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Hubei Normal University)位於湖北省黃石市,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為重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綜合性重點師範類本科院校,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為“湖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湖北省2011計畫)首批入選和牽頭高校。 湖北師範大學的前身為華中師範學院黃石分院,創建於1973年4月;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更名為黃石師範學院;1985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學校改名為湖北師範學院;200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3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湖北師範學院更名為湖北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占地面積2002畝,校舍總面積60餘萬平方米;設有20個教學院,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開辦66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有教職工15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062人,教授156人,副教授35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73年4月,華中師範學院(現華中師範大學)黃石分院成立。

華中師範學院黃石分院 華中師範學院黃石分院

1977年,學校開辦本科教育,並獲得恢復高考後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黃石師範學院,成為省屬獨立建制的本科師範院校。

1985年2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學校改名為湖北師範學院。

2002年,學校接受並通過全國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0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3年12月,學校成立獨立學院——湖北師範學院文理學院。

2004年6月,黃石青山湖公園整體劃歸湖北師範學院。

2009年,在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學校申請擬更名為“湖北師範大學”。

2012年,學校“稀有金屬化學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立項建設,標誌著學校成為“湖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湖北省2011計畫)首批入選和牽頭高校。

2015年9月,國家教育部將湖北師範學院申請擬更名為“湖北師範大學”事項列入專家考察高校名單進行公示。

2016年3月,國家教育部正式發函批准同意湖北師範學院更名為湖北師範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設有經濟與管理學院、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育信息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0個二級學院,開辦66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

專業設定
院系本科專科
湖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務管理
經濟統計學
湖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法學行政管理、市場行銷
行政管理
湖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
學前教育
國小教育
套用心理學
特殊教育
湖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與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
信息工程
數字媒體技術
湖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
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
漢語國際教育
湖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英語教育
日語
法語
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
社會工作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湖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統計學會計學
套用統計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
湖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物理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湖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
套用化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湖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地理科學——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環境工程
湖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食品科學與工程
湖北師範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技術
自動化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工業設計
湖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
通信工程
物聯網工程
湖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學——
舞蹈學
舞蹈表演
播音與主持藝術
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美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參考來源: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939人,教授128人,副教授29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42人,碩士學位的510人。教師中有“楚天學者”“彩虹學者”“磁湖學者”等特聘教授47人,湖北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6人,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11人;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7人,省跨世紀學術骨幹8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2人,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5人。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黃瑞雲、蔡伯銘、陳伯山、夏宗經、馮廣藝、徐侃、汪自雲、李宏、劉堂昆、黎千駒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馮廣藝、石麟、李宏、黃燕霞、李社教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馮廣藝、李宏、陳伯山、劉堂昆、汪自雲、黃燕霞、陳春生、李必文、金傳明、胡艷軍、吳一微

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馮廣藝、陳伯山、石麟、張開炎、劉堂昆、李宏、汪自雲

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韓德艷、畢道村、劉堂昆、呂鑒泉、李必文、汪敦佳、潘繼承、段曹林、金傳明、聶亞珍、胡艷軍

省級教學團隊:物理學教學團隊、化學專業教學團隊、數學與套用數學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2005-2014年,學校共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9項。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生物科學

