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河

渦河

渦河(guō hé),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條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區主要河道,呈西北東南走向。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渦陽、蒙城,於蚌埠市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長380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與之相通。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歷史上屢受黃河決口泛濫之害。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遊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說。20世紀50年代將鄰近排水困難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積水,改道排入渦河。60年代後,為發展灌溉,乾支流普遍建閘蓄水。隨著總投資13.04億元的渦河近期治理工程的全面展開,安徽亳州正努力把沿渦河兩岸建成經濟密集帶、城鎮密集帶、文化旅遊帶和生態建設示範帶。

基本信息

概述

渦河渦河

渦河,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區河道。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太康、鹿邑和安 徽省毫州、渦陽、蒙城,於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長380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與之相通。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歷史上屢受黃河決口泛濫之害。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遊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說。20世紀50年代將鄰近排水困難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積水,改道排入渦河。60年代後,為發展灌溉,乾支流普遍建閘蓄水。由於上游引黃灌溉而帶來的大量泥沙未作沉沙處理等原因,使其承泄排水的惠濟河及其河口以下的渦河幹流河道淤積,排水能力大為降低。已制訂綜合治理措施。鹿邑以上,因閘壩礙航和水源缺乏而斷航;以下建有毫州東大寺集、渦陽、蒙城3個梯級的水利樞紐工程。後兩梯級配建船閘,可通航百噸級駁船船隊,但經大寺集上下的貨物需盤壩倒載

流域介紹

渦河渦河

渦河是跨兩省的河流,為淮河重要支流,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河道全長423公里,系純平 原。亳州以上來水面積占66%,亳州至渦陽面積占24.4%,渦陽以下至河口為一帶狀,區間面積不足10%。其流域範圍,在渦陽縣的義門集以上,西以潁河支流賈魯河、新運河流域為界;西南與黑茨河流域相鄰;東北與廢黃河南堤及包河流域接址。義門集以下,東北與北淝河流域相鄰;西南在蒙城以上與西淝河流域分界,蒙城以下與芡河流域接壤

歷史演變

渦河歷史上受黃泛至深,相鄰河溝,相互串流,受淤阻塞,葦草叢生,致使本乾泄量增大,河床沖深刷寬,漫灘後流速遞減,泥沙沉積,年復一年,兩岸逐漸淤積而形成約2公里寬的自然堤,河岸地形受自然堤控制,堤後地面有一段較長距離形成了倒比降,造成一種“水不逾渦”的假象。實際皖境沿岸低洼地區,倍受洪水自溝口倒灌之苦,內澇也難以迅速排出。

渦河現況

渦河渦河

現渦河流域面積,包括1951年在洺河南岸王河口及小十字河堵壩,將西淝河上源清水河來水面積1200平方公里,截引經油河、洺河向東排水入渦河;1951年將北淝河上源大楊河300平方公里來水截經武家河入渦;1953年截引 北淝河上游300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五道溝、青羊溝入渦;1954年蒙城以上將芡河上游411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石雁溝、白膏溝、北鳳溝及孫溝灣截引入渦。總面積15905平方公里,其中豫境11565平方公里,皖境4340平方公里。

河道總長度423公里,直線距離360公里,彎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濟河口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渦河主源為運糧河,發源於河南開封以西,黃河南堤腳下,東南向流,穿過中牟縣開封市之間隴海鐵路,至朱仙鎮南,右納一分支,以下始稱渦河。至邸閣左納孫城河,至芝麻窪渦河故道(又稱惠賈渠)由左岸匯入,至太康縣東,右納老渦河;太康至玄武間折東流,左納小新溝、鐵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兩岸無支流匯入。玄武至鹿邑又東南向流;鹿邑至亳州為向東流,在焦莊北進入皖境,至劉寨東,惠濟河自左岸來匯,匯口處稱兩河口,至亳州城,左納小洪河、陳治溝;亳州以下河道東南流,經十九里,過大寺閘,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納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 ,右納趙王河;至義門集,漳河自右岸來匯;又經趙屯、大吳家,至渦陽縣城北,有渦陽節制閘,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於閘上游左岸匯入,五道溝自閘下左岸匯入;又穿過濉阜鐵路橋,經高爐集,至西陽集,左有青羊溝來匯,右有北鳳溝來匯,均為渦陽與蒙城兩縣的界溝。續東南流,至蒙城縣城北,有蒙城節制閘,孫溝灣(阜蒙河)於閘上游右岸匯入;蒙城以下,地域狹長,左岸有8條大溝、右岸有12條大溝直接入渦。流經雙澗、移村、龍亢、燕集、河溜、雙溝、沙溝,至紅廟西,左通符懷新河,符懷新河上有許營閘,距渦河約1公里許。折南流,至龜山頭穿過渦河大橋,又折東流,於懷遠縣城東北注入淮河。

