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合鎮

洪合鎮

洪合鎮位於繁華富庶的長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地,京杭大運河傍鎮而過,距上海、杭州均在100公里以內。與浦東國際機場、杭州國際機場、乍浦港構成1小時交通圈,水陸交通方便,區位優勢良好。全鎮總面積57.2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總人口8.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7萬人,外來務工經商5.8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圖)洪合鎮洪合鎮 區位優勢

洪合鎮下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57.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7萬人,暫住人口6萬人,耕地總面積4.99萬畝。2006年度,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6.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5.05億元、農業產值1.45億元;實現市場交易額26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302元,是省級衛生城鎮、省級東海文化明珠鎮、浙江省黃花梨之鄉、市級文明鎮、國家大型市場羊毛衫之鄉。

洪合鎮地處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是中國聞名遐邇的羊毛衫之鄉,全鎮總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4.2萬,鎮區氣候溫和,特產豐富,是槜李、黃花梨的著名產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這裡浸潤著悠遠的文化歷史,傳承著吳越國界橋、西施與槜李的優美故事,洪合羊毛衫市場是中國著名的羊毛衫生產力口工批發基地。秀洲·中國針織羊毛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投資環境優越,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風水寶地,園區規劃開發面積達3平方公里。

(圖)洪合鎮洪合鎮

洪合極具交通地利優勢,滬杭、乍嘉蘇高速公路交叉而過,距上海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杭州國際機場均僅一小時路程,320國道、京杭大運河橫貫全鎮。社會公共設施日趨完善,通訊、運輸、金融、娛樂和賓館一應俱全,是省級衛生城鎮、省級體育先進鎮、省級“東海明珠”工程先進鎮。

洪合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特色農業得到迅猛發展。農業生產已經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全鎮的蠶桑、水果、湖羊三大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建成市級農業特色示範園區一個,區級兩個,培育發展了一大批農產品加工、水產養殖、畜禽養殖、花卉苗木生產等農業龍頭企業,形成了以320國道、洪建公路沿線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帶。洪合黃花梨、槜李、湖羊等特產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資源優勢

(圖)洪合鎮洪合鎮

洪合鎮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之地。洪合是革命烈士王洪合剿匪時犧牲的地方,這裡曾是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國邊界,志書中記載境內的南北草盪是兩國烽火連天的古戰場,據考古發現,洪合是馬家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還完好的保存著明代重建的吳越國界橋,是嘉興市最古老的石橋;據傳500年前,孔子後人在此落戶繁衍;民間還流傳著西施與槜李的動人故事。

洪合是一個區域位置優越的風水寶地。洪合鎮位於嘉興市區西南10公里處,具有江南水鄉特色,水陸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滬杭、乍嘉蘇高速公路交叉而過,320國道、京杭大運河橫貫全鎮,距國際大都市上海和省會城市杭州均在100公里以內,與浦東國際機場、杭州國際機場、乍浦港構成1小時交通圈。

洪合是一個毛衫產業發達的東方之都。羊毛衫是洪合的象徵,全鎮擁有3萬多台針織圓機、編織機和30多家與之相配套的漂染、印花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有54家;引進外資企業16家;羊毛衫市場門市部達4000多個,市場面積23萬平方米,年產羊毛衫超億件,品種齊全、價廉物美的羊毛衫不僅銷往中國各地,還遠銷韓國、西歐、中亞、中東、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洪合也名副其實地成為中國聞名遐邇的羊毛衫之鄉。為此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等中央、省、市領導先後前來視察,給予高度評價。洪合正努力打造國家級旗艦型毛衫市場,成為嘉興毛衫業產、研、銷一體化示範基地。

洪合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之地。由於洪合羊毛衫市場的興旺,使特色產業帶動了與之相配套的各行各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進步,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有線廣播、有線電視實現了全覆蓋,通響率和入戶率均達95%以上;全鎮居民自來水飲用率達98%以上;固定電話裝機14500門,戶均1.8門,行動電話基本普及;據2006年底,對鎮內三家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建行、農行)的統計,洪合鎮的個人儲蓄存款餘款達到10.96億元,戶均存款14.56萬元;全鎮農民擁有汽車2800多輛,平均每百戶就有25輛汽車左右;農民別墅到處可見,大部分農民達到了收入穩定、生活富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景象已經充分展現。

