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鯰[動物名稱]

海鯰[動物名稱]
海鯰[動物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鯰俗稱鯰魚、海鮎、光魚、骨魚和老頭魚、鬍子魚的海鯰,轄屬鯰形目的海鯰科,為經濟魚類之一。其體延長,前部寬扁,後部側扁。頭大而平扁,上復具顆粒狀突出的骨板。口亦大,下有觸鬚3對。整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尾鰭深叉形。因生活海域不同,體色也略有差異。大致是:體背鉛灰,腹為白色,各鰭均呈淺黃色。需注意的是海鯰的背鰭與胸鰭均具帶有逆鉤的硬毒棘,為其防衛的利器。捕撈時,手抓海鯰活體是易傷人手的。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海鯰海鯰

海鯰系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大型、肉食性底棲魚類,以底棲動物、貝類和小魚為食,亦喜歡溯遊河口區覓食。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流較緩、泥沙底質海區。在我國,渤、黃兩海少見,主要產於東海、南海和台灣周圍海域,而尤以南海的北部灣產量最多。

海鯰味腥、肉質差,一般多加工成鹹乾品。鮮食,最好紅燒。

海鯰生兒育女的方式別具一格。春末,海鯰結隊從深水游向近岸繁衍。當新娘、雌魚在新郎、雄魚的嘴中產下200~300粒卵之後,“新娘幸福多”的雌魚便轉身抖尾,遠走他鄉,育子的任務則落到了“新郎責任重”的雄魚身上。雄魚經過一心一意、不吃不喝的20多天孵卵之後,一條條小海鯰才相繼從爸爸的嘴裡問世、遊了出來。至此,雄魚並未感到輕鬆,它還需看護自己這些弱小的孩子。周圍每當有異常,小海鯰們就會紛紛游回爸爸張開的大嘴之中避險。待到小海鯰們長至5厘米左右時,雄魚才肯放心地讓自己的孩子們獨立生活。

早先,西印度群島人偶然發現曬乾了的海鯰頭骨很像耶穌受難的形象,於是,便把海鯰視為“神魚”,而把海鯰的頭骨則作為避邪消災的護身符。今天,在西印度群島、喬治敦等地的古董店,都有著色彩艷麗的海鯰頭骨出售,而且價格不菲。

垂釣注意習性棲息於港灣泥沙質海區。主要分布於南海和東海。屬暖水性底層魚類。

垂釣

海鯰海鯰

釣場港灣、漁港、碼頭附近、河口附近、淺灘 釣法船釣底、海竿拋底、手線拋底等釣法。

餌料小活蝦、鮮蝦肉、沙蠶、貝類肉、魚肉丁等。

釣期全年皆可,7~11月為最佳釣期。

注意事項

鰻鮎底背、胸、臀鰭有強毒,不慎被刺到,不但劇痛難忍,其毒素會影響關節。

症狀:劇烈的紅腫刺痛、高熱,嚴重時血壓降低,呼吸困難。

急救處置:

1.立即使用清潔的海水清洗。

2.嚴重時應綁傷口以上部分,但切記十分鐘便要鬆綁一次。

3.同時用熱水浸泡30~60分鐘。

4.保持傷口的清潔,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更嚴重。

食譜

紅燒海鯰

易學、簡單,味道鮮美,口感滑嫩。

材料:

海鯰兩條約500-600克,小鮮紅辣椒4-5個,香蔥10克,植物油500克,料酒15克,醬油15克,花椒4粒,八角1個,味素、胡椒各少許,芡粉10克,高湯200克,香油10克。 做法:

先將市場買回來的活海鯰去掉內臟,把頭的前部分剁掉丟棄,然後將魚身切成6至7公分左右的小段。用料酒5克,鹽少許,醃製約6分鐘。把鮮紅辣椒、香蔥洗乾淨,切成小段。起鑊,放油燒至七成熱,置入海鯰段,讓它油炸一陣,當炸成兩面金黃色,即可濾油,但鑊內留下少許油,再放進花椒,八角,香蔥段,辣椒段,煸出香味後,再把海鯰段倒入。然後再加烹料酒,高湯,醬油,鹽,味素,胡椒,用文火燜約20分鐘,見高湯不多,勾芡粉,澆上香油即可。

