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紅[海紅]

海紅[海紅]
海紅[海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紅(學名:Malus micromalus)為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的雲南、甘肅、陝西、山東、山西、河北、遼寧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2,400米的地區,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花卉

形態特徵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

落葉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圓柱形,直立,幼時紅褐色,被短柔毛,老時暗褐色,無毛;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的細鋸齒,有時部分全緣,幼時兩面被柔毛,不久脫落無毛;葉柄長1.5-3厘米,被短柔毛;托葉膜質,披針形,全緣。花序近傘形,具花5-8朵;花梗細,長2-3厘米,被稀疏柔毛;花直徑4-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有密柔毛;萼裂片三角狀卵形,長3-毫米,比萼筒短或近等長,先端急尖,全緣,外面無毛或近於無毛,內面被白色絨毛;花瓣卵形,基部具短爪,長2-2.3厘米,白色,初開放時粉紅色至紅色;雄蕊20-25(30)枚,長為花瓣之半;花柱5個,稀4個,比雄蕊稍長,基部具白色絨毛。果實近球形,直徑1.5-2厘米,黃色,基部不下陷,萼裂片宿存;果梗細,長3-4厘米,先端稍肥厚。花期4-5月,果期9月。

海紅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

【釋名】又叫海棠梨,二月開紅花,果子到八月才熟。它的形狀如梨,和櫻桃大小,味道酸甜,到八、九月可吃。

【性味】味酸、甘,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能治泄痢。

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現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喜光,耐寒,忌水澇,忌空氣過濕,較耐乾旱,對土質和水分要求不高,最適生於肥沃、疏鬆又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園藝

西府海棠的果實(海棠果) 西府海棠的果實(海棠果)

花色艷麗,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西府海棠在海棠花類中樹態峭立,似亭亭少女。花朵紅粉相間,葉子嫩綠可愛,果實鮮美誘人,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極為美觀。最宜植於水濱及小庭一隅。郭稹海棠詩中“朱欄明媚照黃塘,芳樹交加枕短牆。”就是最生動形象的寫照。新式庭園中,以濃綠針葉樹為背景,植海棠於前列,則其色彩尤覺奪目,若列植為花籬,鮮花怒放,蔚為壯觀。

食用

果實稱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鮮食或製作蜜餞。

栽培技術

繁殖

海棠通常以嫁接或分株繁殖,亦可用播種、壓條及根插等方法繁殖。用嫁接所得苗木,開花可以提早,而且能保持原有優良特性。

【播種法】

海紅 海紅

實生苗雖生長較慢,但常產生變異,故為獲得大量砧木或雜交育種時,仍採用播種法。我國北方常用的砧木種類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葉海棠果等;南方則用湖北海棠。海棠種子在播種前,必須經過30天~100天低溫層積處理。充分層積的種子,出苗快、整齊,而且出苗率高;不層積的種子不能發芽,或極少發芽。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後即播種在沙床上,讓種子自然後熟。覆土深度約1厘米,上覆塑膠膜保墒,出苗後掀去塑膠膜,及時撒施一層疏鬆肥土,苗期加強肥水管理,當年晚秋便可移栽。

【嫁接法】

以播種繁殖的實生苗為砧木,進行枝接或芽接。進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樹液流動發芽進行枝接,秋季(7月~9月間)可以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選取發育充實的1年生枝條,取其中段(有2個以上飽滿的芽),接後上細土蓋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後10天左右,凡芽新鮮,葉柄一角即落者為接活之證明,數日後即可去除扎縛物。當苗高80厘米~100厘米時,養成骨幹枝,嗣後只修剪過密枝、內向枝、重疊枝、保持圓整樹冠。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

【分株法】

於早春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進行,挖取從根際萌生的櫱條,分切成若干單株,或將2~3條帶根的萌條為一簇,進行移栽。分栽後要及時澆透,注意保墒,必要時予以遮陰,旱時澆水。不久即可從殘根的斷口處生出新枝,秋後落葉或初春未萌芽前掘出移栽,即成一獨立新株。

【壓條和根插】

均在春季進行。小苗可攀枝著地,壓入土中,大苗用高壓法,壓泥處均用利刀割傷,不論地壓或高壓都要保持土壤濕潤,待髮根後割離母株分栽。根插主要在移栽挖苗時進行,將過長較粗的主根,剪成10厘米~15厘米的小段,淺埋土中,上面蓋草保濕,易於成活。

栽培

海紅 海紅

海棠一般多行地栽,時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葉後為宜。出圃時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成活的關鍵。一般大苗要帶土索,小苗要根據情況留宿土。苗木栽植後要加強撫育管理,經常保持疏鬆肥沃。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為促進植株開花旺盛,須將徒長枝進行短截,以減少發芽的養分消耗。結果枝、蹭枝則不必修剪。在生長期間,如能及時進行摘心,早期限制營養生長,則效果更為顯著。

