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曼,L.

海爾曼,L.

 美國女劇作家。 1905年6月20日生於南方紐奧良市。祖輩為德國猶太移民。父親經商失敗,隨父母遷居紐約。曾就讀於紐約大學,後在出版公司、百老匯和米高梅電影公司擔任過劇本審讀工作。讀稿之餘,從事劇本寫作。1934年劇本《兒童節目》在百老匯上演,獲得極大成功,首次演出即連演691場,一時載譽劇壇。1939年推出《小狐狸》連演410場,被劇評界視為海爾曼壓卷之作。1941年寫《守望萊茵河》;1944年寫《搜尋的風》;1946年寫《樹林那邊》,此劇為《小狐狸》的前篇;1951年寫《秋園》;1960年寫《閣樓上的玩具》。

海爾曼,L.

正文

海爾曼,L.美國女劇作家。 1905年6月20日生於南方紐奧良市。祖輩為德國猶太移民。父親經商失敗,隨父母遷居紐約。曾就讀於紐約大學,後在出版公司、百老匯和米高梅電影公司擔任過劇本審讀工作。讀稿之餘,從事劇本寫作。1934年劇本《兒童節目》在百老匯上演,獲得極大成功,首次演出即連演691場,一時載譽劇壇。1939年推出《小狐狸》連演410場,被劇評界視為海爾曼壓卷之作。1941年寫《守望萊茵河》;1944年寫《搜尋的風》;1946年寫《樹林那邊》,此劇為《小狐狸》的前篇;1951年寫《秋園》;1960年寫《閣樓上的玩具》。
晚年,海爾曼致力於回憶錄的寫作,有《一個未成熟的女人:回憶錄》(1969)等著作出版。
海爾曼一生獲得多次榮譽獎賞。劇本《守望萊茵河》得1941年紐約戲劇評論界獎;《閣樓上的玩具》於1960年得紐約戲劇評論界獎;1962年還曾任全國文學藝術院副主席;1969年《一個未成熟的女人》得全國文藝書籍獎;同年全國文學藝術院為酬答她在戲劇、電影、文學上的成就和貢獻,授予她金牌獎。此外她還接受了若干著名大學的榮譽學位及嘉獎。
海爾曼還是個社會活動家,1938年曾訪問蘇聯法國西班牙。1937年西班牙內戰開始,她即參加聯合反法西斯難民委員會。1940年成為美國和平運動領導人之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海爾曼被邀去蘇聯視察前線。50年代時曾被美國國會非美活動委員會傳訊,因拒絕出席作證,被列名於好萊塢10人案的黑名單內,失掉了劇本寫作和上演的權利,又被罰巨款,不得不出售家產。1960年《閣樓上的玩具》上演成功後,海爾曼才稍解困境。1984年6月30日因心臟病猝發逝世。
海爾曼的創作是現實主義的,以情節見長。她的作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寫美國上層中產階級的霸道行徑,劇中人往往圖謀私利而使他人歸於毀滅,如《兒童節目》中製造謠言誣陷女教師致死的學生及其家長,《樹林那邊》中靠告密、走私、重利盤剝、巧取豪奪而致富的馬庫斯·哈巴德及其長子班傑明,《小狐狸》中為了爭奪財產,骨肉相殘的雷吉娜,《守望萊茵河》中以告發反納粹分子為要挾、企圖敲詐巨款的布朗柯維斯伯爵等。
美國人民對當時希特勒納粹德國與墨索里尼法西斯義大利在歐洲的暴行,採取不聞不問、置身事外的態度。海爾曼的《守望萊茵河》上演後,喚起了美國人民的良知,為後來美國參戰作了動員。這一類反對霸道者的戲劇海爾曼一共寫了4部。
另一類是寫旁觀者或稱無所作為的人的戲,共4部,劇中人多數臨危動搖和徘徊不前,終於成為過於天真或無自知之明的犧牲者。如《未來的日子》寫一些工會工作者對掠奪者袖手旁觀,使工會工作失敗;《搜尋的風》寫美國外交界自由主義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支持英國張伯倫對納粹德國的綏靖政策淪於政治失節和家庭破裂;《秋園》諷刺一批群居在老小姐康斯頓絲塔克曼開設的寄宿舍里、無所作為的可憐蟲;《閣樓上的玩具》寫主人翁裘里安·勃尼埃把愛和對金錢的需要視為一切,認為金錢可以買到幸福,便用不義之財為兩位老姐姐購買奢侈禮物,而他的妻子又恐失卻愛情,無意中泄露了秘密,以致全家遭殃。
海爾曼的劇作,情節是多層次的,慣於用辛辣諷刺的筆觸來描繪世態人情,對反面角色的描寫尤其入木三分。她寫霸道者的戲比寫旁觀者的戲更為動人。她在劇中予霸道者以控訴,予旁觀者以鞭笞。正面人物往往是自由主義的美國知識階層與孤苦無告的小人物。她的本色不在於寫英雄崇拜,而在於在惡勢力的瀰漫中,敢於寫出叛逆者的行徑,著墨不多,但引起讀者與觀眾的深切同情。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