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兼併

可見,接管低效率經營企業或低市價企業的機會對於試圖進行混合兼併的多樣化經營企業是一種主要的刺激。 橫向兼併、縱向兼併、混合兼併都是企業兼併的類型之一,但是不同點在於兼併雙方產品與產業的聯繫以及兼併的目的不同。 橫向兼併是對生產或經營同一產品的同行業企業進行的兼併,目的在於擴大企業經營規模。

混合兼併(Conglomerate Merger)

什麼是混合兼併

所謂“混合兼併”又稱為“複合兼併”,是指分屬不同產業領域,即無工藝上的關聯關係,產品也完全不相同的企業間的兼併。兼併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擴大經營範圍,進行多角化經營,以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
混合兼併的基本條件:被兼併企業在經過改造之後,有利於幫助兼併企業擴大生產增加盈利能力。
從時間來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代—60年代,又發生了第三次大的兼併浪潮。在經歷了橫向兼併與縱向兼併以後,第三次兼併浪潮的主要特徵又表現為混合兼併成了兼併的主要形式。一般來說,混合兼併是指那些從事不相關業務的企業之間進行的兼併,根據實際發生的情況,混合兼併還可以細分為產品擴張型兼併,地域市場擴張型兼併和純粹混合兼併。

混合兼併的動機

1、分散風險
任何企業都將會遇到市場風險或波動。一些年份可能會較好,而另一些年份可能會不景氣,並且任何企業都有可能對之束手無策。運作於單個產業中的企業將會發現,它們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是和它們可能受其影響而又不能控制的市場風險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一些產業(如汽車)對巨觀經濟的波動就特別敏感。如果經受周期性波動產業中的企業通過混合兼併,將其業務分散到不相關的市場中經營,那么,它們可以燙平收入流量的波動。如果某個餛舍兼井企業能夠成功地穩定它的收入來源,那么,它可以提高它的負債率,並且能大大地減少它的資金運作成本,並且這種財務上的益處將使得它以較低的成本運作於它經營的所有產業。另外,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當生產變成更有效率時對社會也是有益處的。
2、降低交易成本
混台兼併或多樣化經營代表了一種獲取聯合經濟收益的機制,即它可以同時將投人品供給許多生產不同最終產品的企業。如多樣化經營企業可以同時使用共同的訣竅或技術知識和不可分割的專用性實物資產。由於訣竅是一種將邊乾邊學作為其本質特徵的知識,而且訣竅的市場交易為機會主義的利用打開了方便之門,這必然鼓勵擁有訣竅的企業將它們置於本企業範圍內使用。至於高度的專用性實物資產,與它們的專用性程度相適應,它們服務的市場規模裉可能是較小的,因之,運作於單個市場的企業就可能不願意花巨資投資於專用性資產,為了解決這種市場失靈的可能性,將專用資產使用於經營多樣化產業的企業可能常常是最有效率的(節約成本)。
3、接管低效率企業
即把低效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或職能配置到高效率企業中,換言之,高效率企業接管或購併低效率企業。接管是替代無能經營者的一種有效的市場途徑,更一般地說,無論何時,當低效率企業的市場價值很低時,或當高效率企業潛在的接管收益大於接管成本時,並且如果某個高效率企業的管理者有足夠的經驗確認這一事實,那么,接管將會發生。低效率企業的低市價可能發生在其所在產業快速的技術變革或新一輪需求增長時期的開始。可見,接管低效率經營企業或低市價企業的機會對於試圖進行混合兼併的多樣化經營企業是一種主要的刺激。但新制度經濟學派認為,由於不對稱信息和機會主義的存在,資本市場將不能充分有效地懲罰那些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或低效率企業的經營者。此外,儘管接管嘗試也吸引股衷,但殷東將不得不在不完全和不對稱信息的條件下作出自己的決策。
4、構造大企業
任何形式的兼併都可能會涉及到資源的重新安排。一般來講,兼併的目標越大,兼併所需要的資源就會越多.交易成本也相應地越大,這隻有大企業才可能會有較多的資源用於兼併,並且受接管威脅的可能性最小。通過混合兼併結合成一個大企業以抵抗被接管的意圖是由於普遍存在以下這樣一個事實:各國反壟斷法限制了企業進行水平兼併和垂直兼併的規模。因此,企業尋求擴長將主要通過混合兼併來進行。儘管20世紀80年代以來呈現了企業兼併的激增現象,並且兼併現象發生在各種規模的企業中,但主要是大企業占優勢地位,特別是在資金的調撥方面大企業占絕對優勢。此外,儘管與20世紀80年代前相比,拚命追求混台經營的大企業減少了,但也很少發現大公司現在仍僅僅專業化於某一產品市場的兼併。
5、經營者追求自身目標最大化
經營者追求實現自身目標最大化的欲望是混台兼併的一種動機,尤其是一些大的混合兼併。也就是說,經營者可能不是真正地打算提高企業效率或盈利能力.而是為了他們擁有更好的福利。例如,他們可能希望實現他們工資和控制權的最大化,因為經營者的工資可能袒大程度上與依賴於企業的利潤一樣,依賴於企業的規模(銷售規模或資產規模);另外儘管企業實現的較大利潤不能直接轉化為經營者的工資,但較大的利潤和企業規模意味著最高經營者擁有更大的隨意支配權。由於對企業不同目標的權衡是由那些最高經營者而不是由股東作出的,因此經營者經營企業可能是為了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和規模的某一結合的最大化。研究表明,經營管理者的酬金、威望、公開亮相以及權力等與企業規模增長的關係要比獲利能力來得更為密切。

