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圖書館以曙光路新館為總館,另有孤山路、大學路館舍和湖州市洵嘉藏書樓,建築總面積4.7萬平方米,並在全省有6個分館,27個流通站。浙江圖書館擁有470萬冊藏書與海量數據文獻信息資源及先進的信息處理服務系統,參與長三角地區資源共建共享活動,實施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通閱互借網路。浙江圖書館實行全年天天開放,並在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24小時服務。內容有:書刊借閱、參考諮詢、網路服務、講座、展覽、教育培訓、視聽服務等。浙江圖書館設有500個座位、配備了先進的同聲傳譯系統、影片放映系統的報告廳,適合舉辦各種學術報告、電影觀摩等活動,形成了市民終身教育、信息傳播與文化交流的中心。

基本信息

簡述

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圖書館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之一,是全省文獻信息收藏和服務中心,擁有470萬冊藏書與超海量數位化文獻信息資源及先進的信息處理與服務系統,承擔浙江省地方文獻的收藏和服務職能,是全世界學習和了解浙江的重要視窗。浙江圖書館以曙光路新館為總館,另有孤山路、大學路館舍和湖州市南潯嘉業藏書樓,建築總面積4.7萬平方米,並在全省各地設有6個分館27個流通站。
浙江圖書館與時俱進,積極引進和套用高新技術,不斷推進數位化和網路化建設,是“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聯盟成員。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實體和虛擬並存的數字資源體系,並開通“浙江讀書網”、Apabi電子圖書網上借閱等服務。
浙江圖書館承擔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建設,目前,已設立了杭州寧波溫州紹興等7個市級分中心和89個基層中心,遍及全省,充分利用網路、通訊以及數位技術手段,開闢不受地域與時空限制的文化傳播渠道。同時,浙江圖書館積極參與長三角地區資源共建共享活動,組織實施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通閱互借網路,與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聯合開設了“浙江省文獻信息導航網”,為科技強省、教育強省和文化大省建設服務。浙江圖書館設有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實現了跨地區、跨行業的書目資源共建共享。
浙江圖書館立足於通過提供各種形式的資源與服務來滿足浙江公眾、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教育、信息、個人發展和娛樂、休閒等方面的需要,為浙江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服務。
浙江圖書館實行全年天天開放,並在網際網路為用戶提供全天24小時服務。主要服務有:書刊借閱、參考諮詢、網路服務、講座、展覽、教育培訓、視聽服務等。

現狀

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1931年建成大學路新館舍。蔡元培先生題寫館名。2000年11月18日,值浙江圖書館百年華誕之際,浙江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浙江圖書館現共有館舍四處:除黃龍洞新館外,還有湖州嘉業藏書樓、孤山路古籍部和大學路館舍。新館投資1.2億元,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
新館啟動了數位化圖書館工程,實現了管理與業務工作的自動化、網路化,有40餘萬條館藏書目數據和其它文獻信息在Intemet網上供國內外用戶自由檢索,各類資料庫、電子出版物日益增多,在建設一個實體圖書館的同時,正在向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功能而邁進。館內設施先進,環境幽雅。通過網頁,為館內外廣大讀者檢索館藏書目數據及各類信息提供了極大便利。浙江圖書館現有藏書逾421萬冊,古籍珍藏豐富,地方文獻齊全。館藏珍品首推文瀾閣《四庫全書》。古籍線裝書83.5萬冊,其中善本14.1萬冊。浙江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207人,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28人,中級職稱56人,初級職稱81人。

目前,浙江圖書館實行365天“全年候”開放,並敞開大門辦證。浙江圖書館服務面覆蓋全省,主要服務方式有:文獻借閱、信息諮詢、文獻展覽及教育培訓等。浙江圖書館還與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省科技情報研究所聯合,實行“高層次讀者館際互閱”和數位化文獻共享措施,走資源共享之路。面向21世紀的浙江圖書館不再是一個僅僅滿足讀者借閱文獻的場所,還是信息傳播與交流中心,市民終身教育學校,已舉辦有關科技、教育、經濟、政治等內容的報告會、展覽、講座等讀者服務活動400多場次,在信息傳播、社會教育和提高公民綜合素質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成為杭州市頗具吸引力的文化景點和浙江省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2000年以來,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多次蒞臨視察。

浙江圖書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曙光路總館開放後,與國外圖書館界的交流日趨頻繁。現與7個國家2個地區的12個圖書館建立有文獻交換關係。1994年,以機構會員身份加入國際圖聯,並參加古籍善本手稿專業委員會與亞太地區委員會。1998年12月,與日本福井縣立圖書館締結為姐妹館,2000年度獲準成為聯合國文獻資料托存館。浙江圖書館正為建設文化大省積極探索,爭取作出應有的貢獻。

歷史

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圖書館在杭州市。館舍分兩部,總館在杭州市大學路102號,孤山路28號為古籍部。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8年),原稱浙江藏書樓,當時館舍在大方伯里(今解放路東段),藏書7萬卷。1909年稱浙江圖書館。1912年在西湖孤山建成新館舍。同時接收了藏在文瀾閣《四庫全書》,藏書總數達24萬多卷。1932年又在大學路建成了館舍一座,蔡元培先生揮毫題了館名。到了1937年抗戰前夕,浙江圖書館的藏書量達33萬冊,館舍面積7000平方米,名列省級圖書館的前茅。抗日戰爭以後,由於日寇破壞,館舍與藏書幾經遷移,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館藏書僅35萬冊。新中國成立後,浙江圖書館整修和擴充館舍,培訓業務人員,徵購書刊,到1962年藏書已達113萬冊。十年內亂,浙江圖書館遭到嚴重摧殘。粉碎“四人幫”後,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1977年,新建外借書庫大樓一座。1982年,又建成鋼製書架新書庫、業務樓各一座。現有館舍總面積為10514平方米。截止1985年底,館藏圖書總數達285萬餘冊,比新中國成立時的藏書增長了8倍多。其中古籍圖書為125萬冊,古籍中善本書有18萬冊,全國各地地方志2000多種,3萬餘冊。

學會

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成立於1979年11月21日,有會員1185人,是中國圖書館學會和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掛靠在浙江圖書館,下設秘書處、學術工作委員會、會刊編輯委員會三個工作機構。學術工作委員會下再分設基礎理論、藏書建設、分類編目、流通閱覽、情報諮詢、期刊工作、圖書情報教育、古籍版本、圖書館現代化、兒童圖書館、鄉鎮圖書館等十一個分委員會。除省級圖書館學會外,浙江省還有杭州、溫州、寧波、舟山、金華、紹興、麗水、嘉興、湖州、行州和台州十一市地建立了市地學會。臨安、相廬、淳安、慈谿、寧海、平湖。建德和海寧八縣建立了縣級學會。

榮譽

浙江省圖書館成為聯合國托存圖書館
據聯合國秘書處新聞部公布的訊息,中國浙江省圖書館與巴林喬治亞墨西哥美國等國的其他4家圖書館一道被指定為聯合國托存圖書館。這4家圖書館分別是:巴林大學圖書館,喬治亞國家議會圖書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大學圖書館和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圖書館。自1946年以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通過托存圖書館體制將聯合國檔案與出版物分送給全世界的使用者。目前聯合國托存圖書館共有391家,其中非洲55家,亞太地區93家,西亞地區18家,東歐35家,西歐85家,拉美與加勒比地區49家,北美56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