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Zhijiang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之江學院,坐落於紹興柯橋區。1999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工業大學舉辦,2004年由教育部確認的獨立學院,是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獨立學院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2012年與紹興柯橋區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2013年9月起學院新生在紹興校區就學。占地約820畝,其中可用水域面積約220畝,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有36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理、文、法、管理、經濟、藝術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近7500人。學生在學院規定的修讀年限內,修滿教學計畫規定的學分,符合畢業要求和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畢業證書,授予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1999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經教育部確認、浙江工業大學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2012年起由浙江工業大學與紹興縣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
2013年9月起學院新生在紹興校園就學。

師資力量

學院在依託浙江工業大學師資優勢的基礎上,著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聘請國內外高校的知名教授和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為學科帶頭人和兼職教授;實施“青年教師進修學校”制度提升青年教師綜合素質。現有專任教師445人,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技術職務的教師占41.8%,超過90%的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碩士生導師54人,依託浙江工業大學學位點招收碩士研究生。2013年以來,柔性引進了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人、省“千人計畫”人才2人、紹興市330海外英才計畫”人才7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重點資助培養人員:計建炳
第二層次培養人員:計建炳
第三層次培養人員:楊友東、朱根興、項文惠、蔣革、王真慧、王連邦、孫勁松、何朝陽、卜慶軍、朱艷、宋國琴、朱向軍、曹祁、馮志林、王姝、陳國營
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計建炳
校級創新團隊:方誌明創新團隊

院系設定

學院現有10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即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建築學院、設計學院、理學院、中旅(旅遊)學院、成教之江分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軍訓部。專業設定緊密結合浙江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現有35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理、文、法、管理、經濟、藝術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近7500人。

學院教學建設

專業設定

近年來學院開展各級各類教學研究和建設項目300餘項,浙江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31項,紹興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及建設項目29項;啟動重點專業建設工作,其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浙江省“十二五”新興特色優勢專業3個,院級重點專業3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紹興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3個;確定75個優秀課程(群)建設項目,其中為省級精品課程2門,紹興市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1門,另有校級網路課程15項;主編各類教材80部,其中省級重點教材6部;“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榮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浙江省“十二五”新興特色優勢專業(3個):旅遊管理、電子信息工程、財務管理
院級重點專業(3個):英語、廣告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紹興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信息工程實驗中心、數字媒體實驗中心、建築實訓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2門):高等數學、理論力學
紹興市級精品課程(5門):算法分析與設計、工程圖學、綜合英語、Java系統分析與設計建築設計原理
校級精品課(1門):程管理學

學科競賽

學院學科競賽成績在全省獨立學院中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以來,在組織參加的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學科競賽中,我院共獲得國家級獎項36項,省級獎項313項,其中國家一等獎9項、國家二等獎23項、國家三等獎11項、省一等獎34項、省二等獎134項。在非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競賽中,我院共獲得亞太區金獎1項,國家級獎項94項,省級獎項1200餘項。其中,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賽事已逐漸成為之江學院的學科競賽優勢項目,如2009年廣告藝術大賽取得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共12項;2010年以來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2014年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國家二等獎1項,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實踐表明,學院的學科競賽工作在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塑造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學科導師

第五批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B類學:武器系統及套用工程
依託浙江工業大學學位點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擁有3位博士生導師和31位碩士生指導教師。
博士生導師
序號 科研所 職稱 導師級別 學科
1 計建炳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化學工程與技術
2 王連邦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化學工程與技術
3 楊志民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碩士生導師
序號 科研所 職稱 導師級別 學科
1 計建炳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化學工程與技術
2 王連邦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化學工程與技術
3 鄭雅萍 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教育學
4 王河江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5 王斐波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6 李 娟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設計學
7 章海鷗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8 胡同森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9 賴騫宇 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中國語言文學
10 楊志民 教授 碩士生導師 數學、工商管理
11 俞衛華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物理化學
12 梁雪松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13 項文惠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14 徐 晉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15 鄔偉娥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16 卜慶軍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17 陳國營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公共管理
18 劉國岩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管理科學與工程
19 何朝陽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 馮志林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1 徐歐官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控制科學與工程
22 郝 平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23 朱向軍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信息與通信工程
24 劉勤賢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控制科學與工程
25 龐 飛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中國語言文學
26 吳光升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訴訟法學
27 駱 芳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機械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28 夏穎翀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設計學
29 徐天寧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物理學
30 宋國琴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31 沈國斐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