特色產業

(圖)洪合鎮 羊毛衫之鄉洪合鎮 羊毛衫之鄉

洪合鎮毛衫產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已獨具規模與特色,羊毛衫一詞也幾乎成了洪合鎮的代名詞。全鎮共有毛衫針織類企業及個體經營戶8500餘家,擁有各類針織機械35000餘台,年產各類毛衫達2億件以上,形成了以洪合鎮為中心、周邊鄉鎮為支撐的生產和銷售基地。同時,洪合羊毛衫市場總占地面積達287畝,年交易額近30億元。而當地集信息、檢測、研發、服務和外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平台建設,更加快了毛衫業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步伐。

洪合毛衫業起步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由一幫下鄉知識青年在本鎮辦起了第一家羊毛衫廠之後,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羊毛衫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在洪合蔓延。全鎮擁有毛衫針織類企業8500餘家(包括個體企業),各類橫機35050台,其中普通20000台,電動機13700台,電腦橫機1350台,年產各類毛衫2億件以上,從業人員6.5萬人。年產值40億元以上。產品銷售收入46億元,利稅總額2.3億元。

由於產業的快速發展,洪合羊毛衫市場脫穎而出。1988年,鎮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規劃並創辦了第一期羊毛衫市場。通過20年“以場興業”戰略的實施,歷經七次改擴建,洪合羊毛衫市場其規模不斷擴大,功能更加完善,市場的建成,進一步促進了洪合毛衫產業的發展。總占地面積287畝,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擁有門面3805間,年交易額30億元以上。

洪合鎮的毛衫產業已形成了集企業、市場為一體,生產、銷售相配套,原料供應、設計打樣、生產加工、成衣印染、貨物流通完整的產業鏈。在加快毛衫產業提升的同時,洪合鎮黨委、政府還通過舉辦每年一屆的國際毛衫博覽會,成功搭建起了一個經貿洽談、項目簽約、產品展示的綜合舞台,成為促進和拓寬毛衫產業發展,推進羊毛衫產業提檔和升級的橋樑。

城鎮建設

(圖)洪合鎮洪合鎮

洪合鎮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市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洪合鎮加快編制,邀請上海同濟大學進行規劃設計,為洪合鎮的新市鎮建設確定框架和方向。合理布局,總體發展規劃為:中心鎮區一期規劃總面積為9平方公里,至2020年達12.56平方公里,從而打造以毛紡針織業為特色的產業基地、以羊毛衫貿易為核心的商貿物流強鎮。洪合鎮加大平台建設力度,全力推進農村宅基地的800畝復墾工作,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投入資金5000萬元,強化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

洪合鎮加快傳統產業提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著力拓展市場建設,已經啟動中國嘉興(國際)毛衫城的征遷工作,一期規劃建設200畝,投資3.5億元;全面完成毛衫蒸燙園區建設,取締小鍋爐整燙現象,設定380個整燙門市部;加強市場改造,力促丹紅、大大兩個分場改建項目的抓緊上馬,市場改造建設實現新突破。

洪合鎮進一步完善集鎮功能、增強配套設施、最佳化市容環境,加大集鎮開發和管理力度,營造商業繁華氛圍。洪合鎮突出公共設施建設:一是總投資2800萬元,對鎮中心國小進行易地新建;二是總投資350萬元,完成洪合車站、停車場、消防站綜合工程建設;三是投資200萬元,完成廣電大樓建設;四是投資2000萬元,啟動第二農貿市場建設;五是投資2300萬元,完成毛衫蒸燙園區建設;六是投資2200萬元,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啟動農村飲用水管網改建;七是投資50萬元,完成連村公路、村組道路建設10公里;八是投資1500萬元,完成洪新公路鎮區段等集鎮主要道路建設;九是投資530萬元,完成河道疏浚55公里;十是啟動農民新村建設點2個,規劃集聚農戶400戶以上,土地復墾面積80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