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清真寺

浦東清真寺

浦東清真寺稱浦東回教堂。位於浦東大道吳家廳甲16號。創建於民國24年(1935)。民國24年(1935年)前後,浦東東昌路一帶有回族穆斯林五至六戶,山東籍洪長金阿訇為方便該地穆斯林過宗教生活,在浦東爛泥渡租賃一間樓面,作臨時禮拜場所。

基本信息

浦東清真寺浦東清真寺

浦東清真寺,民國28年(1939年)11月,洪長金租洋涇區五圖調吁11號7塊地造屋5間建寺,租期15年。民國36年(1947年)4月,經上海回教堂理事會與同心堂集資下吳家廳調吁8丘9丘兩地地基約4畝,作為浦東清真寺基地。並委託李慶忠出面,同出租人協商,以兩地東半段與由此連的調吁11號7塊土地對換,使浦東清真寺連成一片,完整地屬於寺有。重建的清真寺有大殿、水房、殯儀間、教長室等建築。
 1951年,上海市回教堂理事會決定該寺行政由羅文俊、蘇明德、馮啟標、李慶忠等組成寺管會領導。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一度改作學校。1984年,上海市民族事務委員會撥款重修。1985年6月,恢復開放。該寺殿前有開闊庭院,中有花壇。大殿可以容納百人同時禮拜,大殿兩側平房,分作教長室、講經堂、水房、辦公室等。1995年1月,根據浦東市政建設規劃,該寺遷至源深路375號,籌備重建,占地面積1650平方米,建築規劃面積2250平方米,宣禮塔高達36米。為全市清真寺之最。該寺由上海城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具有阿拉伯風格,1998年4月26日動工,1999年3月28日落成。共集資429萬元,其中浦東新區政府撥資300萬元,市伊協出資129萬元。

相關連結:浦東國際機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