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珍珠

流沙珍珠

流沙灣的珍珠養殖歷史悠久,自古就負有“中國南珠出流沙”的盛名,流沙珍珠以其既渾圓、瑩潤、皎潔,又玲球雅致、色澤鮮艷、光彩耀目而盛名。國家質檢總局對廣東湛江市申報的“流沙珍珠”進行評審。經專家嚴格評審論證,一致認為“流沙珍珠”產品完全符合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的要求,順利通過審查,並發布公告,對“流沙珍珠”產品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簡介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流沙灣珍珠養殖歷史悠久,自古就負有“中國南珠出流沙”的盛名,流沙珍珠以其既渾圓、瑩潤、皎潔,又玲球雅致、色澤鮮艷、光彩耀目而盛名。國家質檢總局對廣東湛江市申報的“流沙珍珠”進行評審。經專家嚴格評審論證,一致認為“流沙珍珠”產品完全符合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的要求,順利通過審查,並發布公告,對“流沙珍珠”產品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歷史由來

早在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 ,明成祖朱校就在雷州設立機構,“詔令流沙采貢珍珠,並命內使鎮守對樂珠池”。可見,當時的流沙珍珠早已成為朝廷指定的貢品。而據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載:“南珠自雷、廉至交趾,千裡間六池”。至今,在流沙灣附近的鹽庭村,仍有21萬平方米的珍珠貝殼遺蹟。

產業發展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1973年,珍珠養殖場率先在生產上使用PVP處理晶片科技成果,並在水產研究所幫助下,試驗成功低溫體外貼片插核新方法;同時與湛江水產專科學校共同進行馬氏珍珠貝冬季育苗試驗成功,使珍珠人工育苗季節提前到冬季。次年,在廣東水產研究所的幫助下,首次培育出珍珠貝(父體)和馬氏(母體)雜交的第一代新品種。

流沙灣發展珍珠產業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技術的基礎更有地理的優勢,屬熱帶季風性氣候,日光充足,氣候溫暖,從珍珠的生態學上說,是非常適宜的養殖生產基地。而流沙灣地區大規模進行養殖珍珠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從珍珠插核、母貝養殖、人工育苗到珍珠加工等技術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為我國海水珍珠立足於國際市場做出了貢獻。珍珠產業成為流沙灣沿岸雷州、徐聞等縣(市)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沿海民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門路,現在流沙灣畔及其附近地區有8個鄉鎮,4萬人從事珍珠產業。流沙灣畔的雷州市流沙村和徐聞縣大井村都是中國聞名的珍珠養殖專業村,同時被冠名為“中國南珠養殖第一村”!據統計,灣區沿岸有珍珠貝苗 孵化場30多個,年可孵化貝苗90億隻; 有珍珠加工廠100多家。還有一批珍珠胺基酸廠、珍珠核加工廠、珍珠工藝品廠、珍珠層粉廠等。目前,流沙灣畔的海水珍珠貝苗年產量約占中國的90%,海水珍珠年產量約占全國的70%,海水珍珠年加工和出口量約占中國的90%。已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南珠中心。 

在雷州流沙——這個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的地方,珍珠被揭開了高貴的面紗,南珠按流水線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這裡每年加工的馬氏珠母貝珍珠占全國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裡更是世界珍珠市場的晴雨表。從這裡,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貴婦的圈子,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中國珍珠第一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和珍珠有關的工作:養殖珍珠貝、辦珍珠貝苗孵化場、從事珠寶首飾加工、珍珠貝殼加工。流沙村本來是北部灣畔一處不起眼的小漁村,然而由於珍珠貝的成功養殖,中國北部灣一帶早已成為南珠中心。這裡的市場行情能影響世界珠寶價格。

珍珠製造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加工
流沙村就像製造珍珠的一條流水線,從馬氏珠母貝由一顆小米粒孵化開始,直到取珠加工的各個環節,在流沙村都能見到。

在流沙村的孵化池中,人們做成一排排的吊片懸浮在海水中,像是人工漁礁,讓珍珠貝幼苗附在上面生長。大約50天后,珍珠貝幼苗又被送到大海在網箱裡養殖,一年後進行人工植核。

