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膈系列中藥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經驗介紹

基本概念

渙膈系列中藥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經驗介紹文字

渙膈系列方(中藥製劑),主治多種惡性腫瘤,是臨沂市紅旗醫院腫瘤科的科研成果,1998年通過專家組鑑定,1999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貳等獎。筆者用該成果辨證治療惡性腫瘤療效頗佳,現將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的經驗簡述如下,以就正於同道。

症狀介紹

  一、胰腺癌
王X勤,男,48歲,臨沂市蘭山公安分局幹警,2000年初在臨沂市醫院診為胰腺癌,於某腫瘤醫院化療4個療程,並滴注2個療程的華蟾素,效果不佳。此後又發現腹膜後淋巴結轉移(分別為45mm*42mm、38mm*30mm),2000年7月17日到臨沂市紅旗醫院腫瘤科就診。
刻診:上腹及後背撐脹,飯後尤甚,兩腎區時脹痛,納少,身體較前消瘦。面色不榮,神情疲憊不堪。舌暗淡、舌體胖,苔白稍厚,脈沉弱。診為元氣大虧、瘀濁內阻,給予渙膈2號 180mm tid、渙膈4號 180mm bid,渙膈3號丸 1丸 bid。
服藥1個療程,諸症減輕,唯兩腎區飯後仍脹,已可正常工作。服藥至第3個療程,症狀基本消失,CT提示:胰腺已基本恢復正常。調方:渙膈2號 180mm Bid、渙膈4號 180mm Qd,停用渙膈3號丸 。
共服藥4個月,諸症消失,各項檢查均正常。至今6年余,多次隨訪,身體健康。

二、胃癌
李X士 ,男,58歲,臨沂市大嶺鎮響河屯村民.因患胃癌,1998年在臨沂市中醫醫院手術,2000年春在臨沂市腫瘤醫院確診為吻合口復發,化療效果不佳,遂到紅旗醫院治療,服渙膈2號及渙膈3號丸,共5個療程,胃鏡提示腫瘤完全消失,至今7年,體健.
三、原發性肝癌:
李X河,男,48歲,山東省費縣方城鎮東古城國小教師。
因上腹絞痛,曾誤診為膽道蛔蟲。後於146醫院MRI診為原發性肝癌,占位60*110MM,在臨沂市紅旗醫院服用渙膈2號(360MM BID)及渙膈3號丸( 1丸 bid),6天,疼痛消失;36天,占位縮小為24MM*60MM;共治療106天,2000年7月份在146醫院MRI檢查,及市腫瘤醫院強化CT檢查,提示占位完全消失,宣告治癒.迄今7年,身體完全健康.

類型

 四、直腸癌
邵X林 男 72歲 住天津市津南區小集鎮泉集裡小區。
因便頻2年伴便血半年,2006年11月15日於天醫附院診為直腸癌(腺癌)擬手術處理,因曾患心梗及高血壓、腔隙性腦梗等而未果。來人述病情:肛門下墜,時欲大便而不得,或大便極不爽且脹痛,大便呈極細條狀,時伴大量暗紅血液。 擬方:渙膈2號 180mm bid、渙膈4號 180mm qd ; 另配以引經藥:地榆炭、仙鶴草各30克,香附、砂仁 各10克,太子參15克。日1劑,水煎分2次,混入渙膈2號中同服。
服藥10日,病情明顯減輕;3個月,不再便血,大便也呈正常條狀,已無明顯不適,並能進行輕體力勞動。此後停用引經之5味中藥,余藥繼服3個月,症狀完全消失,腸鏡檢查未見異常。
五、食管癌
白X川 男 78歲 臨沂市蘭山區書院街居民。
因進食梗阻不適3月余,2001年3月在臨沂市醫院診為食管癌,於某腫瘤醫院化療1療程,因副作用過大,患者拒絕再次化療,於2001年5月26日來臨沂市紅旗醫院尋求中藥治療。
刻診:老人體型魁梧,性情豪爽,對病情了無懼色,並自言體力尚可,只是進食艱難,而且每次吃飯常嘔出粘涎若干,近日消瘦,面色不華。市醫院鋇透提示食管中下段占位約6MM。綜觀病勢已極為沉重,但患者尚無思想負擔,這是治癒該病的一個契機。舌質淡而襯紫,苔薄白,脈沉小而弱。
證屬元氣虧虛、痰瘀內阻。因其素體強健,目前又大肉未脫,可先稍予攻伐:前3日每早空腹服渙膈1號丸1粒。每天服藥後輒瀉下2-3行,多為粘凍狀物,至第3日,進食梗阻已有所緩解,但疲態已較為明顯。遂改方如下: 渙膈2號 180mm Bid、渙膈4號 180mm Qd。
2001年7月28日3診。服藥共2療程,進食已較為順利,嘔粘涎已停止,脈象較前有力。前方繼用2個療程,諸症盡失,隨訪3年,體健逾於從前矣。

