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書院

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縣德貴以祠為專祠,別創書院於祠右,督學劉湘題講堂名相公堂。 光緒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簡介

涑水書院 位於河南光山。元至治二年(1322)知縣帖木兒不花建於舊縣治北流慶山上。中為粹德堂,奉祀司馬光像。右設師席,辟5間齋房,聚邑士之俊秀者教之,日講周公、孔子之道及詩書六藝之詞。置田145畝,歲入以贍。明、清之際,各任知縣多次重修,規模漸大,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縣陳汝弼司馬光祠東又辟講堂3間,後置靜室,邑貢生韓同春捐助田10餘畝。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縣德貴以祠為專祠,別創書院於祠右,督學劉湘題講堂名相公堂。四十八年知縣楊殿梓捐金重修,增置器具及肄業膏火額,邑人胡季堂亦捐助資金,以圖經久。光緒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