本來天然珍珠生成純屬偶然,因為海里的小沙粒等意外竄入,受到刺激的貝類分泌出珍珠質,把“入侵”者包圍起來,經過長年累月的孕育,層層包裹便形成了珍珠。因而天然珍珠異常珍貴,人們一直琢磨著人力控制珍珠的生產過程:在珍珠貝柔軟的體內植入珍珠核,核有塑膠的、也有石子的,而養珠人多用貝殼磨的圓粒,把它植入珍珠貝兩腹,左右各一,倘若植入的位置稍有偏差,不是貝死就是核出——珍珠貝排斥珍珠核又吐了出來。

秋季植核珠不如春季植核珠,春季植核珠又不如夏季植核珠。夏季珠“光、重、圓、大”,是珠中上品。植核後再把珍珠貝放入海中,一顆珍珠就慢慢生長了。當然,人們一般把珍珠貝養殖兩年後才開貝取珠。

珍珠貝喜歡在浪靜水清、暖流習習而又餌料充足的淺海沙底上棲息。每年四五月,珍珠貝幼苗開始大量繁殖。為了培育良種,湛江引進日本的種貝和當地貝交配,培育出雜交貝,個體比同齡本地母貝大得多,而且生長快,育出的珍珠粒大質優。

據湛江市珍珠協會調查,雜交貝育珠後的成活率有四成,珍珠直徑達7mm—8.5mm,比本地養殖貝產的珠大1.5mm,最大的有10mm。而且,一萬隻育珠貝能收7.3千克珠寶,比本地貝多5倍。

在珍珠加工廠里,珍珠被串起來做成項鍊,這道工序之前,珍珠已經被鑽孔、用化學藥劑浸泡漂洗了半個月,然後光彩熠熠的珠寶被分類,按照大小、形狀、顏色分開,編串成各類首飾。

市場潛力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流沙村碼頭水深、水質又好,自開始人工養殖珍珠貝起,後來幾乎家家戶戶都加入這行。如今珍珠貝的養殖技術早已在北部灣一帶推廣,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的流沙村又轉向了珍珠加工行業。湛江的珍珠產量占南珠的七成左右,而其中大部分經過流沙的加工。小小的流沙一帶,集中了80多家珍珠加工廠,中國南珠的九成在流沙集中加工後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沙是國際珍珠價格的晴雨表。

國際市場上歷來有“東珠(日本珠)不如西珠(西洋珠),西珠不如南珠(中國的雷廉珍珠)”之說。清人屈大均著的《廣東新語》載:“東珠豆青白色,其光潤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 歷史上以南珠最為出名。南珠盛產於北部灣一帶,分布於廣東、廣西沿海地區,由於北部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養育出來的南珠玉潤渾圓、細膩器重、瑰麗多彩。而在海南島也有漁民從事珍珠貝的養殖,但由於抵抗颱風能力差,規模並不大。

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養殖珍珠的國家,宋代就創造了這一技術,傳到了歐洲日本,但是還在40多年前,海水養殖珍珠貝卻在國內發展不起來,而在日本的海灣,養殖場卻如滿天繁星四處開花。湛江珍珠協會秘書長龐田勝告訴記者,幾十年過去了,在馬氏珠母貝珍珠中,現在中國產量占世界三分之二,日本只占三分之一。

珍珠不但作為高級的裝飾品暢銷於世,而且它還是名貴的藥物。《本草綱目》中介紹:“珍珠粉塗面,令人潤澤好色”。唐武李炎在位時的宰相李德裕,“以珠玉為寶貝,雄黃,硃砂煎汁為羹,認為服羹可長生不老,每食一杯藥費錢三萬,煎幾次就把渣丟掉了。”到了晚清時代,慈禧也知道珍珠的保健養顏功效,每隔10天按固定時辰服一銀匙珍珠粉。據記載,珍珠還有鎮心、安神、化痰的功效。

從珍珠到貝肉,乃至珍珠貝的貝殼都能物盡其用。在流沙,有人專門收購貝殼,做成夏天用的涼蓆,清涼異常,貝殼內的珍珠粉也是化妝品的佳料,也有人把貝殼雕成藝術品出售。流沙村有位黃師傅,他用黑蝶貝雕刻出來的人物肖像圖惟妙惟肖。