社會聲譽

學院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高,創新與實踐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學院畢業生中出國留學、考取研究生和公務員、進事業單位和知名企業的比例高達30%,有60%以上的畢業生在杭州就業、創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3%以上,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合作交流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海外留學預科學校,為學生留學深造打造平台。學院工業設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於2013年開始招生,現有校際合作項目包括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本科生“2+2”項目,研究生“4+1”項目;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本科生“2+2”、“3+1”項目,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美國東伊利諾斯大學本科生“2+2.5”項目;英國鄧迪大學研究生“3+1+1”項目,奧地利IMC克萊姆斯套用科技大學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比利時魯汶工程聯合大學本科生“2+2”項目,日本相愛大學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等,近400名學生到國外知名大學深造。近年來每年百餘名學生赴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國際交流。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教師獲廳局級以上科研項目465項,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120項,科研經費逾7000萬元,授權專利371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教師三大索引論文339篇,出版學術專著41部,其中中央級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19部。

科研平台

現有9個校級科研機構,11個院級科研機構。
之江學院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負責人 成立時間
特種裝備研究所 方誌民 2004
之江旅遊規劃設計研究所 項文惠 2004
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 吳劍國 2006
旅遊與休閒研究中心 項文惠 2010
嬰童產品工業設計研究中心 李 娟 2010
投融資管理研究所 卜慶軍 2011
浙江工業大學社會調查研究所 孫 捷 2012
嬰童產品設計創新中心 李 娟 2012
跨國投資研究中心 王斐波 2012
之江學院院級科研機構 科研負責人 成立時間
信息與節能技術研究所 曹 祁 2008
創意設計研究所 李 娟 2008
投融資管理研究所 卜慶軍 2011
光電子研究所 隋成華 2011
流體機械研究所 牟介剛 2012
數字紡織研究所 楊志民 2013
物聯網研究中心 林子懷 2014
大數據研究中心 張曉明 2014
色彩研究中心 鄭德均 2014
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王傳躍 2014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王斐波 2014
微電影與品牌研究中心 項建中 2015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2月,浙江工業大學圖書館共有館藏圖書已達824.9萬冊,其中印刷型圖書231.4萬冊,電子圖書163.7萬冊,印刷型期刊合訂本20.2萬冊,電子型期刊合訂本87.2萬冊,碩、博士論文322.4萬冊。主要收藏中、英、德、法、日、俄等文種的專業文獻,文獻覆蓋文、理、工、法、農、經濟、管理、醫藥、教育等學科門類,尤其以化學工程、機電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經貿管理等類文獻最為豐富。

