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

五筆86:IIQN 五筆98:IQIY 倉頡:ELMO筆順編號:441341534 四角號碼:3211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D2E。他們第二天清早便在遼河一帶洮河,想洮得你的屍首。——《春秋·僖公八年》。1904年於現址建洮南府,轄靖安、開通、禮泉、鎮東、安廣5縣。1913年,撤府設縣,稱洮南縣,隸屬奉天省。1958年10月與原白城縣12個鄉合併為洮安縣。1987年5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洮南市。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拼音: táo

部首:氵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

田字格中的“洮”字田字格中的“洮”字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 盥洗。

2、 古同“淘”,洗去雜質。

詳細字義

〈動〉

1、 沖洗 [wash]

王乃洮頮水。——《書·顧命》

所以洮汰滌盪至意,使之無凝竭底滯卷握而不散也。——《淮南子·要略》

解釋先聖之積結,洮汰學者之累惑。——《後漢書·陳元傳》

2、 又如:洮頮(盥洗);洮盥(盥洗);洮洮(形容人品高潔)

3、 打撈 [fish]

他們第二天清早便在遼河一帶洮河,想洮得你的屍首。—— 郭沫若《星空》

〈名〉

1、 (形聲。從水,兆聲。本義:洮水)

2、 同本義 [Tao River]

洮,洮水出 隴西臨洮,東北入 河——《說文》

3、 在甘肅省西南部,黃河上游支流,源出甘肅、青海邊境的西傾山東麓,東流到岷縣折向北,經臨洮縣到毛簾峽附近入黃河。長500餘公里。通稱洮河。

4、 古地名 [Tao town]

5、 春秋時曹地

盟於洮。——《春秋·僖公八年》。註:“ 曹地,在今 山東曹州府。”

6、 故址在今山東省鄄城西

7、 春秋時魯地

公會杞伯姬於 洮。——《左傳·莊公二十七年》。註:“ 魯地。”

8、 故址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境

9、洮南--因位於洮兒河南岸而得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縣”之稱。1904年於現址建洮南府,轄靖安、開通、禮泉、鎮東、安廣5縣。1913年,撤府設縣,稱洮南縣,隸屬奉天省。1958年10月與原白城縣12個鄉合併為洮安縣。1987年5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洮南市。

方言集匯

◎ 粵語:jiu4 tou4

◎ 客家話:[梅州腔] tau2 [寶安腔] tau2 [客語拼音字彙] tau2 [海陸豐腔] to2 tau2 [客英字典] tau2 [台灣四縣腔] to2 tau2

◎ 洮[金壇方言] tiāo

常用詞語

洮州 洮河 洮河綠石 洮洮 洮靧 洮頮
洮硯 洮汰 洮研 洮沬 洮盥

拼音是d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