相關知識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俗話說“七分珠子八分寶”,就是說七分重的稱為珍珠,而八分重的珍珠就成為珠中之寶。因為大不易得,珍珠身價可倍增。珍珠按大小分為厘珠(2.0mm—5.0mm),水珠(5.0mm—5.5mm),中珠(5.5mm—6.5mm),大珠(6.5mm—7.5mm)特大珠(7.5mm—8.5mm),超特大珠(>8.5mm)。由於大顆珍珠難遇,通常被白金烘托鑲嵌,顯得極其富麗堂皇,是飾品中的絕品。珍珠——在珠寶王國中被譽為“皇后”,它姿色過人,以前大多閃爍在帝王的皇冠、貴婦的裝飾中。然而隨著斗轉星移,它又難免珠顏改。珍珠因誕生於貝類柔軟的身體而附有生命,讓人嗟嘆“人易老珠易黃”。

挑選珍珠標準

顏色:珍珠的顏色很多,有白、金、銀、紅、黑、藍、灰等顏色,其中以白色稍帶玫瑰紅色為最佳,以藍黑色帶金屬光澤為特佳,但若見到明顯的黑色灰色珍珠,就應引起警惕,這有可能是染色珠。

大小:珍珠的大小主要是指近似圓形類別珍珠的直徑長度。一般來講,在同一類別珍珠範圍內,相對直徑越大的珍珠就越少越難得。每增大1毫米珍珠的價值就會差別很大。

光澤:光澤越強,質量越佳。由珍珠本身的品質、透明度和珠母層的厚度決定。有的珍珠在腰部有一圈顯得蒼白無光的地方,這與局部結晶體的結構變化有關,應儘量避免購進這種珠。

珠母層厚度:越厚越好。可從珍珠穿孔處仔細觀察珠層厚度,順便觀察珠核是否在穿孔時遭到破損。珠層厚度還可從珠光的強弱間接判斷,太薄的珠不耐用,理想的珠應在半毫米以上。

形狀:對串珠而言,應力求顆顆圓潤光滑、勻稱、規則。但若你能以較少的代價買到體積較大的珍珠,將使你收藏珍珠的寶庫里更添姿彩。

瑕疵:沒有瑕疵的珍珠極其稀有,非常昂貴,一般珍珠都帶有很小的瑕疵,除了向外突出的瑕點外,瑕疵還可能是裂痕、裂縫、凹狀和深色或暗淡的斑點,以及環帶等。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珍珠的保養

1.避免與香水、化妝品、酸鹼性物質接觸。

2.不要帶著珍珠洗澡,因為溫度過高的熱水會影響珍珠的光澤。

3.不佩戴珍珠時用絲綢包好,放進首飾盒,避免與過硬的物體摩擦、碰撞。

4.佩戴太長時間的珍珠用濕毛巾或軟布輕輕擦拭,最好每半年拿到珍珠店清洗。

5.珍珠的色澤雖然很美觀,卻經不起長時間的考驗。一般經過幾十年,珍珠就會變成普通的黃色,同時失去原有美麗的光澤,這就是俗話所說的“人老珠黃”。珍珠變黃以後,有一些補救方法:用稀鹽酸浸泡,可溶掉變黃的外殼,使珍珠重現晶瑩絢麗、光彩迷人的色澤。但如果顏色變黃得厲害,則難以逆轉。

6.作工方面:首要考量在珍珠的相配性與所用材質和珍珠的配合度。仔細一點的話,鑽洞的大小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

7.大小:珠的大小雖是影響價格的一個大因素,對於一整串項鍊而言,珍珠在顏色與大小方面能均勻而相稱的,則更為難得;所以不難理解,何以一整串珍珠項鍊能達天價了。

流沙珍珠流沙珍珠
珍珠皇后

在全球珍珠王國中,著名的珍珠相當多,享有“海洋奇蹟”之稱的一粒珍珠,曾經是中國皇帝皇冠上的裝飾物,它重197.75克拉,呈非常美麗的淚滴狀,現在為美國“帝國珍珠辛迪加”的珠寶商行所擁有。

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珠,則當數“珍珠之王”,它重達8.2公斤,於1934年5月在菲律賓巴拉萬島水域發現。據說當時一位酋長的兒子在海上游泳,被一巨蚌夾住,沉入海中,人們將他連同巨蚌一起打撈上來時,獲得了這粒巨大的珍珠。1936年,“珍珠之王”曾為考古學家柯伯收藏,後又為珠寶商彼得霍夫曼買走。1971年,此珠曾標價408萬美元,現今則為美國舊金山一家銀行收藏,有人估計其價為1800萬-2000萬美元。

參考資料 

[1] 中華特產網 http://zmpp.csn.com.cn/zmpp1.jsp?id=210

[2]搜易網 http://news.sooe.cn/C/2008-3-25/551366.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