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病

"注

淋巴結核概述

淋巴結結核中醫稱為“瘰癧”,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於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但只有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才能引起發病。病期常為1~3月或更長。呈多顆淋巴結腫大、散在性、可推動。隨疾病發展可融合成團塊、固定、不能推動,最後乾酪樣壞死,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慢性竇道。胸部X光片可能顯示結核病灶。

檢查方法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局部體徵,特別是已形成寒性膿腫,或已潰破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作出明確診斷。必要時可作胸部透視,明確有無肺結構。對小兒病人,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

診斷依據

(1)頸側部淋巴結腫大,結節狀,無痛。多見於兒童和青年。
(2)初期為孤立結節,較光滑,可活動,以後結節融合成塊,不規則,活動度差。腫塊可形成膿腫,有波動感,破潰後可形成竇道,隨皮膚下部潛行,經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乾酪樣物,創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狀。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結核病史或病變。
(6)取病變組織進行PCR檢測,可呈陽性結果。
(7)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

疾病分型

在臨床上可以結合視診、觸診、結素反應和臨床經過等,將其分為以下4型:

1.結節型

起病緩慢,首發局部多為淋巴結無痛性腫大,初如蠶豆大小,質地較硬,散在而活動,可有輕壓痛,無粘連。隨著病情進展,淋巴結核體積增大,活動度逐漸減少,粘連成串。此狀態可維持數月無明顯變化。

2.浸潤型

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團塊,有明顯的淋巴結周圍炎,與周圍組織、皮膚粘連,中心部軟化即出現乾酪壞死,移動受限,疼痛與壓痛均增強。

3.膿腫型

腫大淋巴結中心軟化,逐漸擴大或突然增大,有波動感而形成膿瘍。若繼發感染,則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

4.潰瘍型

膿腫波動變為表淺,極易破潰,流出稀薄的乾酪樣膿液,創口經久不愈,形成竇道或潰瘍。

治療方法

目前,西醫尚未研製出治療淋巴結核的專用藥品,治療上普遍採用治療肺結核的用藥方案,如: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肌注鏈酶素等。這些抗結...
西醫常規治療方法:
1、口服抗結核藥物治療1-2年 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醯胺等。
2、局部治療 已形成膿腫或瘺管者,可通過局部抽膿、沖洗,再注入抗結核藥物。
3、免疫療法 可用轉移因子、左鏇眯唑、免疫核糖核酸、死卡介苗皮膚劃痕、斯奇康肌注等治療。
4、手術切除 對少數較大的孤立性淋巴結可採取手術切除
中醫常規治療方法:
 目前我國治療淋巴結核以中醫治療效果較為明顯,中醫理論以內消為主,控制淋巴菌群的生長,從根本上解決淋巴結核復發問題。
中醫記載有效偏方有:口服 七絡丹千草散蜈蚣散、貓眼草膏、蜈蚣蛋、黃精夏枯膏、結核膏、消瘰癧方、等。 外用 外敷止痛、挑治、針刺療法等
千草散
千草散曾記載於中國古代藥典《皇帝內經》 清朝《傷寒論 》
系中草藥精細研磨製成,有大治瘰癧之功效。
是近百年間留傳的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散劑偏方。
功能與主治】 淋巴結結核 淋巴結腫大。
療效統計】 此方92年中醫雜誌統計 治療淋巴結核130例, 痊癒128例, 無效2例
用法與用量】 空腹口服 勾兌服用,一日一次。
信息來源】 中國中醫雜誌 1992/3
摘 錄】 《中國藥典》
七絡丹
【拼音】:qiluodan
【種類】:中藥
【主治】: 淋巴結核
【創製時期】清中期
【成分】純中草藥配伍,有夏枯草、當歸、連翹、藏紅花等
【用法與用量】 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七粒。
【藥粒形狀】均如黃豆般大小
【藥粒形狀】分紅色和土黃色兩種,治療初期吃紅色藥粒,後期吃土黃色藥粒。
【忌 口】小米飯
蜈蚣散
〖藥物〗蜈蚣2 條, 新鮮雞蛋2 個。
〖用法〗將蜈蚣置瓦上焙乾研末, 分2 份;取新鮮雞蛋分別將其一端破一小口, 流出蛋清少許。每個雞蛋倒入 1 份蜈蚣末, 用紙或麵餅糊住小口。早上用夏枯草30克煮1 只蛋, 吃蛋喝湯;晚上用數層濕紙包裹另1 只雞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為 1 療程。
注: 蜈蚣有毒, 小兒及體弱含用量酌減;服藥期間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發熱咳血者不用, 待病情穩定後再用。
貓眼草膏
〖藥物〗貓眼草5000克。
〖用法〗上藥洗淨加水15000克, 浸泡水內3 天后, 慢火熬3 小時, 去渣, 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魚眼時即成糊狀, 裝瓶備用, 根據瘡口情況, 在局麻下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胬肉後, 用塗有貓眼草膏的無菌紗布覆蓋 (有竇道者用刮匙刮除豆渣樣物及膿汁後, 取適量藥膏納入) , 包紮固定。視膿汁多少每天或隔大換藥1 次, 直至瘡口癒合。重者可加服抗癆藥。
〖療效〗此方治療破潰型頸淋巴結核245 例, 306 個瘡口, 均痊癒。
注, 貓眼草為大戟科植物貓眼草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鎮咳、平喘及拔毒止癢之功。
蜈蚣蛋
〖藥物〗蜈蚣 (去頭足) 1 條, 全蠍3 條, 雞蛋1 個。
〖用法〗上藥焙乾, 共研細未, 取雞蛋開1 小孔, 納入藥未, 攪勻用麵團包裹, 放草木灰中燒熟食之, 每天1 次, 每次1 個, 10 天為1 療程。
黃精夏枯膏
〖藥物〗鮮黃精100克, 鮮夏枯草200克。
〖用法〗將上藥切碎, 加水500 毫升煎煮, 最後濃縮成膏。用時根據患處大小, 將藥膏攤於消毒的紗布上貼於患處。如有潰瘍處, 將紗布剪1 小孔, 便於徘膿。每天換藥1 次。
結核膏
〖藥物〗·火石灰80克, 石碳酸100 毫升, 桐油200 毫升。
〖用法〗用瓷碗或小鐵鍋裝桐油, 微火燒開, 放入石碳酸, 後放火石灰熬成半膏狀, 瓶裝備用。用時塗擦患處, 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化膿性頸淋巴結核, 一般連塗1-2 周可愈。
消瘰癧方
〖藥物〗玄參20克, 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15克, 穿山甲9克。
〖用法〗每天1 劑, 水煎服.1 個月為1 療程。根據體質情況, 亦可將上藥蜜製成丸, 早晚各服6克