水煮海鯰

用料:

海鯰海鯰

海鯰一斤半,澱粉2大匙,蔥一兩,乾紅辣椒10個,花椒30粒左右,老薑一塊,大蒜3個,湯或水約兩斤,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辣椒2大匙,花椒粉一小匙鹽、味素適量。 做法:

1、將老薑、蒜切片後與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個碗裡;乾辣椒切段後與花椒放同一個碗裡;蔥切段。

2、將魚剖肚,洗淨肚裡的所有附著物,切小塊用豆粉、鹽拌勻碼味。

3、鍋內放熟油燒到五分熱,下乾辣椒段、花椒爆三秒鐘,續下老薑、蒜切豆瓣、老抽、白糖用小火慢炒,炒至呈櫻桃色後加入湯或水。

4、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熬約五分鐘,倒入魚塊,煮約十分鐘。

5、加入油酥辣椒、花椒粉、味素、蔥段,翻勻後起鍋裝大湯缽即成。

養殖要點

海鯰海鯰

海鯰屬熱帶性魚類,個體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鰻,並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等優良性狀,是淡水魚的優良品種,但它的缺點是耐寒性差,當水溫降至7℃以下時容易

凍死,因此生長期很短,全年僅5~6個月時間,由於在自然水域不能過冬,故在捕魚旺季鮮魚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魚貨積壓,售價低廉,效益不高。另外,海鯰在養殖過程中相互殘殺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放養密度和產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產小竅門,運用科學的方法養殖海鯰,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兩級放苗。

剛運來的魚苗,抵抗力弱,且規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飼養,則因魚苗活動範圍大,體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餌料一時很難吃到,造成白白浪費,還會污染水質。但如實行兩級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內精養,然後放入大塘飼養。這樣既便於管理,又可使魚苗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並在小塘內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長。當小塘內培育的魚苗達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從塘內篩選個頭大的魚种放入大塘飼養,個頭小的魚種仍留在小塘內進行強化培育,使魚種生長平衡,規格一致。這就避免在養殖過程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單位產量。

2.合理投餵餌料。

海鯰屬雜食性魚類,性貪食,因此要正確掌握投飼量,做到塘內有多少魚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餌。同時,要實行分點投喂,撒餌均勻,少量多餐,投足餵飽,防止饑飽不

均,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同時,在魚苗培育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隨著魚體生長,逐步轉投一些植物性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日投餌量應控制在魚體總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個月須調整1次投餵量,使投餌量更趨合理。

3.實行輪捕分養。

因海鯰兇猛貪食,在投餌時往往大魚先搶食,而小魚吃不到食物,造成魚體大小差距越來越大,為此在捕撈海鯰前應進行一次輪捕分養,將大小魚分塘飼養,使生長達到平衡。這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海鯰越冬。

秋季捕魚時,除大魚出售外,可將部分成魚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龍大棚),賣早春魚;這樣既可解決旺季海鯰銷售難的問題,又可延長鮮魚供應時間,且魚價可成倍提高,一舉兩得。

生活習慣

海鯰海鯰

近海底層魚類,通常棲息於水深40~60米海區,多匍匐海底,不遠距離洄游。一般不結成大群。卵胎生。每年夏末秋初性成熟,生殖期為12~2月。分批產仔。懷胎數數尾到400尾。卵球形,性腺內成熟徑約為3毫米。仔魚產出時與成魚同形,全長約為40毫米。仔魚離母體後即營底棲生活。幼魚主要攝食甲殼類,成魚除食甲殼類外還吃頭足類、魚卵和小魚等。黃海中部及鴨綠江外漁場常年可以捕到,以冬季產量最大。15--20厘米,一齡以上可到30厘米。在北方冬季寒冷,一般不能越冬。近些年來,養蝦池利用光魚篩選優良蝦,魚蝦混樣,餌料充足,易長到30厘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