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捷運1號線

深圳捷運1號線

深圳捷運1號線是深圳捷運建成運營的第一條線路,一期工程於2004年12月28日通車試運營,延長線於2011年6月15日通車試運營,代表色是綠色。 深圳捷運1號線,線路起於地該線途徑寶安、南山、福田、羅湖4個行政區。 1號線共開通有30個車站,設9個換乘站。寶安中心站與5號線換乘,前海灣站與5號線、11號線換乘,世界之窗站和大劇院站與2號線換乘,購物公園站和老街站與3號線換乘、會展中心站與4號線換乘、車公廟站與7號線、9號線、11號線換乘。

基本信息

工程概況

一期工程

深圳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的實驗站點市民中心在1998年12月28日初步開工建造,部分站點在翌年12月開始建造,而其他站點則到2001年3月方動工興建。其土木、軌道工程在2003年夏建成,並在翌年進行調試及試運營。而正式開通則推延至2004年12月28日17:00,比當初預期開通的時間推遲了大約半年。試運營期則於2006年6月30日結束,次日開始轉入正式商業運營。

二期工程

(西延段,已運營)

1號線出入口指示牌 1號線出入口指示牌

1號線續建工程線路從捷運一期工程終點站世界之窗車擋末端(AK17+526.8)引出,沿深南大道向西行進至深大站,線路折向西南經深圳大學在南山區政府南側轉入桃園路,沿桃園路穿越平南鐵路與二線邊界與寶安區新湖路連線,然後線路沿新湖路向西北行進,過寶安體育中心,穿過西鄉和固戍片區,跨過規劃航空路,在機場南端轉向機場停車場平行的A、B候機樓至終點深圳機場(AK40+900)。線路長23.592km,採用最小曲線半徑400m,其中地下線19.790km,地面敞開過渡段0.408km,高架線3.394km。

1號線續建工程設前海灣車輛段及綜合維修基地1座,仍使用捷運一期工程的控制中心。共設白石洲和西鄉中心2座主變電所,採用集中供電方式兩級電壓制。機電設備選型保證與一期工程兼容和平滑擴容。車輛選用A型車,配車26列,6輛編組。地下車站採用禁止門制式,保障安全和節約能源。1號線續建工程地下車站的施工方法主要為明挖順作,車站圍護結構為鑽孔咬合樁或地下連續牆結構。區間隧道以盾構法為主,少量區間採用明挖和暗挖。

深圳捷運1號線列車 深圳捷運1號線列車

截至2011年6月15日中午12點,1號線已全線運營。

建設歷程

1992年12月,捷運1號線勘察設計總承包公開招標,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中標。同月捷運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開始進行。

1996年,深圳捷運開展“深港羅湖、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項目建議書工作,並於1997年5月向國家計委上報該項目建議書。

1998年5月,國家計委批准“深港羅湖、皇崗/落馬洲口岸旅客過境軌道接駁工程”項目建議書,工程獲得立項,並更名為“深圳捷運一期工程”。

1998年10月,深圳捷運與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簽訂深圳捷運一期工程設計總承包契約。

1998年10月,深圳捷運與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簽訂深圳捷運一期工程施工監理契約。

1999年4月,國家批准《深圳捷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批准深圳捷運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包括一號線的羅湖至香蜜湖段和四號線皇崗至少年宮段,全長14.825千米,總投資79.85億元人民幣。

2002年4月,深圳捷運召開了延長段初步設計審查會。深圳捷運一期工程1號線延長段初步設計通過了評審。延長段工程正線總長度2.468千米,設兩座車站(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新增投資9.676億元,採用一期工程的設計標準。

2003年11月30日,捷運一期工程實現全線電通。

2004年4月28日,深圳捷運首列車抵達儀式,在竹子林車輛段舉行。

2004年12月28日,深圳捷運一期工程通車試運營。

2005年3月7日,國家發改委批覆深圳市發展改革局呈報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批覆中原則同意深圳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2005-2010年)建設目標及建設內容。同意深圳市近期建設4條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並將1號線西延段(世界之窗站-深圳機場)列為第一建設時序。

2005年4月28日,深圳捷運調整列車運行圖,加大行車密度,縮短發車間隔,一號線發車間隔從開通初期的15分鐘縮至12分鐘,四號線發車間隔從開通初期的20分鐘縮至17分鐘。

2006年1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實施深圳捷運1號線續建工程。續建工程從世界之窗站起,至深圳機場。工程全長20.415千米,設車站15座,工程總投資額為110.69億元。

2006年2月9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正式批覆捷運一期工程的試運行(含試運營)期限,定為從2004年12月28日至2006年6月30日,自2006年7月1日起全線正式運營。

2008年深圳市規劃局宣布,深圳捷運1號線更名為“羅寶線”。為避免線路以中文命名產生的難記等現象,到捷運三期工程貫通時,羅寶線重新更名“1號線”。

世界之窗-機場東

1號線由世界之窗站繼續向西延伸至機場東站,稱為“1號線續建工程”或“1號線西建段”。續建段將經南頭、新安、西鄉等地,到達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A、B航站樓的機場東站,設計全長23.333千米,並設有15座新車站。此段於2011年6月15日開通運營,

從世界之窗站到深大站為續建工程的試驗段,其中世界之窗站至高新園站的“二站二區間”路段已於2005年3月開始進行土建工程(高新園至深大開工日期未有資料)。該段“二站二區間”路段計畫於2009年5月31日建成,6月30日開通試運營。而高新園至深大一段試驗段,暫不開放,但按照較早前計畫,可能用作列車折返和供工作人員使用。