混合兼併的作用

1、有助於降低經營風險。
2、可以降低企業進入新的經營領域的困難。
3、增加了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
4、有助於企業實行戰略轉移。
5、有助於企業實現其技術戰略。
另外,混合兼併對市場占有率的影響,多數是以隱蔽的方式來實現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通過混合兼併進入的往往是同他們原有產品相關聯的經營領域。在這些領域中,他們使用同主要產品一致的原料、技術、管理規律或銷售渠道規模的擴大,使企業對原有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的控制加強了,從而提高他們對主要產品市場的控制。另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是:企業通過混合兼併增加了企業的絕對規模,使企業擁有相對充足的財力,同原市場或新市場的競爭者進行價格戰,採用低於成本的訂價方法迫使競爭者退出某一領域,達到獨占或壟斷某一領域的目的。由於巨型混合一體化涉及很多領域,從而對其他相關領域中的企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威脅,使一般的企業不敢對他的主要產品市場進行挑戰以免引起他的報復,結果造成這些行業競爭強度的降低。

混合兼併與橫向兼併、縱向兼併的比較

混合兼併與橫向兼併、縱向兼併這三種形式的兼併都可以增加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但比較而言,橫向兼併的效果最為明顯,縱向兼併次之,而混合兼併的影響主要是間接的。企業市場權力擴大有可能引起壟斷,因此,各國反托拉斯法對出於壟斷目的的兼併活動都加以嚴格的管制,但問題是有時很難確切地說企業通過兼併就是為了壟斷的目的,兼併的各種後果往往是混合在一體的。
橫向兼併、縱向兼併、混合兼併都是企業兼併的類型之一,但是不同點在於兼併雙方產品與產業的聯繫以及兼併的目的不同。橫向兼併是對生產或經營同一產品的同行業企業進行的兼併,目的在於擴大企業經營規模。縱向兼併是對生產工藝或經營方式上有前後關聯的企業進行的兼併,其主要目的在於組織專業化生產和實現產銷一體化。混合兼併即對無直接生產或經營聯繫的企業進行的兼併,以達到資源互補、最佳化組合、擴大市場活動範圍、分散風險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