨水廠各一個。全校固定資產總計價值2328.8萬人民幣。總之,學校辦學條件日臻完善,正朝著裝備現代化的目標邁進。

校園文化

學校自創建之日起,就刻意營造園林式環境,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首先是校園“三部”獨立,“三區”分開。學校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和幼稚園各自單獨成院,分界處架設高2米的鐵柵欄隔開,形成封閉式管理系統。其次是搞好綠化、美化、香化。學校主道、支道兩旁均值以常青樹和綠籬;隙地空坪,栽種地毯草裝飾。全校擁有大小花園十人,林蔭道18條,綠化覆蓋面達30%以上。再次是修建亭台水落石出榭,噴泉假山,融德育資源、休閒基地和學習場所於一休。如“捐資紀念碑”端莊肅默,令參觀者佇立沉思,受到教育;“淑方亭”波光瀲艷,既是休閒勝地,又能使人緬懷捐資助學者的高尚情懷;“假山池沼”景區之內,可用功讀書,也可怡情養性,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另外,學校辦起了廣播站,一日三頓“精神餐”,即“時事早餐”、“文娛午餐”、“文化晚餐”。還定期出班刊、報刊、報紙一天一換,評比一周一次。校園文化格調高雅,情趣別致,使用權學生裝於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教育質量

我們學校創辦歷史雖說不長,但繼承原有傳統,努力開拓未來,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具體表現是:

①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學校近三年湧現了大批盛市、縣、校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合格率達98%,錯罪率等於0。很多學生積極要求入團、入黨,主動要求參加業餘團校和業餘黨校學習,近三年來發展了4名學生黨員。初高中畢業會考和中考、高考成績逐年上升。今年國中畢業生畢業率達91%,居全縣先進先列;高中畢業生高考上線比去年增加42人,名列全縣普高前茅。學生近視率不斷下降,體質不斷增強,體育成績合格率和達標率均保持在90%以上。

②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

。一大批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學科競賽尖子越來越多。在今年全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運動會上,該校首次參加就獲得團體總分第31名(全省有66個單位參賽),有8名學生獲獎。在縣、市文藝調演中,該校參賽節目有1個獲獎。今年高考,該校有5名音體美特長生被錄取,其中2人進入了名牌大學。

③畢業生進入高校和步入社會後受到普遍歡迎

。根據近幾屆畢業生的信息反饋,該校初高中畢業生不管是升入高校還是直接步入社會,都反映文化知識面比較寬,心理素質比較好,組織能力和適應能力比較強。如升入大學的97屆畢業生姚苛考入長沙交通學院後,當選為學校的學生會副主席。97年畢業後回鄉務農的麻河口鄉西口村卞為同學今年選進了村委會,正帶領全村村民脫貧致富,獲得了縣、鄉的表揚。

學校建築

教學樓7棟、實驗樓2棟、科技樓2棟、圖書樓1棟、體育館1棟、辦公樓1棟、學生住宿樓3棟、教工住宿樓7棟,建築宏偉。教學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擁有圖書24萬冊,實驗儀器150萬元,體育設施200萬元。後勤服務設備也十分優良,有規模較大的食堂、發電廠、自來水廠、純淨水廠。學習環境也優雅,教室內窗明几淨,花園8處、遊樂廳1處、10萬元的噴泉建築一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