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愛國論

泛愛國論

泛愛國論,指持有泛愛國主義的一種觀點,把某些根本與“愛國”不沾邊的事物與行為也當做愛國習慣。愛國、愛國主義、泛愛國主義,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對於持有泛愛國主義論調的人來說,三者完全被固化成同一性質的表達,將愛國主義無休止地延伸到相對地理和主權邊界之外去,把一切不符合他們觀點的做法都歸為不愛國。泛愛國論流毒侵害人們的思想,戕害“科學的愛國主義”,也讓一些無辜的人被“不愛國”。

簡介

泛愛國論泛愛國論
所謂泛愛國論,就是將自己國家民族與外部簡單的相對立,缺乏理性,狂熱地採取一種簡單抵制、誣陷和盲目排外表現。有研究發現,持相同觀點的人聚在一起,會使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偏激,集體做出的決定比單獨一個人做出的決定更加傾向於極端化,激進的更加激進,保守的更加保守。

在泛愛國論調下,愛國主義的純潔、真摯、樸素個人情感沒有了,代之以對愛國主義的膜拜,但是愛國主義不需要膜拜,他是一種情感或情操。他需要我們無論是居廟堂之上,或是處江湖之遠都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嚴厲和一切黑暗和不公正鬥爭,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努力吸收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政治、文化和科學因素,讓愛國主義脫離狹隘的民族主義,真正回歸他對祖國和家鄉的真摯的熱愛之中,回歸對人民的依戀和摯愛的純樸的倫理文化之中。努力實現我們祖國的富足和強大,我們共同的責任。

表現

歷史上德國法西斯借愛國之名,使世界上近一半的國家和人民被奴役,數千萬人口被消滅,600萬猶太人悲慘地死去;日本帝國主義借愛國之名屠殺了5000多萬中國人,同時數以萬計的日本年輕婦女爭相主動要求參加慰安婦挺身隊,其中很多是豆蔻年華的學生。但是,對這種醜惡和罪行,在“愛國主義”狂熱下的人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一些人借著泛愛國主義,假愛國之名行不可告人之事。有人為了打擊商業對手,有人則是為了轉移公眾注意力。

一群人聚在一起,毫不疲倦地聲討和謾罵,罵美國人的霸道、罵日本人的不知悔改、罵韓國人的無恥、罵越南人的忘恩負義......他們幾乎能操縱一切,漫天的口水幾乎能淹沒所有令他們不爽的人和國家。將逐漸升溫的大腦把論壇或空間的氣氛烘上了頂點,就像一個個隨時可以引燃的汽油桶,投到哪裡就炸到哪裡。

區別

在愛人類的底線下,當外國以其國家意志強行附加我們的國家,惡意毀謗、挑戰、侮辱、褻瀆我們國家的尊嚴,非正義侵犯我們的國家利益時,此時的愛國主義是必然的選擇。這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愛國主義不是能寬泛使用的,比如思想文化、藝術體育、科學技術等等,大多數情況是不需要愛國主義的。這些是人類共同的財產。

事件

2015年9月3日早上,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禮順利舉行,不少文藝界人士如宋祖英、黃宏、成龍、馮小剛等前往現場觀禮,也有部分守著電視看直播明星在微博上發表激動心情,而台灣女星范瑋琪因為當天繼續曬雙胞胎兒子,遭到了網友抨擊,指其不愛國。在輿論的裹挾之下,范瑋琪只得在次日發網文為自己行為道歉,真是讓人無以言對。

評論

泛愛國論者指責范瑋琪曬娃不愛國泛愛國論者指責范瑋琪曬娃不愛國
2015年9月6日,光明網發表評論稱:看不看閱兵儀式不是法定義務,而是個體情感的一種體驗。既然不是法定義務,就不是“必須做”的事情,范瑋琪舐犢情深也當然屬於“無可指責”範疇,而將公民的行為動輒上升到國家、民族的高度而進行褒揚與貶斥,不僅欠缺理智,而且歪曲了愛國的定義,是極不嚴肅的事情。另外,無論什麼比賽,甚至是個人的比賽在國外獲獎,媒體也會不同程度套上“愛國主義”的正能量標籤等,這些都是對“愛國主義”的擴大化。另外一面,在公民合法的行事範圍內,因為類似“不看閱兵”就被打入“不愛國”的“冷宮”,不僅和現代文明理念格格不入,更是對“愛國主義”的嚴重曲解。

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變為謬誤,“泛愛國論”看似義正辭嚴,實則是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異化和誤讀,在我們並不算太長的建國歷史上,為此已經有了很多的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我們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中,必須警惕“泛愛國論”的蔓延;否則,我們距離躋身世界強國之林會更遙遠一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