至於深大站至西鄉站的一段續建工程(稱為“西鄉以東段”),亦已於2007年3月30日開始土建工程,並計畫於2010年6月30日連同深大站開放試運營。而餘下的一段“機場段”,由西鄉站至機場東站,已於2008年3月26日開工,計畫於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進行土建工程,2011年6月30日開通試運營。機場段由於早期受廣深城際鐵路和深圳機場擴建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須與有關工程統籌協調規劃,因此施工和啟用時間比其它路段遲。

深圳捷運1號線續建段的啟用日期曾經多次更改。在2007年10月,深圳市捷運有限公司表示試驗段、西鄉以東段和機場段將分別在2008年12月28日、2009年12月28日和2010年底開通;在2008年3月11日的公布中,三段開通時間則分別為2008年12月28日(力爭)、2009年12月26日和2011年6月30日;在2008年4月30日的宣布,則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6月30日。

續建工程機場段(西鄉至機場東)其中兩座車站,在官方公布中曾經同時出現兩個站名:位於機場的車站曾同時出現“深圳機場站”和“機場東站”兩名,位於固戍二路的車站則同時有“固戍站”和“航城站”的站名。後來深圳市規劃局在2008年4月公布站點命名方案,才統一稱為機場東站和固戍站。

在大新站至新安站之間一段續建段的站點設定也曾出現混淆,官方公布一度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指1號線大新站和新安站間設“鯉魚門站”,和5號線與11號線的“前海灣站”換乘,1號線車站名稱可能再作調整;另一種說法則指1號線分別設“前海灣站”和“鯉魚門站”,其中前海灣站和5號線、11號線換乘。深圳市規劃局在2008年4月公布的站點命名方案證實後者說法為正確。

線路站點

站點

深圳捷運1號線線路圖 深圳捷運1號線線路圖

一期工程羅湖至世界之窗段於2004年12月28日試通車運營。2009年9月28日,深圳捷運1號線續建工程首通段正式開通。1號線首通段包括白石洲、高新園、深大三站,全長3.39公里。深大至西鄉段已在2010年12月底建成試運行,深大至西鄉段和西鄉至機場東段已在2011年6月15日一併開通試運營。

1號線可與深圳軌道交通系統的所有線路換乘。包括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9號線及11號線。

站點名稱車站英譯區域啟用日期可換乘線路站台類型備註
羅湖Luohu 羅湖區 2004.12.28 東鐵線*西班牙式站台
國貿Guomao島式站台
老街Laojie3號線 島式站台 (2011年前為雙側式站台)
大劇院Grand Treater2號線 島式站台
科學館Science Museum 福田區
華強路Huaqiang Rode
崗廈Gangxia
會展中心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4號線
購物公園Shopping park3號線
香蜜湖Xiangmi Lake
車公廟Chegongmiao7號線、9號線、11號線
竹子林Zhuzilin雙島式站台 車輛段回庫
僑城東Qiaocheng East 南山區 島式站台
華僑城Overseas Chinese Town(OCT)
世界之窗Window of the World2號線
白石洲Baishizhou 2009.09.28
高新園Hi-Teck Park
深大Shenzhen University
桃園Taoyuan 2010.12.29
大新Daxin
鯉魚門Liyumen
前海灣Qianhaiwan 寶安區 5號線、11號線
新安Xin'an
寶安中心Bao'an Cantre5號線
寶體Bao'an Stadium
坪洲Pingzhou
西鄉Xixiang雙島式站台停車場回庫
固戍Gushu 2011.06.15 島式站台
後瑞Hourui
機場東Airport East側式站台
註:羅湖站換乘港鐵東鐵線需通過羅湖口岸過關

線路開放

從2011年6月15日中午12時起,捷運1號線續建段正式對市民開放,每公里耗資5億元。

2011年6月深圳捷運5條線路都已陸續開通,作為首條開通的捷運線1號線的西延段於15日中午12時正式向市民開放。這條長20.2公里的捷運耗資106.06億元,平均5億元一公里,全線設有12座車站,分別是桃園站、大新站、鯉魚門站、前海灣站、新安站、寶安中心站、寶體站、坪洲站、西鄉站、固戍站、后瑞站、機場東站。其中,后瑞站和機場東站為高架站。沿線主要經過前海花園、大新村、寶城花園、海灣明珠、幸福海岸、麗晶國際,以及南山醫院、寶安體育館、寶安區政府、華豐科技園等。

高峰期間隔

深圳市軌道交通二期線路全部開通後,運營時間均為6:30-23:00,每天運營16.5小時,工作日尖峰時段行車間隔可達2分45秒,平峰時段4分鐘。

由於信號系統限制,車輛間隔最高只能壓縮到2分45秒。

出入口開放

捷運1號線運營初期僅2/3的出入口開放。據悉,12座車站共設計60個出入口,開通時僅開放43個,還有17個出入口暫不開通。其中最多的為西鄉站,共設計7處出入口,暫時開通A、B、C、D四個出入口,該站點東側物業區預留了E、F、G出口,A出入口通往匯一城等,B出入口通往新湖路北側、勞動第一工業小區、三美國際製衣廠,C出入口通往新湖路南側、西鄉街道中心國小、海灣明珠等地。

區間列車

1號線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開行區間列車,即從羅湖出發,終點站不是機場東,而是西鄉。然後是一趟常規列車。

平日西鄉站為1、4站台使用,區間列車開行時2、3站台啟用。使得兩趟列車間隔時間縮短到3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