省級品牌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學、教育技術學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不全):通信工程(物聯網方向)、套用化學(石化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工業)、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產業)、信息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套用化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生物科學、通信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生物學綜合實驗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無機化學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食品工程與人類健康、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範例述評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名稱 級別 批准時間
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 2009年1月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 2006年9月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 2007年12月
教育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 2008年12月
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 2008年12月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 2010年6月
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省級 2011年3月
化學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 2013年11月
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2015年12月
參考來源:
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批准年份 等級
生物學綜合實驗潘繼承2010國家級
電磁學 劉堂昆 2003 省級
機率論 徐侃 2004
現代漢語 段曹林 2005
中國古代文學 景遐東 2006
分析化學 張海麗 2007
無機化學 余新武 2007
電子線路 程永山 2008
常微分方程 李必文 2009
政治經濟學 李福安 2009
英語教學論 盛紅梅 2009
生物學綜合實驗 潘繼承 2010
普通動物學 侯建軍 2011
食品工程與人類健康 王友如 2013
參考來源:
2005-2014年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序號 成果名稱 獲獎 名稱 獲獎 等級 成果負責人 批准時間
1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彰顯漢語語言文學的專業特色——省級品牌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一等 段曹林陳春生 景遐東王勝國 2009年
2 基於新課改的高師院校學生教師職業能力訓練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一等 余新武陳強向顯智王曉梅李必文 2009年
3 師範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一等 黃燕霞田開坤 彭琦張少武汪自雲 2009年
4 高師學生綜合教學技能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二等 陳春生馮廣藝 陳強 2005年
5 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思想和實踐手段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二等 余新武李江林王元漢張國勇汪自雲 2005年
6 古典文學教學與素質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石麟劉桂華景遐東胡淑芳何求斌 2005年
7 外語素質培養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豐國欣張輝松胡泓陳平利劉金梅 2005年
8 實變函式(教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胡長松 2005年
9 化學教學論的改革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陳彥國 2005年
10 社會調查在法學教育教學中的套用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劉慧頻黃本蓮 黃梅劉懷松 2009年
11 師範生數學套用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傅朝金程金華李必文潘繼斌鄭綠洲 2009年
12 國小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王文惠龔劍平 陳春生周光明李華 2009年
13 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開放式培養的教研訓一體化模式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一等 余新武、陳強、李必文、劉江燕、劉寶珍、王長明、鄒從容、葉衛國 2012年
14 省屬師範大學中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二等 景遐東、張鵬飛、張春泉、龔新瓊、石麟 2012年
15 地方師範類本科院校生物科學專業實踐育人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二等 潘繼承、王衛東、陳雄文、侯建軍、汪勁松、邵錦震、李必文、向顯智 2012年
16 地方院校師範生教育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二等 李書明、田俊、陳雲紅、楊杏本、劉江燕、葉良明 2012年
17 開放式中學物理教學法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丁遜、黃燕霞、李必文、劉紅日、李江林、劉興雲、葉衛國、李金雪 2012年
18 “綱要”與“概論”兩門思政課在教學中的相互銜接與配合研究 湖北省 教學成果獎 三等 周青山、熊榮伍、邵南征、俞玲、胡泰 2012年
19 以診斷技術為支架的黃石市中國小課堂評價策略研究 基教類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二等 鄒從容、肖惠東、江新華、黃立新、黃三民、王玲 2014年
參考來源:

學科建設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有省級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3個,專業學位 碩士點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工作站)6個。

省級重點學科:教育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光學工程、數學、套用經濟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數學、光學工程、統計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教育碩士、藝術碩士、社會工作碩士

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工作站):黃石日報傳媒集團研究生工作站、黃石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湖北省有色金屬化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武漢光谷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湖北宏中藥業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黃石邦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國際交流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日本等國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長期聘請有外籍教師、知名專家學者到校任教、講學,接受海外留學生到校進修和攻讀學位,派遣教師到國外進修、教學和進行合作研究,派遣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深造;已在英國建立了湖北省屬高校在歐洲唯一的一所孔子學院,在北愛爾蘭建有8所孔子課堂和1個武術中心。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湖北師範大學 湖北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3月,湖北師範大學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污染物分析與資源化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食用野生植物保育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實驗室:智慧型物流輸送裝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不全):語言學研究中心、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與發展研究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稀有金屬化學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根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近5年,湖北師範大學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課題700餘項,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0餘項,其中教育部優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一項。教師公開出版學術專著、教材262部,發表科研論文4254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檢索收錄904篇。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12月,湖北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98萬餘冊,訂有中文報刊2600多種(期刊2423種)、外文期刊37種;可供讀者使用中、外文各類資料庫37個、電子圖書252萬餘冊;藏有《四庫全書》、《叢書集成補編》等古籍圖書1280種、21586冊;藏有1949年以前《申報》、《民國日報》等37種、1015冊報紙合併本。

●學術期刊

1.《湖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學報 學報

《湖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師範大學主辦的哲學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1981年創刊,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即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曾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湖北省優秀期刊”等稱號。