併發症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預防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診斷標準

 體會
1, 治療癌症,用藥方向是關鍵,生活調理是基礎。
筆者體會,癌症患者均以元氣大虧為本,而以血瘀痰阻為標。在此大的治則下,再加上合理的選藥,療效是很確切的,遠非人們認為的那么可怕。當然了,如果不懂辨證,浪用解毒清熱或破血劫斫之品,那肯定療效不好。
渙膈1號丸專攻痰瘀,用於素體較好而患病後尚未至大虛者。但也只可暫用於一時(一般服3--6丸),久服必致僨事; 渙膈2號工於補益元氣、化瘀血、逐痰濁;而渙膈4號則有調理氣血、補益心脾之功效;渙膈3號長於祛瘀生新,並有醒脾開胃的作用。上述案例均在辨證的前提下,據證用藥,所以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另外,有了合適的治法,還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這包括心態積極平和、家庭恩愛和睦、經濟相對寬裕等。治療和調護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2,腑病相對易治,髒病相對難療。
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筆者體會,同樣是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發於六腑者常較發於五臟者容易治療。譬如例一的胰腺癌和例三的原發性肝癌,雖然療程不是太長,但治療過程比較兇險。治療方案稍有紕露,或是生活調攝稍有不慎,病情馬上就可能出現惡化,甚至於鑄成大錯。而例二和例四同屬腑病,治療過程就很平穩,或者說很輕鬆。由此也說明,所謂的單方驗方治癌,執一死方以治此大病,是多么可怕!
3,必要時酌配引經藥,體現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
渙膈系列中藥辨證適用於多種惡性腫瘤,但該系列方畢竟相對固定,不一定涵蓋所有的證型,這樣就需要適當加減。例四的直腸癌,由於有肛門墜脹便血等直腸癌特有症狀,所以加上地榆炭砂仁等理氣止血,服藥10日即獲顯效。3個月後,這幾個症狀消失,病情發生了變化,自然又該據證調方了。
4,老年人患惡性腫瘤未必難治。
按尋常理解,老年人患了惡性腫瘤治療上肯定有難度。事實上恰恰相反,由於老年人大多心態較為平和,對惡性腫瘤了解得又比較少,思想負擔較輕,只要具備了一定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治療難度反倒比年青人小得多。就是在不治療的情況下,老年人的病情也較年青人發展得慢。例四的直腸癌和例五的食管癌,均年過七十,不但療效很理想,而且見效極快。這種現象對我們治療惡性腫瘤的思路應有所啟發。
5,關於手術和化療。
適當時機和合理範圍的手術處理,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術範圍寧小勿大,而不是象有些人認為的範圍越大越安全。要知道,惡性腫瘤本來就發生於元氣大虧之人,如果手術範圍過大,進一步斫傷人體正氣,其預後肯定不佳。筆者曾治療膠州市一位下咽癌術後淋巴轉移和多發肺轉移患者,療效很理想。但就在淋巴和肺轉移灶基本消失,即將治癒的大好情況下,患者突發右側頸部(手術側)及右頭部抽掣樣疼痛,一日數發,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多次強化CT和磁共振檢查,均未發現腦轉移。經多家醫院會診,最後較為一致的意見是:由於手術範圍過大,皮下組織缺如,致使相關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由於該手術併發症的出現,不得已中斷了腫瘤治療,其預後顯然不容樂觀。
對於化療,我們持否定態度。由於化療對消化系統、造血系統,乃至整個免疫系統都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從根本上動搖了患者生存的基礎。人之不存,何以療病?化療後也可能局部病灶有所縮小,但隨之可能出現遠端轉移,尤其是腦轉移,這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更有甚者,有的患者術後由於使用了大量的化療藥,致使在其它部位出現了新的腫瘤。
筆者體會,多次化療的患者,由於“神不使也”,對續後治療常不敏感,預後也大多較差。

治療方法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權威專家

  梁常兵 鞏繼梅

權威醫院

臨沂市紅旗醫院

相關資料

附:作者簡介
梁常兵,男,主任醫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梁常兵出身於醫藥世家,祖父梁春山先生自幼習醫,主攻內科頑症;父親梁習朴先生畢生致力於中藥學研究; 長兄梁長明長期從事中藥的鑑別、加工、炮製。受祖上及父兄的薰陶,梁常兵8歲即誦《醫學三字經》,10歲通讀《傷寒論》,14歲即可辨認300餘味中藥.1979年考入山東中醫學院,1986年又考取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在中醫治療癌症及血液病等領域頗有成就,分別主持過腫瘤、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等課題,並於99年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現任臨沂市紅旗醫院腫瘤科主任.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