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語言文化研究(第3輯)

前言部份

洲語言文化研究(第3輯)洲語言文化研究(第3輯)
作者: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系 編
出 版 社: 時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9-1 字數: 313000 版次: 1 頁數: 306 印刷時間: 2007/09/01 開本: 印次: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2320802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社會科學 >> 語言文字
定價:¥42.80 噹噹價:¥33.80 折扣:79折 節省:¥9.00 鑽石vip價:¥32.11 共有顧客評論0條 查看評論摘

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系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發表對中東歐和北歐等非通用語言文化研究的成果,內容涉及語言研究、文學研究、域外中國學及歷史、社會、語言教學等方面。其宗旨是倡導創新,鼓勵爭鳴,扶掖新人。本輯匯集了2006—2007年歐洲語言系教師撰寫的大部分論文,同時吸收了大量外稿,體現了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系(原東歐語系)始建於1954年,是我國集中開展歐洲非通用語言文化教學和研究的單位。目前包括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芬蘭語、斯洛伐克語和荷蘭語11個專業,擬建希臘語、冰島語、丹麥語和挪威語。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教育部所屬“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全係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門外語人才,他們在國際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代教師秉承“明德敬業”的理念,在教學、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推動我國與各對象國的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錄

語言研究
 羅語正字規則的演化
 淺析克羅地亞語和塞爾維亞語之間的基本語法差別
 阿爾巴尼亞語語料庫的研製與套用
 淺析匈牙利語中的外來語現象
 羅馬尼亞語零形回指形式初探
 淺談20世紀的捷克語及其在捷克
 加入歐盟後發生的變化
文學研究
 瑪麗亞·東布羅夫斯卡的《日記》 論普魯斯的《玩偶》
 匈牙利著名詩人尤若夫及其詩歌創作
 從卡夫卡的人格特徵探討其創作心理
 《破碎的四月》主人公的人格結構解讀
 作家之死的反思
 保加利亞後現代文學的重大缺失
 芬蘭作家明娜·康特的劇作《工人之妻》《牧師之家》的比較
 保加利亞民間傳說中的仙女形象
域外中國學
 中國文學在匈牙利
 捷克漢學家普實克的弟子與《紅樓夢》的捷文翻譯
 中斯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斯洛伐克著名漢學家黑山女士
專題研究
 波蘭文學的一位出色的中文譯者——施友松
 基督教對波蘭中世紀文化的塑造
 羅馬尼亞人姓氏雜談
 試析阿爾巴尼亞人“山鷹情結”的起源
 伊利里亞主義——克羅地亞民族復興運動
 關於非通用語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藉助英語基礎學習保加利亞語的心得
 淺談匈牙利公交系統
研究生園地
 動物的世界——保加利亞動物故事淺談
 捷克文學中的若干術語釋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