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鎮

海豐鎮

海豐鎮原名海堰鄉。在宋代就有海堰之名,明代蘇州閶門移民至此有人定居,清末曾稱海堰市,民國初年,定名海堰鄉。抗戰時期黨在海堰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海豐區,1995年抗戰勝利50周年,為昭彰先烈功勳,經省政府批准海堰鄉更名為海豐鎮。全鎮總面積61.27平方公里,耕地43436畝,轄12個村(居委會),83個村民小組,人口2555人,非農人口2301人。

基本信息

江蘇省東台市海豐鎮

海豐鎮海豐鎮

海豐鎮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東台市東郊,南與四灶鎮毗鄰、北部隔丁溪河大豐市草堰、沈灶兩鎮相望。東蹲公路從東到西,沿海高速公路由北向南、省道333從西向東貫穿全鎮,村村組組通硬質路。可行駛千噸以上大船舶的川東港河、丁溪河等著名河流從該鎮穿流入海。

農副產品

海豐鎮油菜基地
海豐鎮農副產品豐富。主要生產糧、棉、油、蔬菜及豬、羊、兔等農副產品,年產糧食5000多萬斤、油料300多萬斤、皮棉4萬多擔、苗乳豬50多萬頭、肉豬3萬多頭,山羊20萬隻,上市肉用禽200多萬隻。為江蘇省“三高”農業示範區,國家級“優質油菜生產基地”。通過結構調整,“大棚農業”、“盆景農業”方興未艾,大農業正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全鎮現有企業175個,工業門類有精細紡織服裝、建材化工、肉制食品、機械電子等,紡織服裝業有高達東海美豐三榮等等公司,生產出口中東地區的阿拉伯頭巾出口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服裝等產品,自營出口列全省之首,薩拉咪食品公司以及在全鎮星羅棋布的肉製品廠生產的凍乳豬、香腸、肉鬆等系列產品不僅暢銷於全國各大中城市,地方特產“灶”種型,凍乳豬還遠銷東南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美籍華人投資開發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賽苯隆”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投產達效後、可新增產值3000萬元,利稅300萬元。金路達實業潤森電器鑫豐飾品默然電子等一批機械電子產業的企業建成後,將為海豐的經濟騰飛插上金色的翅膀。

集鎮建設

海豐鎮海豐鎮
海豐鎮集鎮設施齊全,三產蓬勃發展。集鎮三橫兩縱的街道已經形成,農民公園、教育區、商業區、休閒娛樂區已功能完備,各項服務設施齊全,達到了綠化、香化、亮化、無桿化的美化標準。個體商業兩條街有從事各行各業個體經營戶460多個,全鎮有農副產品集散地30多處,有農民經紀人1000多個,勞務輸出6000多人。

海豐鎮在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兩手抓,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通過機關幹部下訪日、賽“四事”、老幹部獻計獻策會、黨群民主議事會、百名幹部進百姓家的“雙扶一上”、創評“三戶一村”、“六下村”等特色工作曾被市肯定或推廣,有效地促進了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真正做到黨風正、民風淳,2005年被東台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綜合發展先進鎮”、“文明鎮”、“五好鎮黨委”、被鹽城市委、市政府表彰為“鹽通高速公路建設有功單位”、“社會治安安全鄉鎮。

招商引資

海豐鎮海豐鎮
1、強化領導帶頭。繼續實行鎮三套班子領導帶頭招商,招商進展情況作為每月中心組學習交流內容之一,力爭完成引進項目任務。各村(居)、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招商引資的第一責任人,對單位招商引資工作負總責,既要及早確定全年招商思路,擬定招商策略,落實目標責任,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又要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在招商引資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協調解決好相關問題。2、強化專業招商。注重專業招商隊伍建設。新組建的專業招商局要利用各種關係和渠道,找信息、談項目、引客商,確保完成市下達的任務,同時,努力為本鎮的招商引資工作作出貢獻。3、強化企業招商。各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把招商引資、增加投入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更加主動地“走出去、引進來”,尋求合作夥伴,促進企業大發展、大提高,通過招商引資、技改擴能不斷促進做大做強。

項目推進

按照“儲備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達效”的要求,細化工作目標,掛圖作戰,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份實施計畫,一名鎮領導掛鈎,一套班子服務,加強跟蹤督促,協調要素籌集,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以項目大推進,促進工業經濟大發展,確保全年新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6個,竣工5個,實際投產形成稅收的4個。