渦河渦河

渦河歷經黃泛侵襲,上中游河床被沖刷淘深拓寬,下游受淮水頂托而受淤積,如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口的9年中,雙澗至河口70公里河段,平均淤深2米。到1950年河道泄水能力尚屬良好,亳州城北河寬250米,河底寬42米,河槽深13米;義門集河寬230米,底寬23米,深12.8米;渦陽河寬200,底寬24米,深13.9米;蒙城河寬200米,底寬20米,深11.0米。亳州至渦陽閘,河道平槽泄 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渦陽至蒙城間為2500~1500立方米每秒;蒙城至懷遠間僅為1500~1000立方米每秒。60年代,上游河南省引黃灌溉以來,渦河遭受嚴重淤積,據《渦河流域規劃報告》分析,1973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年實測斷面縮小很多,亳州至渦陽間縮小20%~25%,渦陽至蒙城間縮小10%~20%,總淤積量達3300萬立方米。1981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實測斷面,顯示淤積更加嚴重,累計淤積總量達到7500萬立方米,大寺閘以上河床淤高5.0~6.5米,大寺閘至陽閘淤高4.0~6.0米,渦陽閘至西陽集淤高2.0~5.0米,西陽集至蒙城閘淤高1.0~2.0米,蒙城閘以下至河口,基本沒有變化,僅河灘掛淤。亳州水文站渦河基本斷面的面積已減少70%,亳境渦河的平槽泄量,已由原來的2500立方米每秒,降低到1100立方米每秒。

污染狀況

渦河水面上出現大量浮萍渦河水面上出現大量浮萍

渦河發源於河南省開封市,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十八里鎮入境,經渦陽、蒙城至懷遠流入淮河。近年來,由於渦河上游主要支流惠濟河水質污染加重,入境水質不佳,加之渦河沿岸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渦河,兩岸又是傳統的糧食生產區,農藥化肥的殘留物隨雨水進入了渦河及其各級支流,這一切,都造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污染程度在逐年加劇。

在安徽省亳州市境內的渦河水面上出現大量浮萍,引起當地市民和相關部門的關注。據了解,浮萍大量生長主要是渦河流速緩慢造成水質富營養化所致

應加快渦河流域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尤其要通過省際協調敦促上遊河南省加緊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解決沿渦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固體廢棄物處理問題;應加快對渦河亳州段治理的投資,對其172.5公里進行清淤固堤、綠化堤防,嚴防水土流失,增強渦河的自淨能力,同時採取無害化和綜合利用等高科技先進技術,徹底解決垃圾填河、填坑、就地掩埋等污染渦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問題。應投資建設境內的水質自動監測控制系統,及時監測上游水質情況,建立上游過境水質超標付費並追究行政責任的制度,確保水環境的安全。

治理

渦河水面上出現大量浮萍渦河

作為國家治淮骨幹工程的沙潁河渦河治理工程,在我市境內開工以來進展順利。為確保如期完成主體工程,相應保衛工作也隨之啟動,市公安部門派出專門人員,維護各標段施工工地及周邊的社會治安。

國務院列入19項治淮骨幹工程的沙潁河渦河治理工程分別於2004年底和2005年初相繼開工建設。截至今年11月 底,沙潁河近期治理工程累計完成土方開挖24萬立方米,土方填築160萬立方米,草皮護坡114萬平方米,砌石0.7萬立方米,截滲牆5.44萬平方米;移民部分完成永久征地615畝,臨時征地4169畝,拆遷房屋3407平方米,搬遷24戶88人,清理樹木20萬棵;累計完成投資16610萬元,其中工程部分11740萬元,環境移民部分4870萬元。渦河近期治理工程累計完成土方開挖550萬立方米,土方填築16.8萬立方米,草皮護坡10.5萬平方米,金屬結構安裝4201噸;移民部分完成永久征地968畝,臨時征地7000畝,拆遷房屋8.2萬平方米,搬遷950戶3739人,清理樹木74萬棵;累計完成投資28490萬元,其中工程部分18435萬元,環境移民部分10055萬元。

為給兩河治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市公安局駐省沙潁河渦河建管局保衛組建立了兩河治理安全保衛快速反應等多項機制,對違法采砂、強裝強卸、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盜竊、破壞水利工程建設及設施的行為進行打擊。

據了解,兩河治理工程實施後,將大大提高沙潁河渦河的防洪減災能力,防洪標準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除澇標準由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多年平均防洪除澇效益5.85億元。沿河乾支流涵閘的修建還可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緩解流域內水資源的緊張局面,同時幹流疏浚及船閘的建成,可恢復、改善沙潁河渦河幹流的通行條件。

相關

渦河四橋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懷遠縣渦河四橋

項目建設單位:安徽省蚌埠市方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建設背景及意義:
根據懷遠縣城整體規劃布局,縣城將從渦河南岸遷至北岸新城區。懷遠縣政府為解決新老城區之間的交通,決定在渦河一橋和三橋之間新建渦河四橋。渦河四橋項目為四橋、北接線周邊商住區、四星級賓館三位一體綜合開發捆綁項目,渦河四橋的建成,將有力的促進懷遠渦北新區的開發建設,方便兩岸居民的往來,改善懷遠的城市道路格局,必將為懷遠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項目基本情況
渦河四橋南端接線位於禹王路中段電信局大樓東側,接卞和路。北端接線位於原碼頭集道路,接206國道,橋址處位於懷遠城區中心地段。主橋設計採用獨塔斜拉橋,橋樑總長566米,橋面寬20米,雙向四車道。該橋於2007年1月1日開工,計畫於2008年1月31日建成通車。在懷遠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渦河四橋工程建設指揮部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工程正按預定計畫向前推進著。截至目前,全橋基礎部分已基本完成,下部結構已完成總量的50%,局部已轉入上部結構施工。

項目總投資

渦河四橋總投資約4500萬元。

北汝河沙潁河水系沙河支流

沙潁河水系地處河南省中原腹地,貫穿平頂山、禹州、許昌、長葛、漯河、周口等市,是淮河流域最大支流之一,在河南省境內全長410km,流域面積為34470k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