學術刊物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浙江省教育廳主管、浙江工業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發表該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2002年創刊,2007年起由半年刊發展為季刊,大16開,120頁,創刊至今已連續出版十一卷,2003年-2012年共出刊32期,發表論文718篇。設有“政治學”、“哲學”、“經濟管理”、“法學”、“文學”、“語言學”、“高等教育”、“藝術”、“新聞與傳媒”、“科技、經濟與社會”、“倫理學”、“圖書館學”等欄目。
2008年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五版)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的核心期刊。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統計顯示,學報社科版影響因子及學科排序等計量指標每年持續提升,2011年影響因子(複合JIF)為0.511,在全國673種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排名第162位,躋身前四分之一。期刊綜合JIF、人文社科JIF在同類660種期刊中排名分別為第106位、第98位。三項排名指標分別比2010年的統計前進了82位、72位、76位。
學報社科版加入了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等。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人口學》、《中國政治》、《憲法學、行政法學》、《文藝理論》、《影視藝術》、《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學刊》、《新聞與傳播》等全文轉載。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是由浙江工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雙月刊,國內外發行,國際刊號:ISSN1006-4303,國內刊號:CN33-1193/T,A4開本,每期120頁。前身是《浙化科技通訊》,創建於1973年4月。截至2012年,已出版40卷,共160期,刊載論文達2846篇。
被國際六大檢索之中的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和英國的《科學文摘》列為源期刊。有關化學化工方面的論文的摘錄率達90%以上。並先後被國內重要檢索系統如《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機械工程文摘》以及中國化學文摘資料庫等收錄。本刊還加入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和《維普資訊》等資料庫。
2004年,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多位專家評議推薦,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首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的核心期刊,並再次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評審為統計源期刊。2009年11月,被評為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發酵科技通訊》
《發酵科技通訊》以報導味素、胺基酸、呈味核苷酸等發酵產品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為主,在生物發酵、行業特色、套用技術等方面特色明顯。
《高教與經濟》
《高教與經濟》是浙江工業大學主管、主辦的高等教育類專業期刊,1988年經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創辦。季刊,大16開,64頁。創刊至今已連續出版二十五卷,2003年-2012年共出版40期,發表論文682篇。設有“高教與經濟”、“高校改革與發展”、“高校管理”、“人才培養”、“黨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民辦高校研究”等固定欄目。2003年-2012年一直被中國最大的全文現刊資料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收錄,同時被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公共圖書館一直收藏。

文化傳統

校訓

“厚德健行”出自《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即君子當以廣厚之德,容載萬物,成就事業;以剛毅堅卓,勇於實踐,奮發圖強。
“厚德健行”勉勵師生品德高尚,為人做事,襟懷坦蕩;知行合一,銳意進取,追求卓越。力爭在品行與事業兩個方面都臻於最高境界。

校歌

學院院徽學院院徽
浙江工業大學校歌》
燭光燭光,在西子湖畔點燃;
心血澆灌,現代化的希望;
莘莘學子,巍巍棟樑;
紮根在科學沃土,茁壯成長;
激盪激盪,著古運河的情懷;
沐浴改革,開放之光;
工程師的搖籃,新技術的殿堂;
緊連著錢江長江,太平洋;
任重道遠,創建一流;
浙江工業大學;
開拓奮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新世紀的挑戰;
啊啊啊……
奔向明天的輝煌;
啊啊啊……
奔向明天的輝煌!

院徽涵義

一個象形的“之”字,代表地處錢塘江畔的之江學院;它勾勒出的“人”字形結構,展示了之江學院“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它又似一個翻滾的巨浪,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勇於創新、奮力開拓、奔騰向前、永無止境,這是之江精神的完美體現。

學校領導

歷任領導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歷任院長
學校名稱 姓名 任職起止時間
杭州船舶機械專科學校 肖 流 1960.01—1966.02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 周錫銘 1966.02—1971.04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 張其林 1985.08—1992.07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 林祖光 1992.07—1995.08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 方新康 1995.08—1999.08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校區管委會) 葛忠華 1999.08—2005.04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計建炳 2005.04—2015.10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李澎林 2015.10-至今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歷任黨委書記
學校名稱 姓名 任職起止時間
杭州船舶機械專科學校臨時黨委 魏志新 1961.03—1962.07
杭州船舶機械專科學校黨委 沈東屏 1962.07—1964.10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楊 達 1964.10—1966.03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夏 炎 1966.03—1972.05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王振江 1984.10—1985.08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李甲三 1985.8—1992.07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蔣忠孝 1992.07—1998.01
杭州船舶工業學校黨委 陳金波 1998.01—1999.08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校區黨委 陳金波 1999.08—2005.04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黨委 方誌明 2005.04—2012.06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黨委 鄭雅萍 2012.06—至今

現任領導

行政領導 黨委領導
職務 姓名 職務 姓名
院 長 李澎林 黨委書記 鄭雅萍
副院長 王河江 黨委副書記 黃新敏
副院長 潘海涵
副院長 陳金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