全民創業和“鳳還巢”:通過輿論發動,引導服務,全力推動思想大解放,大力弘揚“三創”精神,激發民眾創業熱情,形成村組幹部帶頭創業,外出人員回鄉創業,種養大戶二次創業的新局面,村組幹部創辦二、三產實體達50%以上。健全“建立一條線、派駐指導員、部門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提高全民創業和“鳳還巢”工作的組織化程度;設立全民創業集中區,充分利用土地、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提高全民創業集中度。

載體建設

海豐鎮海豐鎮
按照完善鎮南工業園區,規劃互通經濟區,發展333省道工業帶,即“兩區一帶”的工業布局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互通經濟區的建設、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集中力量搞好基礎設施投入,以大載體吸引大投入,以好載體帶來好項目,促進新上項目集聚。

進一步強化協調機制。鎮成立專業招商局、項目推進、全民創業辦公室負責全鎮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全民創業工作的組織指導、進度督查、成果考核、工作聯絡、情況綜合。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對新辦企業、新上項目提供全程項目代理服務。進一步加強部門配合,開展“走進企業、服務發展”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黑龍江望奎縣海豐鎮

海豐鎮望奎縣海豐鎮
海豐鎮位於黑龍江望奎縣東經127度,北緯47度,處於小興安嶺山南簏,松嫩平原中部。南部隔呼蘭河綏化市相望,距綏化直線距離二十公里。東部與綏化市四方台鎮隔河相鄰。西部與衛星鎮燈塔鄉毗鄰。北部與蓮花鎮恭六鄉接壤。距離望奎縣25公里,東、南部有三條河流(即、克音河諾敏河呼蘭河)流徑東南部六個村,一條烏龍溝橫穿東西。

境內有克音河、諾敏河、呼蘭河為東南六個行政村的河套地帶,提供了良好的農田灌溉條件。海豐鎮地上水域面積13,000畝,人工蓄水池26座,面積400畝,塘壩53個,面積206畝。這些水面解決了2,700畝的稻田用水和臨時性灌溉用水。

海豐鎮屬於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半濕潤地區,無霜期全年在126-131天,初霜期在9月末-10月初,終霜期在5月初到中旬,全年平均氣溫在3.5度左右,最高氣溫36度,最低氣溫-33.6度,年平均降水量600mm,春季33mm(3月-5月)夏季400-450mm(6-8月)冬季12-19mm(11-2月)。全年日照時數在2,450-2,680個小時之間。

科技與教育事業:海豐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前,著眼於未來,以教育為基礎,科技當先導,經濟發展為目的,全方位發展海豐鎮的科教工作。自1990年起,累計向教育投放資金10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1,900平方米的二層教學樓中學有圖書室、閱室 、實驗室。成為綏化地區標準化學校13個村國小校舍,師資達標率:國小98%以上,中學99%以上。成人教育正在全面推進,青年農民開始自費讀業大、電大、刊大、人民民眾的整體文化正在明顯提高。

海豐鎮白芸豆
寬頭村位於海豐鎮的東部,與衛星鎮信頭村接壤,距縣城30公里,耕地面積24310畝,林地面積21439畝,沿河草場面積2070畝,機動地820畝,有農機合作組織一個。有五台機車,有9個村民組,920戶,人口4051人。村有固定資產10萬元,林木價值25萬元。村級支柱產業主要有養殖業:年出欄商品豬1.2萬頭,存欄4000頭:黃牛2000頭,禽類3.5萬隻,人均增收700多元;種植業:烤菸510畝,萬壽菊135畝,玉米套種白芸豆8000畝,馬鈴薯種植3000畝,高油大豆8000畝,勞務輸出1015人。寬頭村目前全村住房磚瓦率達到45%,電話入戶率達50%,村主要街道入戶率達85%,村級主要道路10公里,有護路林11條,護屯林13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00元。

2006年,建設高標準科技示範園區一處,面積1100畝,園區集“三高”“三新”“三試”於一體,落實配套組裝10餘項,展示玉米、大豆、烤菸、萬壽菊、馬鈴薯等品種、品系40多個,篩選出適合本村種植優質高產品種;建設玉米高產改關示範田一處,面積3200畝(座落於海豐至衛星路段道北),畝產達600公斤。建設1500畝高優大豆示範基地一處;建設標準化養豬環保小區一處,年出欄綠色生豬1.2萬頭;建設脫毒馬鈴薯高產改關田一處,面積1000畝。組織輸出勞動力1400多人,實現輸出勞動力1400多人,實現勞務收入560萬元。科技培訓達1萬人次,其中2006年3600人次,2007年4000人次,2008年5000人次,2009年7000人次,2010年1萬人次,培訓內容主要以科學種植、養殖和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勞動技能。重點培訓有關農合經濟組織有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