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儀器平台

浮式儀器平台

浮式儀器平台(英語:FLoating Instrument Platform,縮寫:FLIP),或稱浮動觀測平台、浮動儀表台、浮式儀器平台、腐觀測平台、腐水文觀察平台、水下聲波探測船、浮動水文觀察平台、浮動儀表工作檯,是一艘由海軍研究辦公室擁有,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海洋物理實驗室操作的海洋研究船。此船是一艘長355英尺(108米)的船隻,且船身被設計成能夠與水面形成直角。

歷史

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海洋物理實驗室得到了海軍研究辦公室的資助和商業造船工程師格羅斯頓的協助,設計了浮式儀器平台。隨後,海洋物理實驗室把設計圖交予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岡德森兄弟工程公司製造船隻。於1962年6月,岡德森兄弟工程公司完成製造浮式儀器平台。於1995年,海洋物理實驗室獲得了200萬美元的資金現代化浮式儀器平台。

垂直特性

浮式儀器平台浮式儀器平台
浮式儀器平台能夠與水面垂直。當船身與水面形成直角時,長300英尺(91米)的船尾部分就會進入水中,僅剩長55英尺(17米)的船首部分仍在水面上,且水密隔艙就會變成甲板。在船隻變成垂直狀態時,水面下的船尾部分就能夠穩定船身免受海浪影響,因此能夠收集準確的海浪數據。

在遭遇9米高的海浪時,浮式儀器平台在垂直方向上只出現0.9米的移動。9米也是設計承受的海浪高度,但實際它能經受24米巨浪的考驗。由於考慮到船上的聲學儀器,浮式儀器平台並沒有推進動力系統,因此它必須通過拖船以7到10節的速度到達工作地點。
浮式儀器平台在航行時的狀態為與水面平行。但當要變為垂直狀態時,其船尾部分就會放掉空氣,使船尾部分入水,並使船身垂直。而當浮式儀器平台完成收集數據後,就會向船尾部分泵入壓縮空氣,使船尾浮上水面,並使船身與水面平行。因為浮式儀器平台能夠處於垂直狀態,所以經常被其他船隻誤認為是一艘傾覆的運輸船。

功能

浮式儀器平台浮式儀器平台
浮式儀器平台的主要功能為研究浪高、聲波信號、海洋水溫和密度,且能夠收集氣象學數據。因為浮式儀器平台是用來研究聲波信號,所以沒有設定任何會影響數據收集的機器,包括引擎。因此,浮式儀器平台是需要拖船把它拖曳至目的地,才能進行數據收集。在拖曳時,浮式儀器平台的最高速度為7–10節。
船上的房間一般都設有兩個門,床鋪、廁所、爐灶等也都設在鏇轉台座和平衡環上,因此也能隨船的狀態而變換方向。拖船將浮式儀器平台拖向作業海域。浮式儀器平台重700英噸(711噸),並能夠容納五名組員和多達11位科學家。浮式儀器平台能夠獨立運作長達一個月,並且無需補給。浮式儀器平台能夠在所有海洋中運作,但其主要操作地點為美國附近的太平洋。浮式儀器平台的基地為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的尼米茲斯克里普斯海洋設施。

水平狀態時的浮式儀器平台。該平台的主要能源來自兩台150kW的發電機,以及一台40kW的備用發電機。這些機器都設定在耳軸上,在水平和垂直狀態下都可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