臨床表現

淋巴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侵入頸部所引起的特異性感染,其多發於頸部、腋下、頜下、腹股溝等處局部結腫硬如核,累累成串也可有單個的,嚴重時可潰破流膿。結核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後可有全身症狀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還有病變器官的局部症狀。中醫所稱“瘰癧”和民間俗稱“老鼠瘡”,均指淋巴結核。淋巴結核復發率高,西醫多用治療肺結核的藥品治療淋巴結核,效果都不理想,同時對肝、腎功能影響也較大。手術治療易復發,故手術治療及西醫西藥治療都不予採用。可用用中醫療法治療可完全治癒,且愈後不復發。淋巴結核((難治、耐藥、復髮型)), 淋巴結核早中晚期全部都能徹底治癒。
頸部淋巴結結核有哪些臨床表現?這是許多患者都想諮詢的問題。這裡,金冠醫院的夏院長給我們這樣解釋:
1、頸部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其病緩慢,常偶然發現黃豆大、鴿蛋大或雞蛋大,開始無痛,質地較硬,具有散在性、活動性,無粘連,有輕度壓痛的腫塊。隨著病情的繼續發展,活動度逐漸減少,可排列成串珠狀。
2、有明顯的淋巴結周圍炎,明顯的疼痛及壓痛,活動受限,中心部開始變軟,如以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可使病變趨向增生、鈣化、結疤。
3、如病情未得到控制,腫塊由堅硬逐漸趨向軟化,而軟化是由於乾酪樣變或液化而形成,局部無熱,不紅或皮膚發紅。觸之疼痛,有波動感。一旦破潰,可流出牛奶樣或豆腐渣樣膿液。
4、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可形成瘺道或潰瘍,常流清稀膿水,破潰口多呈潛行性空腔,創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色紫暗,纏綿難愈。

預防

做好衛生宣教,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習慣。兒童要接種卡介苗。注意口腔衛生,早期治療齲齒及切除有病變的扁桃體,在預防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