2.《湖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湖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2年,為季刊,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地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體育等學科的基礎研究論文及相關學科的實驗研究和教學研究成果。該刊是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訓

誠,毅,勤,敏

“誠”是中國古代哲學家和傳統經典文獻中倡導的一種基本修為。孟子曾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說,誠是自然規律,追求誠是做人的準則。類似的表述還有,“不誠無物,君子誠之為貴”(《禮記·中庸》)、“養心莫善於誠”(《荀子》)等。將“誠”作為校訓,意在勉勵師生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國敬業,誠實守信,崇尚真善美,學做誠信人。

“毅”的本義為意志堅強、果斷。《論語·泰伯》中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責任很重大,路途又很遙遠。“毅”又有堅決的意思。如“殺敵為果,致果為毅”(《左傳》)。將“毅”作為校訓,意在勉勵師生培養剛強堅毅的品質,樹立遠大而崇高的理想與信念,堅定執著追求真理與科學。

“勤”的本義是勞累、勞苦。《說文》中解釋為,“勤,勞也。”勤是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和可貴品質。《論語》曾曰“天道酬勤”,就是說天意將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韓愈留下了“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進學解》)、“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賢文》)的警句。將“勤”作為校訓,意在勉勵師生勤學善思、知行合一、持之以恆,培養自強不息、克勤克儉、勤勉樸實的優秀品質。

校訓 校訓

“敏”的本義為動作快。《說文》中解釋為,“敏,疾也”。《論語·里仁》中有“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一說,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敏”的又義為思維敏銳、反應快,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將“敏”作為校訓,意在勉勵師生才思敏捷,敏行好學,勇於創新,敢於爭先。

●校徽

校徽 校徽

湖北師範大學校徽整體呈藍紫色,體現出一個“湖”字,以“湖”、“師”兩字及校樹“水杉”作為基礎造型元素,“湖”代表湖北師大前身,取“湖北”之意,“師”則泛指中國中部的師大,融入“水杉”形象,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整體效果以漢字為主體,凸現師範屬性。校徽上方是學校的中文名稱,下方有學校的英文名環繞,中間的圖形又可看出漢語“湖北師範”的拼音首字母“HBSF”,圖形下部寫有學校的建校年份(1973)。

●校歌

《我們是光榮的湖師人》

長江之濱,青山湖畔,

這裡有我們美麗的校園

蒼松翠柏花飄香,明宇高樓書聲歡

辛勤園丁育英才,教育改革譜新篇

教育改革譜新篇

曲譜 曲譜

我們是光榮的湖師人

我們耕耘,我們奉獻

我們把師魂鑄向大地

我們奉獻,我們耕耘

我們把理想寫上藍天

我們“誠”

誠實誠懇光明磊落處事公道待人謙和

我們“毅”

剛強堅毅目標明確義無反顧堅定執著

我們“勤”

勤奮向上勇於探索自強不息精心耕作

我們“敏”

思維敏捷反應靈活意識超前創新開拓

我們“誠”我們“毅”我們“勤”我們“敏”

誠毅勤敏

我們牢記自己的誓言

向著未來勇往直前

向著未來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學生活動

舉辦單位名稱時間
外國語學院“新生杯”英語演講比賽2014年11月
文學院建學風學無涯”詩歌朗誦比賽2015年3月
文學院“漢字英雄”大賽2015年3月
音樂學院黨史團情趣味知識競賽2015年3月
生科院與數統院女子籃球比賽2015年4月
教育科學學院“城市尋寶”大賽2015年4月
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育信息與技術學院 聯合心理素質拓展活動2015年5月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趣味運動會2015年5月
湖北師範大學第三屆心理趣味運動會2015年10月
生命科學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與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書識之戀”演講比賽2015年12月
美術學院2016元旦晚會2016年1月
營養保健協會壽司大賽2016年3月
城市與環境學院籃球賽2016年4月
教育科學學院故事大賽2016年4月
數學與統計學院第六屆趣味運動會2016年5月
參考來源: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常委,黨委書記 周啟紅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宏
黨委常委、副校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 雷儒金
黨委常委、副校長、組織部長 李開燦
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賽玉
黨委常委,副校長 余濤
副校長余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