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

原文

徐門1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2

麻葉層層苘葉光3,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4。

垂白5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肌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注釋

1徐門——即徐州

2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是指石潭的水與泗水相通,水的漲落清濁常常是一致的。
3苘(qīng)——俗稱青麻,可制麻袋或繩子。
2絡絲娘——蟲名,因其鳴聲與繅絲聲相似,故名。此指繅絲女
3垂白——垂著白髮,借指老人。
4捋(luō)青搗麨(chǎo)——摘下青嫩的麥子,炒熟後,搗成粉片狀。這是窮人青黃不接的食品。捋,順勢掐下、抹下。軟,吃飽。

賞析

從側面反映初夏時節農村的生活情趣:煮蠶香、絡絲娘嬌語、白髮老翁捋新麥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