樁景盆栽,取材於野生蒼老的樹樁,在春季萌芽前採掘,帶好宿土,護根保濕。經過1~2年的養護,待樹樁初步成型後,可在清明前上盆。初栽時根部要多壅一些泥土,以後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樁景。新上盆的樁景,要遮陰一個時期後,才可轉入正常管理。為使樁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應該加強。花前要追施1次~2次磷氮混合肥後每隔半個月追施1次稀薄磷鉀肥。還可在隆冬採用加溫催花的方法,將盆栽海棠樁景移入溫室向陽處,澆水,加施液肥,以後每天在植株枝幹上適當噴水,保持室溫在20℃~25℃,經過30天~40天后,即可開花供元旦或春節擺設觀賞。

海紅 海紅

要注意防治金龜子、卷葉蟲、蚜蟲、袋蛾和紅蜘蛛等害蟲,以及腐爛病、赤星病等。腐爛病,又稱爛皮病,是多種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樹幹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開始發病,5月~6月為盛發期,7月以後病勢漸趨緩和。發病初期,樹幹上出現水漬狀病斑,以後病部皮層腐爛,乾縮下陷。後期長出許多黑色針狀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清除病樹,燒掉病枝,減少病菌來源。早春噴射石硫合劑或在樹幹刷塗石灰劑。初發病時可在病斑上割成縱橫相間約0.5厘米的刀痕,深達木質部,然後噴塗殺菌劑。

名稱來歷

因晉朝時生長於西府而得名,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有“國艷”之譽,歷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一代大文豪蘇東坡也為之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又因“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因此海棠雅號“解語花”。

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裡所說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但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

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與玉蘭、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貴”的之意。

海棠鑑賞

海紅 海紅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讚賞海棠。陸游詩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西府海棠在海棠花類中樹態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紅,葉綠,果美,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極美觀。最宜植於水濱及小庭一隅。郭稹海棠詩中“朱欄明媚照黃塘,芳樹交加枕短牆。”就是最生動形象的寫照。新式庭園中,以濃綠針葉樹為背景,植海棠於前列,則其色彩尤覺奪目,若列植為花籬,鮮花怒放,蔚為壯觀。

海紅 海紅

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使名園勝景增色不少。

很多近代的名人、作家也與海棠花有著不解之緣,冰心先生曾有一篇小文《海棠花》,借海棠花來抒發春光易逝,人生短暫之感。

周總理生前特別中意居所中南海西花廳的那棵海棠花,他過世之後,鄧穎超大姐睹花思人寫下了《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回憶她與總理五十年來相依相伴的革命生涯。

梁實秋先生也鍾愛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記》中,將海棠放在第一個來描寫,並且用了最多的篇幅來讚嘆西府海棠,他寫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許,而綠鬢朱顏,正在風情萬種、春色撩人的階段,令人有忽逢絕艷之感。"對於西府獨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說"海棠(注,此處指西府海棠,下文亦同)花苞最艷,開放之後花瓣的正面是粉紅色,背面仍是深紅,俯仰錯落,濃淡有致.海棠的葉子也陪襯得好,嫩綠光亮而細緻,給人整個的印象是嬌小艷麗.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離去"。

海棠詩詞

海紅 海紅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按】這是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一作“東風…,香霧霏霏月轉廊。只…,高燒銀燭照紅妝”

【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裊裊】風細貌

【崇光】月光或花光

【霏霏】迷濛狀

【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貝類

【物種名】紫貽貝

【異名】貽貝,殼菜。北方叫“海紅”,乾製品叫“淡菜”。

軟體動物門(Mollusca)雙殼綱(Bivalvia)翼形亞綱異柱目(Anisomyaria)貽貝科(Mytilidae)貽貝屬

是富有營養的珍貴海產食品,素有“海中雞蛋”之稱。貽貝在中國沿海廣有分布,現已發現的有幾十種。其中進行人工養殖的主要有紫貽貝、厚殼貽貝、和翡翠貽貝。紫貽貝主要產地在遼寧、山東沿海;厚殼貽貝產於遼寧、山東、浙江和福建;翡翠貽貝主要產於廣東和福建。

海紅是一種貝類,殼多為黑色,肉質鮮美,海紅肉曬乾了便是人們熟知的淡菜。荷蘭是世界著名的海紅產地,每年出產一億多公斤海紅,產品出口到法國、比利時和德國等地。而耶爾瑟克出產的海紅更是以個大、味美而著稱,被當地人稱作“黑色金子”。每年的8月至來年4月是海紅收穫的季節,當地人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一個節日。每年8月的海紅節,當地人在碼頭上支起大鍋,將海紅與蔥頭、芹菜、胡蘿蔔及其它調料一起煮熟,款待八方來客,更成為吸引旅遊者的一塊金字招牌。

貽貝/海紅的圖片 貽貝/海紅的圖片

荷蘭人吃海紅一般都是跟蔬菜一起煮湯,用 豆豉爆炒海紅,令豉香與海紅的鮮肥完美結合,真真的令人百吃不厭.

烹製過程極為簡單:

海紅洗淨控水。

熱鍋放油,依次放入--姜,蒜,豆豉爆鍋。

放入海紅,煸炒,片刻海紅就都開殼了,再灑上點蔥花,好了一起鍋裝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