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梅林戲

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當地百姓長期流傳著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戶子弟九擔箱,敲起叮噹鼓,唱起梅林腔。”這說明了梅林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觀眾喜愛。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後,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其唱腔優美、行當齊全、表演粗獷,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個性。

簡介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
清乾嘉年( 1775 一 1820 年)徽調經浙江、江西傳入泰寧,一路從江西省的宜黃、廣昌經福建省建寧化到泰寧南面的善溪、雙坪等地,稱為“西路”;一路從江西省上饒經福建省崇安、浦城、建陽傳至泰寧龍湖、來口等地,稱為“北路”。兩路風格韻味稍有不同。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後,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的唱腔優美動人,它以皮簧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弦索、徽州詞等。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等。

梅林戲的腳色行當比較齊全,有“五門十七行頭”之說。其表演風格古樸粗獷,具有嚴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服裝和化裝比較樸素。表演中有類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還有“耍撩牙”“葉火變裙”“變臉”等眾多的傳統特技。梅林戲有傳統劇目330多個,已收集記錄有劇本的130多個,經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30多個。

梅林戲源於徽戲,至今仍較好地保存了徽戲的藝術特徵。要研究徽派藝術,探尋中國戲曲史等的發展歷史,梅林戲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發展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傳入後,受地方語言的影響,吸收小調、民歌和道士音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上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
梅林戲行當齊整,角色配套,具有嚴格鮮明的戲曲程式,以及表演古樸、粗獷、嚴謹的藝術風格,有類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很有特色。梅林戲還有不少傳統特技,如:“耍撩牙”、“葉火變裙”、“變臉”、“耍叉”,“挺殭屍”,“下高台”,等。行當有“五門十七行頭”,“十七行頭”即正生、付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
梅林戲早期盛行的演出班子有“四季班”'、“火賢班”。清末民初相繼成立了“福順班”'、“福善班”'等專業戲班,演出市場拓展到邵武順昌光澤浙江溫州江西的石城、黎川、廣昌等地,演出劇目有 800 多個。
梅林戲源於徽戲,對於至今仍較好地保存徽派藝術特徵的梅林戲,在研究徽派藝術,追溯徽派藝術原形,探尋中國戲劇史等方面,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進京演出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2007年6月5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內,當泰寧縣梅林戲劇團表演的傳統折子戲《背子趕會》剛落下帷慕,就引得全場熱烈的掌聲。梅林戲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晉京展演,驚艷京師。
泰寧縣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經江浙贛入閩的中原文化(徽調)和閩越部落上古文化交匯碰撞產生的一道絢麗的火花,是一種難得的民間文化藝術標本。1992年6月,在泉州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時,演出的《貶官記》 ,獲“天下第一團”稱號;2004年5月,在山東參加國際第二屆小戲藝術節,演出的《冤家》 ,獲得銀獎;2006年6月,梅林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6月,在國家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召開之際,全國有三台傳統戲在開幕式上演出,福建組織了一台傳統折子戲專場,梅林戲《背子趕會》早在4月就被定為晉京表演的折子戲之一。

《背子趕會》是梅林戲的傳統小戲,講述的是農村普通婦女智斗市井無賴的故事。劇情誇張、詼諧,情節單純,表演形式上獨具特色,它將鼓樂伴奏人員悉數上舞台,參與劇情表演,反映了早期的梅林戲在繼承和演變中,融入地方文化,進行的探索、創新和發展的過程。

歷史溯源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據說朝中葉時期,泰寧朱口梅林村有一寡婦周氏,家境富裕,有一年她過生日,聘請浙江來的徽班來家,連演數日祝壽。後來,周氏為了能常看到戲,籌錢聘請徽班藝人為家鄉子弟傳藝。從此,梅林村人以學戲為一大樂事,每逢誰家子弟學戲出師,登台演出,親友便送禮恭賀。在梅林及鄰近鄉村,人人都會唱幾段"土戲"。當時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鐺鼓,唱起道土腔,茅擔抬石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此後代代相傳。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視保護、挖掘民間藝術,經整理組建,使今天的梅林戲更具風采。

藝術特色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大腔戲粗獷古樸,唱腔結構為曲牌連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時大小嗓結合,"字多腔少,一洲百盡"。唱詞多為長短句格式,屬中洲音韻。鑼鼓是大腔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戲班一般由15人組成。舞台陳設很簡單,僅有一桌二椅,化裝用色也只有紅、黑、白三種。服飾則根據不同角色,設計出別具一格的"順套",成為大腔戲的象徵性服飾

梅林戲的唱腔優美動人,它以皮簧、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弦索、徽州詞、浙江調、四平調青板、小調等。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揚琴、嗩吶、竹笛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小鑼、大小鈸等。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的腳色行當比較齊全,有"五門十七行頭","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表演風格古樸粗獷,具有嚴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服裝和化裝比較樸素。表演中有類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還有"耍撩牙"、"葉火變裙"、"變臉"、"耍叉"、"挺殭屍"、"下高台"等眾多的傳統特技。梅林戲有傳統劇目三百三十多個,已收集記錄有本的一百三十多個,經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三十多個。

梅林戲早期盛行的演出班子有“四季班”'、“火賢班”。清末民初相繼成立了“福順班”'、“福善班”'等專業戲班,演出市場拓展到邵武、順昌、光澤、浙江溫州、江西的石城、黎川、廣昌等地,演出劇目有800多個。

現狀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源於徽戲,至今仍較好地保存了徽戲的藝術特徵,要研究徽派藝術,探尋中國戲曲史等的發展歷史,梅林戲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但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梅林戲陷入生存困境,劇團雖仍在農村巡迴演出,但出場費過低,經濟情況十分緊張,時時面臨劇團解散劇種消亡的危險,需要儘快制訂措施加以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泰寧梅林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措施

泰寧梅林戲泰寧梅林戲
①組建梅林戲研究隊伍,開展對老藝人嫡傳技藝的搶救工作,對梅林戲藝術價值進行調查研究,聘請戲劇名家指導,出版研究論著。

②將梅林戲基礎知識編撰成教育讀本,進入國小課外課程,加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識。

③結合當地旅遊特色,編排反映泰寧人文歷史、地理民俗、禮儀宗教等地域特色的大型戲,打造藝術精品。

④採取劇團入股或招商引資等方式,成立旅遊文化服務公司,實現梅林戲產業化發展

相關詞條

京族哈節 吳橋雜技 錫伯族西遷節 天橋中幡 滄州武術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